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来高抛,就得做低吸,两样总得会一样,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跨年行情如何解读 存在所谓跨年行情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跨年行情如何解读 存在所谓跨年行情吗

跨年行情如何解读 存在所谓跨年行情吗

做不来高抛,就得做低吸,两样总得会一样。

今天行情一般。金融地产拉了一把指数,上证摸了一下四季度以来的高点;而中小创则还没发生一个像样的冲高就着急回落,题材股纷纷调整。尾盘竟然表演起了跳水,虽然力度和幅度都不算太夸张,可对人气还是有影响的——说好的跨年大趴呢?拉到3680点就完事了?

当然,7只新股开放申购,冻资是必须的。但这些新股均为迷你型,理论上讲造成的抽血效应不大。结合是日成交量观察,目前仍是存量博弈的酣战期。资金先随金融股拉抬股指随后撤退,又配合中小创上量、砸盘,你是否读出了一点欲扬先抑的意思?

个人的判断是:必须重视中小创热点概念的低吸机会,否则年底容易赚指数不赚钱。

各位,当下最大的风险是什么?不会来自宏观经济层面,也不会来自大政方针层面。宏观经济起色不大,宽松政策仍可预期,市场的环境不可能骤然收紧。另就资金面而言,现在是个货币泛滥的时代而非相反,大把的钱没有地方去,就等着更确定的机会进场捡便宜。有这些条件兜底,股市不应该出现大滑坡。可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市场内在的隐患还是很明显的。首当其冲,便是1月8日大限将至的“减持禁令”。

7月8日股灾进行时,证监会对重要股东减持行为作出限制,从公告之日起6个月内,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如果证监会无新的减持新规出台,上述减持禁令将于下个月正式解除,届时A股市场解禁限售股减持压力将明显增大。这些人的持仓成本原来就低到忽略不计,股灾时还有一大票抄底增持的,若是他们兑现筹码过年,还是蛮考验市场承接能力的。

所以,“跨年行情”成立与否,关键在于增量资金会不会进场,会以怎样的形式进场;以及后股灾时期的政策会不会退出,会以何种方式退出。两者如果配合得好,市场便是拉阳线跨年;若是互相拆台,那就是吃面跨年。只是,持币的多半是想砸盘,然后买得更便宜的;持股的大都是盼拉高,然后卖得更贵的。如果你想赚钱,最好是忘了什么跨年行情,抛掉那些新年要上4000点的什么幻想,高抛低吸是王道。

市场不是慈善家,跨年也一样。(慕容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