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是日本战乱最频繁的时期,无数不甘于平庸的大名、城主等纷纷起兵逐鹿天下,在通过无数征服与被征服的战争,涌现出了很多杰出人才,有的显赫一时,有的名垂千古,但是站在日本战国时期金字塔最顶端的,却只有六个男人,来看看这六人都是谁吧。

第一位:今川义元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1)

今川义元是今川氏亲的五子,在兄长氏辉暴毙后,借生母寿桂尼和军师太原雪斋之力夺取家督继承权。成为今川家第十一代家督。今川义元继位后,致力于改善与武田家的关系。在他的周旋下,武田家武田信虎之子武田信玄迎娶了京都公卿三条公赖之女,自己则娶了信虎长女定惠院为正室,结成强固的婚姻同盟。

但引起武田家宿敌北条家的不满,两家关系破裂,遂与上杉联合。公元1554年,在军师太原雪斋的努力下,甲斐武田氏、相模北条氏与今川氏在善德寺结成三国同盟,义元之子氏真迎娶北条氏康之女,氏康之子氏政迎娶武田信玄之女,信玄之子义信迎娶义元之女。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2)

此后,今川家势力所及远江、骏河、三河及尾张南部,所领达百万石以上,达到了今川家的全盛期。擅于弓术,时称“东海道第一弓取”。公元1560年五月,今川义元开始了上京的行动,进攻尾张织田氏。六月,在桶狭间之战受到织田信长的奇袭阵亡,年仅四十二岁。东日本最大势力今川氏一蹶不振。

第二位:武田信玄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3)

武田信玄是武田信虎嫡长子,公元1541年流放父亲到骏河国,夺取了当主家督的职位权力,成为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从公元1553年到公元1564年,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进行了五次川中岛合战。 公元1568年二月,与三河的德川家康密约平分今川领土。公元1571年,骏河全境压制,开始攻略远江三河,进入与织田信长敌对状态。

公元1572年,应与织田信长敌对的将军足利义昭之请,从甲府领起兵三万余上京,讨伐织田信长,在三方原合战中大败德川织田联军。公元1573年,殁于信浓的驹场,时年仅53岁。公元1582年,在织田和德川的进攻下,武田胜赖与武田信胜在天目山自杀,武田家灭亡。武田信玄因任甲斐守,并且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被称为“甲斐之虎”。有“战国第一名将”之称,也被誉为“战国第一兵法家”。

第三位:上杉谦信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4)

上杉谦信是越后国守护代长尾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后称长尾景虎。由于继承了关东管领“上杉”姓氏。公元1548年十二月,上杉谦信作为长尾晴景的养子继承家督和守护代职。公元1552年上杉谦信开始进军关东,翌年爆发了对武田氏的第一次川中岛合战。武田信玄在公元1555年第二次大举进兵川中岛,两雄对峙了一百五十多天。

公元1557年,武田军进逼栃尾城,第三次川中岛合战爆发,但无果。同年,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将关东管领职、系图、重宝等一起转让给了上杉谦信。公元1561年爆发了与武田氏的第四次川中岛合战。公元1572年,武田信玄突然病死于进京途中。死前曾嘱胜赖与上杉谦信修好,并以为依托。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5)

公元1577年,上杉谦信平定了越中最后的几个据点,并顺势扫平了能登除七尾城以外的所有地方。公元1578年正月,上杉谦信下达了关东征讨的总动员令。即将出阵前的三月九日,因饮酒过量而造成脑溢血死亡,年仅49岁,因其军事建树,后世又称为军神、“越后之龙”。

第四位:织田信长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6)

织田信长原本是尾张国的大名,于桶狭间合战中击破今川义元的大军而名震全国,后通过拥护室町幕府的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趁势上洛逐渐控制京都,之后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纲领,将统一全日本作为目标;先后两次打破“信长包围网”,将各个有力敌对大名逐个击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领土。

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枪的战术,实行兵农分离,鼓励自由贸易,整顿交通路线等等革新政策,开拓了日本近代化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带,使织田氏成为日本战国时代中晚期最强大的大名。使日本进入到安土桃山时代,并尊为“天下人”。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7)

织田信长于公元1568年至1582年间推翻了名义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并使从应仁之乱起持续百年以上的战国乱世步向终结。但在即将一统全日前夕,于京都本能寺之变中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谋反而自杀。但人们始终无法找到他的尸体,这使其更加富有传奇色彩。

第五位:丰臣秀吉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8)

丰臣秀吉是尾张国爱知郡中村乡贫苦农民家庭出身,本是足轻(下级步兵),后因侍奉织田信长而崛起。本能寺之变后,在织田氏诸家臣内部斗争中胜出,成为织田信长实质的接班人。公元1585年担任关白,后担任太政大臣,获赐氏姓丰臣氏,后将关白职务让与养子丰臣秀次而自称“太阁”。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多年战乱的日本一时间国泰民安。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他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鲜,再来征服中国,后再征服印度。公元1592年,丰臣秀吉出兵率兵20万跨过朝鲜海峡,在釜山、庆州一线登陆,正式拉开侵略朝鲜的序幕。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9)

战争初期,久经沙场的日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以极快的速度先后攻占朝鲜王京汉城与陪都平壤,并迅速攻占朝鲜境内大量主要城市,直趋明朝边境。但是明朝派遣辽东总兵李如松为提督,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为经略援助朝鲜后,形势急转直下,日军在平壤之战大败后后撤,丰臣秀吉求和。但是在1597年,丰臣秀吉再次派遣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调集4万兵力赴朝救援,后续不断增兵,最高至7万。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

第六位:德川家康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10)

德川家康生于名古屋附近的冈崎城,父为冈崎城主松平广忠,桶狭间合战后与织田信长结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织田军击败强敌,并与武田家不断蚕食今川家的领地。本能寺之变后在小牧·长久手之战中与丰臣秀吉对峙,后又迫于形势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战后被丰臣秀吉移封关东,虽失去长年的根据地,但得到丰臣政权下外样大名中最大的领地。担任五大老的笔头。

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合战中率领东军战胜西军,确定了霸权。公元1603年受封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开创幕府。公元1614年至公元1615年经大坂夏、冬之阵灭丰臣氏,江户幕府统治体制从此坚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后,日本进入暂时的和平。死后被日本朝廷赐封“东照大权现”,成为江户幕府之神,在日本东照宫中供奉,被后人称为“东照神君”。

日本战国智将一览表(盘点日本战国时期的六大雄主)(11)

日本战国时期,说真的还出了不少人物,尤其以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为最,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日本国内;但是却没有自知之明,丰臣秀吉一统日本后,率举国之兵妄图开疆拓土,却忽略了自身的实力,结果被明朝狠揍两次,落败而归,自己也心力交瘁病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