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隋唐小说中,赵王李元霸是隋唐第一好汉,他力大无比,所向无敌,在四明山保驾时,三锤击败了第三好汉裴元庆,一下午就将十八路反王185万人杀得只剩下了65万人,自己一个人杀了120万人,一下午一口气也不用喘,平均每秒就能杀死55个人。

小说把李元霸虚构得太离谱了,现实中李元霸的原型是唐高祖李渊的第3个儿子,名叫李玄霸,出生于599年,他并没有参加过任何一场战争,在614年16岁时就早早地因病去世了,后来他被追封为卫王。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上,谁又能称得上隋唐第一好汉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1)

第四名:尉迟恭

尉迟恭,出生于585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山西朔州),他在高阳(河北保定)时参加了刘武周的军队。

第1次作战:尉迟恭参加了讨伐乱军的作战,立下了战功。后来跟随刘武周、宋金刚起兵反抗隋朝。

第2次作战:619年10月,在夏县(山西运城夏县),尉迟恭和寻相率军与吕崇茂里应外合,击败了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率领的唐军,俘虏了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刘世让等人。

第3次作战:619年十二月,在美良川(山西运城夏县),尉迟恭和寻相率军被殷开山、秦琼率领的唐军击败,被斩杀2000余人。最后,仅剩了尉迟恭和寻相他两个人逃脱了。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2)

第4次作战:620年四月,在介休(山西晋中介休),宋金刚和尉迟恭率军被李世民、秦琼、程咬金、李勣等人率领的唐军击败,宋金刚大败而逃,尉迟恭与寻相率领8000人献城投降。

第5次作战:620年七月,在北邙山(河南洛阳)的南边,尉迟恭跟随李世民率领五百精兵,遭遇王世充率领的一万步骑军,后来得到秦琼等人率领的援军,斩杀了敌军3000人,俘虏了王世充的大将陈智略,俘虏敌军6000人,王世充仅剩下自己一个人逃脱了。

第6次作战:621年二月,在武牢关(河南荥阳汜水),尉迟恭跟随李世民率军攻打窦建德,同高甑生、梁建方三个人闯入敌阵中,活捉了窦建德的大将王琬,抢了匹好马,并将窦建德的军队诱进唐军的伏击圈,李勣、秦琼、程咬金、史大奈等人趁机率领唐军出击,击败了窦建德的军队,斩杀了敌军3000多人,俘虏了5万人,并活捉了窦建德。

第7次作战:622年二月,在临洺(河北邯郸),尉迟恭跟随李世民率军讨伐刘黑闼,在一次作战中,李世民被刘黑闼的军队包围,尉迟恭率领部下勇士冲进包围圈,救出了李世民和李道宗。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3)

第8次作战:626年六月四日,尉迟恭参与了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率领70多名骑兵攻击李元吉,身边的骑兵将李元吉乱箭射下马来,李元吉追上李世民,想用弓弦勒死他,被尉迟恭赶上来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第9次作战:626年九月,在泾阳(陕西咸阳),尉迟恭率军抵御突厥颉利可汗率领的10万军队,派出部下轻装骑兵前去敌军阵前挑战,杀死了对方领军的名将俟斤乌没啜,并趁机发动进攻,打败了敌军,斩杀了敌军1000多人。

尉迟恭共参加了9次主要的作战,7胜2负。他主要是武艺高强,以勇猛著称,曾经三次连夺李元吉的马槊,他适合于作为先锋率军冲锋陷阵,而不适合作为大将指挥全军作战。

他的军事才能并不出众,况且他的主要作战对手基本上都是一些起义军、地方军阀,从军队的综合实力和将领的勇猛程度上来看,都是相对较弱的,因此尉迟恭排名第四。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4)

第三名:秦琼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山东济南历城),最初在隋将来护儿帐下任职,后来又跟随张须陀征战。

第1次作战:614年12月,在祝阿(山东德州齐河),秦琼跟随张须陀率军1万人征讨叛军卢明月的10余万大军,秦琼和罗士信各自领兵一千人埋伏于芦苇丛中,趁卢明月率军进攻张须陀的时候,攻陷了卢明月的营寨,张须陀率军回军掩杀,大破卢明月的军队,卢明月仅率一百余名骑兵逃走。

第2次作战:618年7月,在黎阳(河南鹤壁),秦琼跟随李密率军与宇文化及的军队大战,混战中李密被乱箭射中,坠马昏迷过去,秦琼率部拼死护卫,李密才得以脱险。

第3次作战:619年十二月,在美良川(山西运城夏县),殷开山、秦琼率领唐军,击败了宋金刚的大将尉迟恭和寻相的军队,斩首两千余级。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5)

第4次作战:620年四月,在介休(山西晋中介休),李世民、秦琼、程咬金、李勣等人率领的唐军与宋金刚的军队大战,秦琼、程咬金、李勣在北边进攻,翟长孙、秦武通从南边进攻,交战后,假装败退,李世民率领精兵冲击宋金刚的后军,击败了宋金刚的军队,宋金刚大败而逃,尉迟恭与寻相率领8000人献城投降。

第5次作战:620年7月,在洛邑(河南洛阳),秦琼跟随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李世民挑选了一千余人的精锐骑兵部队,由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四人分别统领,每次作战时亲自率领作为前锋使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令敌人十分畏惧。

第6次作战:621年三月,在武牢关(河南荥阳汜水),秦琼跟随李世民率军攻打窦建德,尉迟恭将窦建德的军队诱进伏击圈,秦琼率数十名精锐骑兵率先冲破了窦建德的大阵,李世民率程咬金、史大奈、宇文韶等人随后凿穿了窦建德的大阵,大败窦建德的军队,斩杀敌军3000多,俘虏5万人,并活捉了窦建德。

第7次作战:622年二月,在列人(河北邯郸肥乡),秦琼率军击败了进军洺水途中的刘黑闼的军队,并断绝了刘黑闼的粮道。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6)

第8次作战:626年六月四日,秦琼参与了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

秦琼共参加了8次主要的作战,全部取得胜利。他武艺高强,勇猛过人,适合于作为先锋率军冲锋陷阵,斩杀敌将,也有勇有谋,适合作为将领指挥全军作战。

他的军事才能还算不错,但并不出众,他的作战对手基本上都是一些起义军、地方军阀,从军队的综合实力和将领的勇猛程度上来看,都是相对较弱的。秦琼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经常身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就有十几斗多。因此秦琼排名第三。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7)

第二名:薛仁贵

薛仁贵,出生于614年,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修村人(山西河津),在李世民亲征高丽时,薛仁贵参军入伍。

第1次作战:644年三月,薛仁贵作为新兵跟随李世民、李勣率领的10万大军征讨高丽。在辽东安地的战场上,唐军对阵高丽的军队时,郎将刘君邛被高丽军围困,无法脱身,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斩杀了高丽的一个将领,高丽军看见后心惊胆寒,于是便撤军了,刘君邛因此也获救了。

第2次作战:644年六月,在驻跸山大战中,唐军对阵高延寿、高惠真率领的25万高丽军队,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大声叫喊着冲击敌阵,所向无敌,唐军随后大举跟进,大败高丽大军,斩杀了敌军2万余人。

第3次作战:658年,在贵端城(辽宁沈阳浑河),程名振、薛仁贵率军征讨高丽,击败了敌军,斩杀了三千余人。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8)

第4次作战:659年,在横山(辽宁大连),薛仁贵与梁建方、契必何力率军与高丽的大将温沙门进行大战,薛仁贵手持弓箭,一马当先,冲入敌军阵中,左右开弓,每射出一箭均能射死一个敌军,打败了敌军。

第5次作战:659年,在石城(辽宁丹东),薛仁贵与梁建方、契必何力率军与高丽军进行大战,遇到了善于射箭的高丽敌将,杀死了唐军十多人,唐军无人能抵挡得住,薛仁贵看见后大怒,单枪匹马地冲入敌军阵中,将那名将领生擒,打败了敌军。

第6次作战:659年12月,在黑山(辽宁锦州),薛仁贵与辛文陵率军与契丹王阿卜固的契丹军进行大战,大破契丹的军队,生擒阿卜固及以下全部的将士。

第7次作战:661年,在天山(蒙古杭爱山),薛仁贵率军抵御突厥回纥九姓铁勒的10万大军入侵。两军对阵时,敌军有几十名骁勇的骑兵出阵挑战,薛仁贵在阵前只射出了三支箭,就射死了三个人,其余的敌军骑兵害怕薛仁贵的箭法如神,都下马投降了。薛仁贵趁机指挥军队掩杀,大败了敌军。接着,薛仁贵又乘胜追击,越过了碛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再一次击败了敌军,并擒获了敌军的首领兄弟三人。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9)

第8次作战:667年九月,李勣、薛仁贵率军再次征讨高丽。泉男建率高丽军袭击了新城的庞同善、高侃等人率领的唐军,薛仁贵率军及时救援,击败了高丽军,斩杀敌军数百人。高侃进军到金山时,交战不利,高丽军乘胜进攻,薛仁贵率兵迎击,将高丽军截为两段,大破高丽军,斩杀敌军5万余人,并乘胜攻克了南苏、木底、苍岩三座城池。

第9次作战:668年二月,薛仁贵率领三千人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吉林四平),薛仁贵身先士卒,率先攻上城头,攻克了扶余城,斩杀俘虏高丽军一万余人。唐军一时声威大震,扶余川的四十余座城池,纷纷望风归降。之后薛仁贵率军一路畅通无阻,与李勣的大军在高丽都城平壤城外胜利会师,并对平壤形成了合围之势。9月,敌军开城门投降,唐军趁机占领了平壤,擒获了高丽王,高丽就此灭亡。

第10次作战:670年,为了收复吐谷浑(青海、甘肃祁连山一带),攻打吐蕃(青藏高原),薛仁贵、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人率领5万唐军护送吐谷浑王回国。薛仁贵率领3万唐军为前部先锋,到了大非川的河口(青海西宁共和切吉平原),遭到了一部分吐蕃军的攻击,薛仁贵率军出击,全歼了该敌。而副将郭待封率领的2万辎重部队,却没有听从薛仁贵的兵贵神速的命令,行军速度缓慢,中途遭到吐蕃20万大军的进攻,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只得撤军退到大非川驻守。随后,吐蕃共出动了40万大军进攻大非川,因为实力太过悬殊,此战薛仁贵大败,只好与吐蕃讲和,但此后吐蕃、吐谷浑再也没有被唐朝占领过。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10)

第11次作战:682年,阿史德元珍率领突厥10万大军入侵云州(山西大同),薛仁贵率军前去抵御。在两军阵前,阿史德元珍询问唐朝的领军将领是谁,薛仁贵来到阵前回答说:“是我薛仁贵”,阿史德元珍又问:“我听说薛将军已经去世了?” 薛仁贵摘下头盔让他看清楚,阿史德元珍及他的部下仔细一看,大惊失色,慌忙滚落下马,拜伏在地上,渐渐地逃走了。薛仁贵乘势追击,大败了突厥军队,斩杀了敌军1万余人,俘虏2万余人,取得了云州大捷。

薛仁贵共参加了11次主要的作战,10胜1负。他武艺高强,勇冠三军,骑射无敌,光凭借他的名字就可以吓退敌军。

薛仁贵征战几十年,都在与高丽、突厥、吐蕃等这样的强敌进行作战,每战必胜,功勋卓著,即名振边疆,打出了华夏民族的威风,又勇猛无敌,有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千古名将。所以,薛仁贵排名第二。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11)

第一名:苏定方

苏定方,出生于592年,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人(河北衡水武邑)。他的父亲名叫苏邕,是当地的豪强,颇有名望。苏定方从小就跟随他父亲苏邕率领乡兵数千人,讨伐贼寇,多次冲锋陷阵,大败敌军。

第1次作战: 616年12月,在信都郡(河北衡水冀州)的南边,苏定方率领数千乡兵进攻起义军张金称的数万人马,张金称因为轻敌,被苏定方击败,辎重及家属都被苏定方俘虏。张金称身高体大,勇猛异常,曾经5次击败过隋军,兵强马壮。此战后,张金称仅带着几个人逃脱,后来被鄃县县令杨善会擒获住,并被斩杀。

第2次作战:617年,在信都郡的西边,苏定方率领数千乡兵又打败了起义军杨公卿的军队,追击了敌军二十多里,斩杀俘虏了很多的敌军。从此,起义军再也不敢靠近苏定方的边境。

第3次作战:619年九月,苏定方率领数千乡兵跟随窦建德、高雅贤,打败了唐朝大将李神通,攻克了相州(河南安阳),斩杀了刺史吕珉。十一月,又攻克了黎阳(河南壁鹤),俘虏了唐朝大将李勣、李神通和李渊的妹妹同安长公主。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12)

第4次作战:620年九月,苏定方率部跟随窦建德、高雅贤进攻幽州的罗艺,窦建德几次交战均告失利,被罗艺斩杀了一千二百余人。后来罗艺进攻窦建德,窦建德在营地前排好了阵势,顺着战壕冲出,打败了罗艺。

第5次作战:窦建德失败后,苏定方率部跟随高雅贤参加了刘黑闼的起义军。621年九月,在饶阳城南(河北衡水),苏定方率部跟随刘黑闼、高雅贤抵御唐将李神通、罗艺的联军。唐军兵多,列阵十多里,刘黑闼兵少,沿河堤列单排阵。李神通趁着风雪进行攻击,不久风向逆转了,刘黑闼乘势出击,大败了唐军。罗艺率军攻破了高雅贤的军队,高雅贤退军数里,刘黑闼率部乘胜出击,击败了罗艺的军队,罗艺退守藁城(河北石家庄)。刘黑闼、高雅贤率部乘胜进攻,大败罗艺的军队。此战敌军损失三分之二,俘虏了罗艺大将薛万均、薛万彻。

第6次作战:621年十二月初三,苏定方率部跟随刘黑闼、高雅贤攻克了冀州(河北衡水),杀死了总管麹棱。十二月十二日,苏定方率部跟随刘黑闼、高雅贤进攻宗城(河北邢台),唐朝大将李勣弃城逃跑,刘黑闼、高雅贤率部乘胜追击,在洺州(河南衡水永年)追上了李勣的军队,大败了李勣的军队,李勣的五千步军全部覆灭,李勣仅剩下自己一个人逃脱了。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13)

第7次作战:622年二月,李世民率军征讨刘黑闼,刘黑闼多次交战均告失利,放弃了相州(河南安阳),在列人(河北邯郸肥乡)又被唐将秦琼击败。苏定方率部跟随刘黑闼、高雅贤进攻洺水(河北邯郸曲周),李世民害怕大将王君廓防守不住洺水,派罗士信率二百士兵进入洺水,代替了王君廓防守洺水。不久,天降大雪,高雅贤、苏定方率军昼夜攻城,在城内的内应接应下,八日后,攻破了洺水城,俘虏了罗士信。

第8次作战:622年三月,李世民断绝了刘黑闼的粮道,又提前堵住了洺水上游。刘黑闼粮草用尽了,被迫出了洺州城(河北邯郸)与李世民进行决战,苏定方跟随刘黑闼、高雅贤率领步骑军2万人进攻李世民。在过河时,李世民放开堵住的洺水上游,刘黑闼的军队被河水淹死了几千人,唐军趁势杀出,大败刘黑闼的军队,刘黑闼的军队被杀死了一万多人,高雅贤战死,刘黑闼和范愿仅带一千多人逃往突厥。苏定方杀出重围,不愿归降唐朝,回乡归隐。

第9次作战:630年,苏定方被李世民启用,跟随李靖进攻东突厥。二月初八夜,苏定方率领二百名弓驽骑兵作为先锋,乘着大雾隐蔽行军,纵马突袭了颉利可汗的营帐,杀死了上百人,颉利可汗与义成公主仅带几十名随从逃脱,其他的敌人全部投降。李靖大军随后赶到,打得东突厥的军队溃不成军,唐军斩杀了1万余人,俘虏了10多万人。在各路唐军的攻击下,东突厥灭亡。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14)

第10次作战:655年,苏定方与程名振率军1万人讨伐高丽。五月,苏定方率军渡过了辽水,高丽军见唐军兵少,便渡过了贵端水,前来迎战,苏定方、程名振等奋力进攻,大败了高丽军,斩杀了敌军一千多人。

第11次作战:655年,苏定方跟随程咬金率军征讨西突厥。第二年十二月,大军行到鹰娑川(新疆开都河上游),西突厥军2万骑兵前来抵御,苏海政率大军迎战。西突厥鼠尼施部2万骑兵赶来增援,关键时刻,苏定方率领五百骑兵飞驰迎击,大败了西突厥的军队,斩杀敌军一千五百余人。

第12次作战:657年,苏定方率军征讨西突厥,从金山(蒙古西部阿尔泰山)北面出兵,大破了西突厥处木昆部,其首领懒独禄率领一万多人投降。随后,苏定方率军一万人与阿史那贺鲁的十万大军展开战斗,苏定方让步兵占据制高点,手执长矛一致朝外,打败了突厥军的三次进攻,苏定方抓住时机乘乱进攻,大败了突厥军,斩杀了敌军数万人。此后苏定方率军长驱直入,在金牙山(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趁敌不备,击败了贺鲁部数万人,并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碎叶水(吉尔吉斯和哈萨克境内楚河),将余众全部俘虏。此战,唐军共俘虏了敌军40余万,西突厥灭亡。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15)

第13次作战:659年,在乌海(内蒙古乌海),苏定方率领1000唐军,以少胜多,大败了吐蕃副大相达延莽布支率领的8万吐蕃军,斩杀了达延莽布支。

第14次作战:659年冬,苏定方率领1万精锐步兵、3000骑兵,征讨西域葱岭(帕米尔高原)以西思结阙俟斤都曼率领的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国叛乱军队,苏定方一天一夜强行军三百里路,到天明时抵达了城西四十里,都曼大惊,率军仓促应战,被苏定方打得惨败而逃,逃到了马保城,苏定方又乘胜追击,将马保城四面围困,都曼无计可施,自缚出城投降。苏定方平定了西域三国的叛乱,唐朝的疆域直达咸海一带(中亚哈萨克和乌兹别克之间)。

第15次作战:660年三月,苏定方率领唐军13万、新罗军5万,水陆并进,进攻百济。苏定方从熊津江口(朝鲜半岛锦江口)东岸出兵,大败了百济军,斩杀了敌军数千人。苏定方率军乘胜前进,在百济都城泗沘城(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城下,大败了百济的倾国之兵,斩杀了敌军一万余人。七月十八日,百济王扶余泰见大势已去,开城投降,百济国至此灭亡。

隋唐英雄武力排行薛仁贵排第几(苏定方才是隋唐第一好汉)(16)

第16次作战:660年十二月,契苾何力、苏定方等人率领唐军35万,水陆并进,进攻高丽。661年七月,苏定方在坝江(朝鲜大同江)大破了高丽军,此后屡战屡胜,包围了平壤城(高丽都城)。662年二月六日,苏定方久攻平壤不下,粮草用尽,又逢大雪,便撤围退兵,班师回国了。

苏定方共参与了16次主要的作战,15胜1负。他英勇盖世,骁勇善战,力大无比,胆气超群,谋略过人,为人正直。他作为猛将能够冲锋陷阵,作为大将又能够独当一面,运筹帷幄,文武全才,经常以少胜多,以弱击强,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

苏定方一生征战数十年,前后灭亡了三个国家,生擒了三个国王,战绩赫赫,功勋卓著,使唐朝的疆域达到了巅峰,打出了华夏民族的雄风,不愧为真正的隋唐第一好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