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那么累为什么要活着呢(活着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1)

《活着》余华

本书的主人公徐福贵是一个地主少爷,徐福贵对妻子不好并且嗜赌成性,甚至当着众人的面侮辱岳父。在久赌之后,徐富贵败光了家产成为了一名佃农。家道中落使其父亲很快撒手西去,母亲也是疾病缠身。

在为母亲去镇上买药时,徐富贵被抓去做了壮丁,在其经历各种生死瞬间后被解放军所俘虏。之后徐富贵回归到家乡,却发现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抚养一对儿女,然而女儿凤霞却因年幼时一场病变成聋哑人。回归家庭后的徐福贵变得很顾家,想好好和家人一起生活,然而悲剧却不停地在发生。儿子有庆在给生孩子难产的县长老婆献血时,被活活抽干了血而死,女儿嫁给了二喜,在生完儿子苦根后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并在得知一双儿女先后死去的噩耗后不久也死去。女婿在建筑工地失事而死,只剩下孙子苦根和徐福贵相依为命。

可是苦根最后也因为吃豆子撑死,最后只剩下了一只老牛和徐富贵一起活着。徐富贵在孤独的生活中回忆过去。

活着那么累为什么要活着呢(活着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2)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01

作者余华在创作《活着》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在当时,受当时政策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市场经济一片繁荣,面对改革开放以后外部文化所造成冲击和影响感到惊慌不已,甚至还出现了文化自卑感。因此,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一些现当代作家开始学习西方的文学理论知识和写作形式,为进军世界文学行列贡献绵薄之力。先锋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而余华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余华的作品提倡精英意识,反对循规蹈矩和一成不变,鼓励冲破世俗束缚,并利用文字对这种精神进行了积极探索。

02

作家的叙事内容及叙事视角往往跟自身的经历有着密切联系。余华自身的经历对他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余华出生于文革时期,当时的场景给小余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余华的这部作品中,或多或少都会对文革的历史有所体现。

03

余华偶然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的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离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余华,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心境的转变,创作出《活着》这一著作。

活着那么累为什么要活着呢(活着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3)

主/题/思/想/

《活着》向读者展现了一种直面死亡,积极思考和筹划人生的生命哲学观。余华以福贵困苦的一生经历告诉了读者“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活着。”这是在历尽了世态炎凉之后的对生存的思考,也体现了由个体的思考进而转向集体的本质反思的独特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