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

潘粤明和张一山演了一部谍战剧——

《局中人》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

说它是节操姐今年最期待的谍战剧不为过。

论电视剧类型。

谍战剧,

或者如《潜伏》般紧张刺激、悬念不断,

或者如《风筝》般剖开历史,刺破人性和人心,

或者如《黎明之前》般刻画出对手的可敬和胜利的惨烈。

看热闹也好,看门道也罢,没人不爱谍战剧。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

论演员。

《余罪》的张一山 《白夜追凶》的潘粤明。

两个实力派同框飙戏,相爱相杀,大有看头。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3)

没想到,这部剧播出后,很多人没坚持完两集就弃剧了。

豆瓣开局5.5分,这个分数在谍战剧里,是垫底水平。

这部被寄予厚望的剧,真有这么难看?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4)

作为谍战剧来说,确实不好看。

我们爱看的谍战剧一般是什么样?

主角一再陷入危机,处于暴露边缘,却凭自己的智慧和手段躲过一劫又一劫。

一句话,谍战剧充满戏剧张力,重悬疑悬念。

主角陷入了什么危机,又如何化险为夷,成了我们追谍战剧的动力。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5)

《局中人》恰恰相反,无时不在消解剧集的紧张感和悬疑感

第1集,怎么看怎么像抗日神剧

一开始,是一段100来字的字幕。

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讲到1940年汪伪政权建立,

然后突然总结陈词:8年抗战,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从未屈服……

先不说“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从未屈服”是个病句,

光是从1937年到1940年继而得出长达8年的暗夜,这逻辑也不通啊。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6)

字幕放完,是两段旁白。

第二段旁白则把男主角沈放的身份解释的一清二楚——

他是我党派进军统的情报人员,又是军统派进汪伪政权的情报人员。

代号风铃,是我党埋在敌方情报系统中最深的一颗钉子。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7)

藏得多深呢?敌方找了4年都没揪出风铃。

你可能会想,这样的人,做事一定很谨慎,能力一定很强吧。

事实上,还真不是。

白天,大街上。

身为汪伪政权情报部科长的沈放为救同志,开枪连杀两名汪伪政权的特务。

之后,他又在街口连杀两名汪伪政权的特务。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8)

没错,是连杀,两个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同时死掉的那种。

这么明目张胆地杀死多个“自己人”,沈放不怕被看见被怀疑?

一连有4个特务被杀,他们的上级不调查此事?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9)

夜晚,一栋楼里。

沈放不顾计划来找自己已经暴露的上线,劝他赶紧逃走。

与此同时,大批日本人团团围住了大楼。

沈放的上线选择用自己的命保住沈放。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0)

他计划先用沈放的枪杀死绑来的一个汪伪政权的人,再用手榴弹炸死自己,炸毁这栋楼。

这样一来,沈放可以对上级说,自己发现那个主任通共,于是杀死了那个主任。

为了凸显沈放的人情味,上线拉开手榴弹后,已经退出房间的沈放大喊着向上线跑去。

没想到,只有一门之隔,上线被炸死了,沈放却毫发无伤。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1)

之后,沈放还因为此事得到了晋升。

看来,沈放真不愧是开挂命大的神枪手啊。

等等,沈放白天杀人晚上救人,跟谍战有什么关系?

别急,接下来,就是谍战戏。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2)

白天,日本司令部。

沈放借找加藤处长之机窃取情报。

加藤去开会了,他办公室的门是开着的。

沈放从厕所的窗户直接翻到了加藤的办公室里,成功窃取了情报。

光天化日之下,一个大活人在司令部翻窗户,真不会被发现?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3)

其实,这是加藤做的一个局。

他在情报上涂了荧光粉,为的就是查到谁是内鬼。

加藤不仅做了这个局,还(naocan地)把这个局详细地告诉了沈放。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4)

怎么查内鬼是谁?查每个去日本司令部的人的手套!

这里有个bug,如果偷情报的人没戴手套呢?

不巧的是,沈放偷情报时就戴了手套,并且他的手套被加藤的助理拿去检验了。

就在我们感叹反派终于有脑了的时候,加藤被天降神兵给杀死了。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5)

这就是号称埋的最深的钉子???

要么光天化日下杀人,要么光天化日下爬窗。

要么靠自己人牺牲来救,要么靠天降神兵来救。

用巧合取代逻辑,用外力帮主角脱险,这样一来,还有什么悬疑紧张感?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6)

第2集到第4集,可以命名为监狱风云

通过旁白我们知道抗日战争结束了,解放战争开始了。

军统的沈放和中统的沈林这两个相爱相杀的亲兄弟终于见面了。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7)

你以为谍战戏要好好好开始了?

依然没有。

汪伪政权倒下后,出于工作需要,沈林在狱中对沈放进行身份甄别工作。

在甄别过程中,沈林通过蛛丝马迹开始怀疑沈放就是代号风铃的共产党。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8)

什么蛛丝马迹呢?

抗日期间,沈放提供给军统的很多情报,共党那边几乎同时得到了相同的情报。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19)

抗日末期,一家以书店为伪装的共党据点被发现。

被抓的店员说,书店老板和悦来车行一个姓袁的车夫关系密切。

据喜乐门的舞女曼丽说,她的常客沈放有汽车不坐,就爱坐悦来车行一个姓蔡的车夫的黄包车。

于是,沈林开始找这两个车夫。

没想到,这两个车夫在沈林眼皮子底下死了,线索也就断了。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0)

这样的剧情在剧中比比皆是。

每次悬疑紧张感刚建立起来,立马就被无形消解了。

就在我们刚要担心沈放的处境时,他立马就被编剧用意外和巧合给救了。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1)

剧情没有逻辑感和紧张感,人物的塑造也没好到哪里去。

好的谍战剧,人人智商在线,高手过招才过瘾。

但在《局中人》里,人人智商不在线,包括带着男主光环的沈放。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2)

光天化日下当街连开几枪打死特务救同志,这是鲁莽。

不顾计划去劝上线逃跑,把自己置于死局却没想好退路,这是愚蠢。

作为潜伏最深的情报人员,偷情报时连情报上有荧光粉也没察觉,这是不专业。

如果没有意外和巧合,沈放在谍战剧里活不过三集。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3)

沈放智商不够,其他人的智商只能更低。

潜伏我党内部多年的苦菊,按说专业能力够强吧,没想到三两下就被沈放给杀了。

日军司令部的加藤处长,总不该是吃素的吧,没想到三两下就被沈林给杀了。

这样的角色,连专业素养都没有,更别提什么鲜活生动了,一个个活像工具人。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4)

你可能要说,剧不好看没事,看张一山和潘粤明飙戏总可以吧。

我看还是算了。

先说外形。

张一山身板较小,站在人高马大的同事中间,气势上自然弱一些。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5)

潘粤明胖乎乎的脸,显得过于油腻,冷峻和威严不够。

两个人站在那,怎么看都不像两个高级情报人员过招。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6)

外形不贴合,靠演技弥补总可以吧。

偏偏,潘粤明表现平平没什么惊喜之处,张一山则过犹不及、用力过猛。

《潜伏》《黎明之前》里,孙红雷和吴秀波都是表面若无其事,内心翻江倒海,

如此更显沉着冷静和处事圆润。

张一山不然。

自始至终,他演的沈放都绷着一张脸。

在他的表情里,我们只看得到凶狠和阴沉,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欠他钱一样。

潘粤明张一山局中人相爱相杀(潘粤明张一山求你们别拍注水神剧)(27)

剧情靠意外和巧合,角色智商低不专业,演员演技又没有惊艳之处。

这样的谍战剧,不看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