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35度,冷库内零下18度,锅炉旁50多度大暑时节,烈日当空、酷热难耐,为了逐梦工业强市,在阜阳市各地,大量产业工人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经受着冰与火的考验,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焦炉工人的辛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焦炉工人的辛苦(冰火两重天工人很辛苦)

焦炉工人的辛苦

室外35度,冷库内零下18度,锅炉旁50多度。大暑时节,烈日当空、酷热难耐,为了逐梦工业强市,在阜阳市各地,大量产业工人坚守在各自岗位上,经受着冰与火的考验。

冷库搬运工:进门一层冰,出门一层汗

7月24日上午10时,颍东区经开区户外温度已达到了35度。在安徽鑫松亚食品有限公司的一间冷库内,40岁的杨军正穿着军大衣、戴着棉帽,和同事们一起装卸货品。彼时,冷库内的温度是零下18度。

这是冷库搬运工杨军的普通一天。“我已经从事这项工作四年了,春夏秋冬,早就习惯了。”杨军说,其实,他每天真正在冷库工作的时间并不太长,“一般一次单子来了,二三十分钟就能装卸完毕,然后就可以到冷库外的休息区休息,那里的温度基本保持在10度左右。”

虽然每次只在冷库内工作半个小时,但杨军都是全副武装。“大衣、棉鞋、帽子、耳暖、口罩,一样不能少。”杨军说,在零下18度的冷库里工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冻伤。

每到酷暑时节,杨军还需要注意更多的细节。“尤其是下午,来上班时,路面温度都能达到三四十度,这时候不能一到单位就进冷库,要在过渡区休息一个小时左右,然后慢慢进入冷库,工作几分钟还要出来一会,然后再进去。”杨军说,同样,在冷库工作一段时间后,也不能立刻走到户外,也要过渡一段时间。

在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中,杨军坚守着、快乐着。“看着企业发展越来越好,想着自己装卸的货物发往全市各地、被端上人们的餐桌,成就感便涌上心头。”杨军说。

锅炉精炼工:既要有技术,又要耐高温

冷库“酷冷”难耐,锅炉旁炙热烤人。

7月23日,记者走进位于界首高新区的安徽枫慧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铸轧车间炉前工段,虽然有几台大风扇不停地运转,车间内依然热浪灼人,令人喘不过气来,汗水很快浸湿了衣服,

熔炼工曾建伟正在熟练地为熔炼炉加料。自2013年从河南省长葛市来到界首,他就一直坚守精炼工的岗位。“炉内温度高达800度,我的工作就是为锅炉填料、抄炉灰。”曾建伟说,干这个活不仅需要熟练的技术、强烈的责任心,更需要能够忍耐高温的炙烤。

高温炼铝的熔炼炉,炉口温度高达300多度,熔炼炉周围温度常年在50度以上。“每次工作都要穿特制的阻燃服装并戴上安全帽。”曾建伟说,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盛夏的户外穿上这套服装也会大汗淋漓,更别说在锅炉旁干活了。好在现在炼铝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不需要时刻守在炉座前,但看火、加料、测温、取样等工作,还必须站在离炉子很近的地方。

令曾建伟欣慰的是,公司一直关心车间工人,每年高温期间都准备茶水、西瓜、绿豆汤、冰棒、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不远处还装了几个水冷式空调。曾建伟表示:“公司努力为我们创造舒适的工作条件,作为精炼工,我们更应该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生产出更多优质的产品,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刘阿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