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常州日报-常州网】

6月初,常州市新北区光伏产业园区(龙虎塘街道)的联东U谷·常州国际智慧谷一期项目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建成后,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能源、智能装配等领域企业为重点招引项目,为新北打造高标准、高品质、高能级的现代化产业综合体。

从1983年的11家乡办企业萌芽,到拥有全球行业第一的光伏企业,以及入选江苏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的“智能传感小镇”,再到如今以光伏、传感为主链,拥有特色鲜明的“一特一新”产业集群,光伏产业园区坚持龙头带动,链群互动,以光伏、传感为主链,推动园区从企业集聚、产业集聚向创新集聚不断迈进,迭代转型。

常州光伏产业园常州市新北区(构筑光伏产业新高地)(1)

智能传感小镇外景

产业趋“精”

集聚效应凸显

很多人提起龙虎塘街道,最先想到的是他们的光伏产业园。1998年成立的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民营光伏企业,2006年12月成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已稳居全球新能源企业第一阵营。

1999年后,龙虎塘街道把辖区内11.6平方公里划归为电子产业园。从电子产业园到光伏产业园,以天合光能为首的行业巨头亦带动了整个园区的发展,打响了特色产业名片。

虽然光伏产业的产值在园区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0%,但光伏受行业的影响很大,对于园区长远发展来说,寻找附加值高的产业迫在眉睫。传感器看着似乎不起眼,但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

园区如何转型升级?不是把高科技的企业简单地拉过来,而是要有集聚效应,特色小镇这个平台就具有很强的集聚功能。

2017年,乘着“智能传感小镇”创建的东风,园区在光伏产业领先全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和水平,在传感器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及电子产业上发力,以形成新的增长点。

位于龙虎塘街道的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萨塔”),几乎见证了园区传感器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森萨塔是一家外资企业,2004年进入常州,引进数十条生产线用于生产具有业界领先技术的传感器产品和控制器产品。

继2010年和2012年两次增资扩大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后,今年5月,森萨塔第三次增资设立制造与研发中心。“这里功能配套全,产业链半径在百公里左右。仅常州周边就有数十家配套供应商。”森萨塔科技集团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倪广山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园区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一特一新”产业集群,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2021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20亿元。

常州光伏产业园常州市新北区(构筑光伏产业新高地)(2)

智能传感小镇内景

项目提“效”

释放创新活力

近年来,光伏产业园区大力推动存量裂变,精准发力盘活存量,做好加快提档升级、强化招商引资、完善奖惩机制三篇文章,园区活力和发展空间被有效释放。

2021年,园区增效用地5宗238.8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59%,其中连片增效完成100亩。在载体资源稀缺的前提下,全年共招引高质量项目28个。

近年来,光伏产业园区坚持引强、引新、引外并举,以龙头企业为主攻目标,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辐射范围广的优质项目。围绕光伏智慧能源主导产业,拓宽补强产业链上下游,实现新能源产业从“高原”冲向“高峰”。

借助智能传感小镇品牌影响力,以森萨塔等传感器龙头企业为引领,重点招引传感模组、传感芯片、传感应用服务企业,进一步打造智能传感集聚地。发挥联东U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工业园区平台优势,招引亩产贡献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引进一个、建好一个、带动一批的“乘法效应”。

龙虎塘街道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系统梳理了建园以来停建、建设进展缓慢的项目及涉嫌违约开竣工、闲置企业清单,针对每个项目的不同情况,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施策,逐一有序盘活。同时,将继续坚持服务导向,落实专人持续跟进,实现项目全程代办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目前,龙虎塘街道将控制土地增量与积极盘活存量同步推进,奋力谱写“光伏高地、传感之谷”新篇章。(侯正萍 吴燕翎 曾艺 图文报道)

本文来自【常州日报-常州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