文 | 孙晓

童年时代:万人空巷看露天电影

体会“万人空巷”的感觉,始于20世纪80年代故乡露天放映“大电影”的时候。露天电影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红利,是机关、单位、学校在大街或操场空闲场地组织的公益活动。观影之日不啻于过大年,热情高涨的观众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心情,提前几小时就搬着凳子去抢占位置,天还未擦黑,原本空旷的场地已呈摩肩接踵的爆棚状。

开演之前,在观众一双双热切眼神的聚焦之下,放映员身手矫健地飞上台去,扯起四个角挂上银幕。边调整位置边大声回答大人小孩各种提问,之后麻利地架好拷贝,神气地端坐放映机一侧,透过蓝幽幽的光线望去。放映员笔直的身躯显得高大且神采飞扬,在许多孩子羡慕的眼神里,这就是自己长大后的职业首选。

看电影就像参与一场极具仪式感的大PARTY。长长的放映光束经常投射在不守规矩、频繁走动的观众身上,于是,屏幕画面就会被一个大大的黑影所遮盖,此刻后方必定会响起提示尽快落座的喊声。瞬间,被惊吓的小娃娃哭将起来,大人竭力去哄也制止不住,开始发火呵斥。大妈们从人堆外围叫卖瓜子、麦芽糖的声音顺势混杂进来。人头攒动众音荟萃,场面滑稽热闹且温馨。

碰上明星主演的大片(那时明星的标准,就是登上《大众电影》封面),密密匝匝的观影人群让人喘不过气来,场地实在容纳不了,聪明的影迷就三三两两地移师到大屏幕之后。在银幕后面反方向看电影,这奇特的观赏效果,估计很多人没机会享受。

露天大场地放映的影片,有的印象很深刻,有的直接忘记了名字,观众们似乎更在乎观影过程家长里短的亲热交流。

印象里,那时候看的电影基本都是战争、民族、歌舞题材的老旧影片。后来补课才发现,许多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电影主题歌,竟然都藏在当年老片子里: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出自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敖包相会》和《草原之夜》出自《草原上的人们》;《我的祖国》出自《上甘岭》;《人说山西风光好》出自《我们村的年轻人》;《驼铃》出自《戴手铐的旅客》;被小岳岳改编成《五环之歌》的旋律来自《牡丹之歌》,出自电影《红牡丹》。

当年,我们男孩子的欣赏偏好是战火硝烟的战争题材。许多场景是高频出现的:炮火硝烟中机关枪突突不停,拖着炸药包匍匐着去炸坦克,站在山坡潇洒掐腰吹响冲锋号,从斜背大匣子甩出盒子枪吆喝着冲下山顶,那是童年感觉最棒的场景——就像现在孩子迷恋网络游戏,太过瘾了。

我对《上甘岭》印象最深刻,极度缺水的志愿军战士围坐在粉尘弥漫的山洞深处,大家默默地传递着所剩无几的军用水壶,无论水壶传到哪里,谁都不舍得喝一滴水,解决不了口渴的状况,只能边相互谦让、边舔着干裂的嘴唇,身边时刻面临死亡威胁,却又散发着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芒,每次想起都感动不已。

除了战争片,我印象颇深的还有“恐怖影片”。当时林正英的“鬼片”和“僵尸”系列还没正式传入,能够观赏到的这类题材有侦探系列,也有鬼怪电影。侦探片以《405谋杀案》(1980)、《神女峰的迷雾》(1980)、《第三个被谋杀者》(1983)、《血案疑踪》(1986)为代表。

记得还看过一部国产鬼怪电影《画皮》(1980),据说就是被网上传说比贞子恐怖100倍、曾吓死过观众的那部作品。彼时的电影拍摄技术难称完美,影片特效一般,但与“摄影棚”出品的港台鬼片相比,这部电影场景、道具、美工都很考究,作品效果更显真实。尽管围坐身边的都是熟悉面孔,但放映之时露天片场黑乎乎的天空,风一吹过杨树叶子沙沙作响,加上大人们的提前渲染,心中本就暗自忐忑,待到放映恶鬼露出凶残面孔,要掏出书生心肝的瘆人情节,大人一声令下——“捂上眼睛”,孩子们集体大呼小叫地扑到家长怀里。这种片场露怯若让见多识广的新生代瞧见,肯定会哂笑不已。

被“捂上眼睛”的情形还有一种,刚刚开放的80年代播出了《庐山恋》(1980)等所谓新潮电影,影片里刻画男女恋人情之所至的亲热镜头,充其量就是拥抱和亲吻,只要屏幕上一出现,普遍晚熟的孩子们可能还没注意到,但已被大人严严实实地捂上了眼睛。

20世纪80年代大陆影坛惊现武打片。开山之作是北影张华勋执导的《神秘的大佛》(1980),讲述国内有识之士与归国华侨共同保护金佛的故事。葛存壮(葛优的父亲)饰演了大反派沙舵爷,正青春的刘晓庆在影片中飞檐走壁、文武双全。印象颇深的场景是怪面人(据说怪面灵感是川剧“变脸”)被意外揭开面纱的恐怖表情,还有决战时刻梦婕(刘晓庆)挥舞着长软鞭与大铁蛋对手厮杀混战场面,兵器碰撞、中刀惨叫、倒地求救,鲜血汩汩,惊险的剧情让人透不过气来。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童年心底也播种下了正能量的种子。

少年时代:武侠、战争题材电影编织英雄情节

习惯了在露天场地看电影的自己,盼来的福音是1982年《少林寺》的上映。“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景仰……”一部扣人心弦的武打电影,加速了美好少年“刚与强”性格的塑造。更为欣喜的是,从这部影片开始,观影地已从室外移师新落成的电影院,虽然没有如今的巨幕、设备集成、环绕立体声系统,但毕竟可以风雨无阻地在室内欣赏了。《少林寺》既有13武僧救唐王的历史元素(史海钩沉是男孩的最爱);也有小和尚偷吃狗肉的闯祸桥段(容易引起懵懂期男孩的共鸣);有轻描淡写的朦胧爱情故事(当年最流行情窦初开、欲说还休的爱的表达方式);还有影片结尾浪漫爱情与骨感现实的难以抉择(清晰地记得觉远和尚双手合十,主持问到“如今能持否”?回答“能持”时难以抉择和割舍的神态)。一毛钱一张票的《少林寺》,竟创造了1.6亿元影院票房,也影响了很多人一生历程——包括觉远和尚扮演者李连杰。他以主演《少林寺》系列电影为起点,成功撬开香港武打片市场,之后又拍摄了大侠《黄飞鸿》《方世玉》系列,自导自演了《中华英雄》,若干年后又主演了张氏武侠片《英雄》。他的从影经历始终贯穿英雄情节、武打场面和佛学思想。电影《少林寺》中“觉远”的性格演化,也许就印证了饰演者一系列的人生境遇。

《自古英雄出少年》(1983)给我留下印象也很深,是描述四川天地会少年与清廷大内高手斗智斗勇的故事。情节惊险且幽默,印象最深的是清廷高手司马雕生吃活鱼的狰狞瞬间,还有冰天雪地少年们被地穴钻出的敌人突袭,雪花纷飞、刀光人影交错在一起的肉搏场面。被捕的孩子们刚被解救,紧张心情还未平复,又被“大丈夫”大拇指一伸,自负地喊道“她不是我娘,她是我媳妇”的滑稽场景给逗乐了……

在娱乐资源极度匮乏的年月,武打片给我们的少年时光带来了无数欢笑和谈资,模仿着银幕闪过的三招两式,腿上绑着沙袋苦练,渴望能修成飞檐走壁的神功;总盼望野外荒地能发现点什么,最好是全本武林秘籍;偶尔碰到和尚道长打扮的必定多留意一下,暗自嘀咕:“莫非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

之后功课渐多,去电影院机会渐少,只能期盼着学校统一组织,也陆续和同学们共赏过一些“校推片”。这些片子涉及战争题材的最多,像描写国内革命战争的《风雨下钟山》(1982)、《四渡赤水》(1983)。我们很是崇拜影片中老戏骨古月、孙飞虎、王铁成的精湛演技。也看过《高山下的花环》(1985),记得影片中梁三喜、靳开来与赵蒙生围绕上战场发生了激烈冲突。扮演内傲纠结的高干子弟赵蒙生,便是后来以塑造领袖人物见长的唐国强。他当年还是一副奶油小生模样。

学校也组织看过现实题材的轻喜剧《咱们的牛百岁》(1982)。菊花王馥丽和懒汉田福的对手戏颇为“冷幽默”。中港合拍的清宫戏《垂帘听政》(1983)。梁家辉因李翰祥提携出演男一号咸丰皇帝,青涩却本色的表演竟收获了金像奖“影帝”。《少年犯》(1985)只记得大概剧情,却对电影主题曲《心声》印象深刻。那首被迟志强演绎的快歌在街头巷尾热播,犯错的前知名演员再成一代忏悔歌星。

《二子开店》(1987)有陈强、陈佩斯父子的默契表演,上映之时电影院场场爆满,也验证了20世纪80年代春晚“造星”并拉动电影票房的定律。

武打片通常不在“校推片”之列,出于偏爱我也零碎偷看了《武当》(1983)、《南拳王》(1984)、《南北少林》(1986)、《八卦连环掌》(1987)。打斗场面越来越热闹,却再也找不到观赏《少林寺》时的激动。不知是我们审美标准提高了,还是影片情节太过雷同,看来相互模仿、一哄而上的苗头已经初现。

青年时代:街头巷尾的录像厅都在放电影

那个时代,从饥不择食地抢看电影,到根据影片类型、出演明星、个人喜好去有针对性选择欣赏,国产影片也在经历着市场蜕变。陈凯歌在《黄土地》(1984)指导着王学圻唱起信天游,而张艺谋则跑到高密和莫言切磋咋种高粱,期待着姜文、巩俐搭档的《红高粱》(1988)能够接地气生长。

20世纪80年代末是国产电影良莠不齐、纷繁芜杂的时段,有人在尘世浮华中随波逐流,自此一蹶不振。而埋头苦干坚持下来的那批拓荒者,后来也都陆续获得了成功。国产电影拉开了知名导演和话题明星驱动票房成长的序幕。

同一时段,制作精美、情节紧凑的港台片大行其道。那时港台经济文化水平高,明星包装到位、媒体又善于制造话题,一大批有知名度、有故事的超级明星,带火了80、90年代影坛:小马哥戴墨镜、衔牙签扬眉吐气的形象出现在《英雄本色》,周润发用帅气的表演“拿回了自己的东西”;热血警探陈家驹匡扶正义的《警察故事》,成龙真刀真枪玩命上阵;周星星携手达叔《逃学威龙》中鬼马精灵,见证了张敏的最美时刻;宁采臣与聂小倩爱恨纠结《倩女幽魂》,王祖贤演技惊若天人;《福星高照》《最佳拍档》《赌神》《古惑仔》系列套餐作品持续刷新着票房纪录,涌现了洪金宝、许冠杰、刘德华、郑伊健、曾志伟、任达华、胡慧中一干叫座又叫好的明星,影片可谓部部经典。

难忘1991年为了给洪灾募捐,香港演艺圈汇集200多位明星共同出演《豪门夜宴》,令影迷叹为观止。此时中国大陆尚处于影迷等候大众电影院排片的阶段,短缺的资源难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赏片需求。于是,盗版影片的录像带、光盘从各种渠道蜂拥而入,录像厅遍布街头巷尾,加速了大众电影院的倒闭。光怪离奇的港片彻底颠覆了大陆影迷的思维模式:大漠风沙掩盖着《新龙门客栈》(1992)的秘密,沙丁鱼罐头似的《重庆森林》(1994)爱情故事,一万年也等不来选择机会的《大话西游》(1995),或是夸张、或是玄妙、或是无厘头的表达手法,不一而足。让大陆观众从不屑、愕然、困惑再到逐渐适应,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性接受了这些炫酷的表达技法。

高校校园是电影爱好者重拾记忆的温室。20世纪90年代校园影院必备片源充足且影龄足够老的外语片。闲暇时光,我们邀约同学好友一起分享经典,既文艺又实用。从经典里再“淘金”:检验身份与爱情孰重的印度歌舞片《流浪者》,选择理智坚守还是旧情萌动的《卡萨布兰卡》,拷问生存陷阱与坚贞爱情的米高梅作品《魂断蓝桥》……不分国籍、无论情节与艺术风格,统统拿来主义。

共同的观影爱好也让男女同学暗生情愫,通常男生看电影喜欢探讨影片历史背景,关心片中人物、道具、语言的真实程度,而心不在焉的女同学早把自己幻化为剧中角色,沉浸在虚幻的爱情片场不能自拔。

客观地讲,我比较喜欢《虎口脱险》这类战争与轻喜剧融合作品,像法国二战片《虎口脱险》,既有土耳其浴场哼着歌接头的另类惊险,也有滑翔机最后一秒起飞的笨拙脱身,更有搬南瓜砸敌人摩托的冷幽默,很佩服法国人能用云淡风轻的方式来演绎血淋淋的战争。

爱情题材的影片浸入寥寥、不敢妄评。印象中曾被格里高利·派克和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感动过。记者为了一日恋情放弃到手的商业利益,公主则选择回归责任而留下黯然心伤,也算填补了二人偶尔放肆的代价。看着影片最后采访过程中记者与公主心照不宣的对视,第一次意识到人生面临关键选择时刻,竟然会如此艰难与无奈!男女主角因这部优秀的黑白影片结下终生友谊,在奥黛丽·赫本葬礼上,格里高利·派克哽咽轻语:“能在那个美丽的罗马之夏,作为赫本的第一个荧幕情侣握着她的手翩翩起舞,是我无比的幸运。”再美的经典终究也要落幕,即使最完美的罗马街头爱情,现实与浪漫很难兼得,即使是用电影艺术来演绎人世间的优雅童话。

20世纪末中国电影市场不甚景气时,我在《大众电影》写过看好中国电影未来的影评,也呼吁实行分级制,推进中影与国际接轨。电影是直面人生和人性的现实拷问,每个观影者都能从体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肖申克救赎”。

成家立业:买票观影全家欢

欣赏电影是一项高雅的文化社交活动。新成长的消费者(并不一定是爱好者),他们并不会太计较电影品质,属于社交驱动型的随机选择——比如大学同学和热恋中的男女。当然,观影市场也存在刚性市场需求,比如另外一类观众,他们是长期拥趸,年轻时迷恋电影却没有享受到好的影院设施的那批观众。当他们成长为社会中坚,无论票价高与低、只要感觉对路,他们会带动全家去影院找回年轻感觉、扩容影迷基数。

千禧年之后,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电影在屡受网络新生态冲击的情况下涅槃重生,迎来了其蓬勃发展期。

上面所述两类观众,我大概属于后者,对电影有情结、有热爱,喜欢与在影视圈从业的朋友们交流。加上爱人也喜欢电影艺术,我们就把观影作为了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闲暇时,选择欣赏一些知名导演和演员的作品。有些新片还是熬夜看的首映。“贺岁片”是从香港传到的大陆。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1998)瞎搞式地戏谑了社会不良习气和作风。周星驰的《喜剧之王》(1999)则用搞笑的手法表现大时代小人物打拼事业的艰难心酸。两部略显浮夸的影片决定了其艺术性难以完美,但却满满地收割了巨额流量,赢得了商业贺岁片的高票房,并驱动着电影制造市场的持续繁荣。待到日后冯导推出《一声叹息》(2000)、《芳华》(2016),周导的《功夫》(2004)、《功夫3D》(2015)上映,两位导演也完成了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岁月韶华的致敬。

70后看过的电影大全(炫谈70后的电影往事)(1)

张艺谋的农村写实题材在国际影坛频频获奖,用心锻造的精品,含金量颇高。即使他转型的商业片《英雄》(2002)、《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艺术水准和票房也有保障,但明星荟萃的《三枪拍案惊奇》(2009)却“笑没笑好、苦没哭成”。观众一边倒地吐槽,直接把张导推下神坛。我的个人感觉,观影感受就像是在影院逛了个花里胡哨的克隆公园。自此,对于我来说,选择赏鉴老谋子的新作就变成一件很慎重的事情。

陈凯歌导演善于用最适合的演员搭配来锻造经典影片,即使已被大众熟知的《赵氏孤儿》(2010)故事,硬是靠葛优、王学圻沉淀的扎实演技获得了加分。而被誉为史诗片的《无极》(2005),却被“一块馒头引发了血案”。广受差评的原因除了3D制作的硬伤,还有被恶意的妖魔化传播。《无极》不是输给了挑剔观众,而是输给了网络时代。

时光穿梭机转得好快,自己的儿子慢慢长大,也爱屋及乌地分享了他的最爱“漫威系列”:《钢铁侠》《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蜘蛛侠》……诸如擎天柱、金刚狼、绿巨人、鹰眼、神盾局局长等一系列美式英雄人物。这些电影的剧情故事逻辑也就慢慢被我搞清楚了。

陪孩子享受闲暇时光,我也对美国大片有了进一步了解。小罗伯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马克·鲁法诺、杰瑞米·雷纳、塞缪尔·杰克逊,都有鲜明个性的塑造:拿严肃的上级开涮、随意幽默搞笑、同伴尽情调侃,所有这些生活上的不拘小节,都是为了衬托英雄人物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忠于职责、热爱家庭、信奉信仰,进而灌输美国“拯救地球”的“终极”使命。这也是美国大片的“例行套路”。

70后看过的电影大全(炫谈70后的电影往事)(2)

一家子经常去看电影,在没有分级制的影院里看得最多的是动画片:《海底总动员》(2003)、《机器人总动员》(2008)、《疯狂原始人》(2013)、《疯狂动物城》(2016)、《功夫熊猫》(2016)。电影动画片的特点是由于影片里没有真人明星,就会更注重剧情创作,故事情节普遍曲折、生动、逼真、幽默,观众代入感强。动物的世界也很现实、挺复杂,主人公往往要克服种种困难,才能脱颖而出,风雨之后结局必定大团圆。影片对家庭和亲情的刻画往往最打动人,观众心甘情愿地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科幻片,我则推荐《星际穿越》(2014),它讲述了针对虫洞的意外发现本已回归家庭的宇航员库珀,在未知星际航行去寻找延续人类生命的机会。最后,库珀必须在与自己儿女相逢和拯救人类未来之间做出艰难选择。影片更多反映了家庭、亲情和人生感悟,探究着超越时空、人类之“爱”的五维空间,比《阿凡达》之类的卖座神片要深刻得多。看完这部影片几个月后恰逢自己过生日,儿子送我一个原创的《星际穿越》海报,让我对这部电影记忆尤为深刻。

老影迷感悟——河东河西何止三十年

21世纪的大陆电影厚积薄发,老影迷们选择回归环境设施上乘的国际影城,现场体验和享受新电影艺术,却发现已难觅旧友香港电影。

“三十年河东”之时,港片数量超过所有欧洲国家,被誉为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故事。30年之后,实战铸就的港片资深导演还在坚守一线,但草根文化的创作基础已荡然无存。出身香港无线训练班的老戏骨们苦苦支撑场面,尚能摸爬滚打、吃苦受累的艺人则越来越少。传统香港风的原创作品动辄大投入、大制作,总叫好不叫座,虽偶有闪光,却难续辉煌。人才凋敝造成电影创作力、创新力下降,昔日耀眼荣誉竟成固步自封的瓶颈,丧失进取精神导致剧本乏善可陈。面对市场持续低迷,港片心有不甘、急于翻牌,却难出爆款,进退维谷。

反观“三十年河西”的中国大陆影坛,靠电影人才储备、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能力,创造着商业片票房的新纪录。杜琪峰、徐克、陈可辛、徐鞍华等大批香港导演“北上”,带动了国产影片质量持续提升。大工业技术支撑的电影拍摄技术精进,快速迭代着电影新品类。大陆影片终于克服了思维无意识摇摆的顽疾,从集体迷失中大步走了出来。

电影是被镜头切换而加快的人生。银幕呈现的所有时光影像,与我们生命历程如影随形。在漫长的人生电影世界里,无论挫折与失败的黑白,还是成功与辉煌的彩色,都是成长的记忆胶片,都需要用持续的奋斗去记载。不要让所有美好都变成了影片档案,再去感慨曾经虚度的光阴,想好了,放手去做,千万别空留遗憾。奋斗无关乎年龄,而在于心态,因为未来时代无限可能,就像剧终的电影还能再翻拍续集。

记得曾与香港“北上再创业”的影视圈达人们交流,一位依旧活跃于大陆娱乐一线的大佬畅谈感受:“我本就出身孤寒,做艺人也非我所愿,但生存就是命运,所以我从不问前路,就是一心一意做嘢。每次杀青我便不再回头,只是在想,下次我又是谁?”这位昔日港片天皇如今已很少被粉丝追捧,当年拍摄的华彩影像大多已成尘封记忆,但他现在仍然很享受转型新领域的新收获。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尝尽酸甜苦辣,还记得过往,相信世间美好,这种从不失落的奋斗状态,大大延展了他的职业生涯期。

电影艺术因传承而永续:葛存壮、葛优,陈强、陈佩斯,谢贤、谢霆锋,成龙、房祖名,这些父子档们就是中国电影发展最好的见证。谢晋、凌子风、谢铁骊、黄建中、吴天明、陈凯歌、张艺谋等一代代优秀导演,用他们的创造书写着中国电影曾经的辉煌。

而当年看露天电影长大的70后,正在用奋斗致敬着这些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徐峥从《人在囧途》(2010)开始了囧系列电影故事的探索;路川执导拍摄了《寻枪》(2002)、《可可西里》(2004)、《南京!南京!》(2009)这类源于历史和生活的写实作品;陈思成自编自导了《北京爱情故事》(2014)、《唐人街探案》(2015~2019)系列轻喜剧电影;吴京则在《战狼》(2015)、《战狼Ⅱ》(2017)、《流浪地球》(2019)演绎着铁汉柔情;孙红雷、黄渤、苏有朋、吴奇隆、林志颖……这一大批由当年影迷成为当红影星的70后们,也在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致敬曾经的观影岁月。

经历了世间纷扰、成功失落,他们依旧相信电影人生的“真、善、美”。曾有过青涩岁月的70后们也在用自觉的行动,兑现着年少时面对远山落日许下的一个又一个心愿。

END

主编:周玉娴 | 编辑肖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