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文生完孩子后的肚子妊娠纹(王子文的妊娠纹)(1)

王子文生完孩子后的肚子妊娠纹(王子文的妊娠纹)(2)

王子文是演艺圈的“话题女王”,她确实挺先锋的。很多爱情、婚姻、生育的话题,都能在她身上打开一种新思路、新视角。

比如最近热议的,四川承认非婚生子。纯粹从政策上看,这是一种借鉴欧洲国家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普遍做法,也不必太过讶异。民间的解读五花八门,脑洞大开,在不同活法的人面前,它有不同的作用,有黑白灰彩。

拉长一生去看,对于女人而言,生不生孩子,怎么生孩子,都是一种个人选择和生活自洽,最终会动态合理化。你看,王子文就大方承认自己未婚有个孩子,孩子还挺大了。说明,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另外,在最近的热播剧——专注讲述女性面对生育的困难和挑战的《今生也是第一次》里,王子文饰演的路远方有一段非常“炸裂”的表演和表达,无论是对于情节的推进,还是对于现实问题的反映来说,都有持续延伸讨论的意义。

为了保住自己的项目,路远方在镜头前直播澄清绯闻,面对“不像是刚生完孩子的母亲”的质疑,她主动选择卸妆、露出妊娠纹,表达真实的自己。

她说,“真实,没有丑不丑的”,她指着自己的妊娠纹,感慨说这是儿子留给她的勋章。

很巧合的人,在另一部热播剧黄渤和梅婷主演的《打开生活的正确方式》里,梅婷饰演付心童,这个中年女人精神抑郁,也辛酸地向老公边亮展示自己的妊娠纹和剖腹产刀疤。

妊娠纹,突然成了某种“图腾”。

王子文生完孩子后的肚子妊娠纹(王子文的妊娠纹)(3)

比较高兴的是,这个年代,在承认甚至有意暴露真实,显得更加理性、清醒。生育越来越理性了,生育焦虑是因为女性经过这么多年的“被教育”,变成了“人间清醒”。

原来被上一辈模糊过去、掩盖过去、或者用“幸福和值得”交换过去的那种事实和痛苦,被摆在台面上讨论。妊娠纹只是最最轻的痛和伤,但它足够醒目,足够漫长。

以前生孩子,都不会想太多,觉得是个很自然的过程,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有了孩子,生活仿佛能自动生出一个宽容的维度,然后让自己的生活撑大、合理化。生活是动态的、自我是会接纳所有存在和发生的。

但痛苦即真实,承认痛苦,比太肯定幸福,某种程度上,更具有进步性。 14人划线 韩裔德国社会学家韩炳哲形容的“倦怠社会”里的“肯定性暴力”,以及“妥协社会”里强调的这是个点赞的社会、过度肯定的社会,就是这个含义。

韩炳哲说的妥协社会将痛苦医学化、私人化。这一次,这部电视剧把私人的“妊娠纹”,拿到大庭广众下探讨,其实就突破了妥协社会的框架,是有积极意义的。此前,没人在意,包括女人自己都不在意。但现在,男女都要工作,都要自我成长和发展,都是父母的最爱。女人生育要牺牲很多时间、很多机会,要承受很多不确定性和代价。这是社会事实。

不过吧,作为不少过来人的视角,女性想生的时候就生,不想生就不生,太过权衡利弊,就失去了生命力。孩子来了,生活也会自然而然合理化,成为自我成长里有机生长的一部分,所谓,自生自律自化。

各种问题,如果自己不当成是个问题,就不是问题。单身、结婚、离婚、生育,只是一个事实,而不是一个问题,自己觉得好就好,真实就好。勇敢地面对真实,解决自己的大小问题,就是自己对于社会的贡献。

对啊,生活是动态的,生活那么宽广,要选择各种可能性,体验人之为人的特殊性。ChatGPT被如此热议,人工智能能取代人的方面越来越多,它越来越能学习,比我们更理性。我们人类呢,还有一种守护真实、高感性、超越升华的能力,越是在矛盾和困扰中,就越有生命力。

自己选的就自己担,也是一个经历和考验。人生么,不用夸大痛苦,也不用小看自己或被别人小看。

网络上散播着各种各样的生育焦虑,连西安大唐不夜城里的不倒翁小姐姐都得回应生娃后变憔悴,声明希望不要贩卖婚姻和生育焦虑。

痛苦和代价被摆在台面上,人们应有所准备,在社会和家庭中呼吁比较好的支持和共识。庄子曰,美成在久,做好准备的人们,才会减少焦虑。

王子文生完孩子后的肚子妊娠纹(王子文的妊娠纹)(4)

王子文生完孩子后的肚子妊娠纹(王子文的妊娠纹)(5)

妊娠纹带给我的思考,有一点比较担忧的是,女人为了搞事业,选择暴露真实,付出了新的代价,也抛出了新的发展命题。这是一个过渡追求积极心理学的时代,疤痕都要变成勋章,追求自我价值的更多肯定。

我们缺乏的始终是个安顿自己的独立人格。 8人划线 如果你从小破碎感就很强烈,那你就会找各种机会缝缝补补,缺爱啊,缺安全感啊,这些都会遗留给自己的后代;如果你从小就有很强的自我认知,完整性很强,那你就会知行合一,遇到什么都能真实面对。

韩炳哲说,新自由主义的思想极具复原力,它从创伤经验中为绩效升级制造催化剂,甚至出现了“后创伤性增长”,觉得人们经历过一些劫难和创伤之后,心灵仿佛有了力量训练,能承受得了更多。

王子文饰演的路远方这个角色,是一个生完孩子,就会把孩子18岁都规划得明明白白的人。扛得住生活所有的意外,端得起所有老天给的饭和考验。

折射到现实社会,是不是,女人都要变得更好,更强,更能承受?但这样,真的好吗?

“王子文”的妊娠纹,这种直面自己处境的真实感觉,我个人是持大部分肯定的。你自己在什么阶段,就做好什么心理准备。

自自然然,坦坦然然,生育不是那么糟心的事情(网上有太多关于生育损伤的讨论),也不全是美好、健康、幸福的事情。我们始终要看到祸福之间的相互依赖(老子),幸福和痛苦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尼采)。

有一个真实、诚实的境界,叫“以求安其至难”(苏轼)。人生么,都是难的。靠手段、技巧、运营,往往都有天花板和硬伤,知道难度和挑战在哪里,踏踏实实地一路攻关,而不是公关攻来,自然,能够接得住难,还能安。生活是动态的、自我是会接纳所有存在和发生的。

王子文生完孩子后的肚子妊娠纹(王子文的妊娠纹)(6)

王子文生完孩子后的肚子妊娠纹(王子文的妊娠纹)(7)

前些时间,网络上有人说刘亦菲不懂身材管理,《去有风的地方》没有滤镜,她没有少女感,脸上有清晰的斑点,还有黑眼圈,“溜肩,腿粗,肩膀圆,演技全靠一张脸……”

但这完全不妨碍她的气质和真实。她说过,做个真诚的人好幸福。

去年因在宝格丽活动等现场和广告中的松弛状态,而被社会舆论大赞她状态的舒淇,最近也大方地被老公晒出满头白发的合影,在蓬松卷发中显得纷乱。倒是内地的港风,现在渗透了半个演艺圈,各个都是精致的港式大浓妆和穿搭。

显然,舒淇又到了另一个境界,切换自如,自己的生活是轻松自在的,工作状态是风格化的。去年,舒淇几乎凭一己之力让松弛感这个词火了。

现在,松弛感,可能要进入第二个版本了,就是切换自如,勇敢明确地自知,并且表达自己的状态。先平静下来,松弛下来,什么样的场合,都先把别人和自己眼中的“我”放下;然后内心多一重仪式感和敬畏感;然后又回到自然而然的状态。她想结婚的时候就结婚了,她没生孩子,按照她过往而言,自己原生家庭的破碎感应该很强,但她活出了一种松弛、自洽、完整的感觉。

妊娠纹似乎是不可逆的,有太多的定论似乎已经下了。其实人生应该在各种角色,各种状态下切换自如。你看,舒淇的白发是可逆的!她在舞台上在公众场合依然马上会是闪闪发光。这就是她已经浑然一体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其实人应该有自己的追求,辽阔而美好,圆融而无碍,平静平和。

前几天,跟朋友录制节目,谈到为什么古代的士人就是有很多办法疗愈自己、过得自然高级。我说因为那时候的士人在生活方式上,就是普遍地、大面积地比较精神富足。有各个方面的艺术、哲学滋润滋养自己,有各种方子疗愈自己,有各种方法发展自己,都是自然而然,而不是搜索枯肠才能发现,那感觉就是松弛自如。我们现在都要靠ChatGPT这种人工智能辅助的创造,古代人能够倒背如流一整部《汉书》。

我最近在读李录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他指出,唐宋的出现,特别是宋代,就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只是在科学一路上中断了。很多人都是复合型人才,比如说沈括,他不仅是政治家、诗人,而且还是工程师、发明家、实践家等等,他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就是发现地球偏角,发明了历史上最先进的指南针,为后来的大航海时代提供了最精确的指南。他把100多平方公里的沼泽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他还预测了石油在未来经济中的地位,担任过国家天文台台长……

其实宋代士大夫,还都是营造大师、建筑设计大师。《哲匠录》《中国古代造园家》宋朝文人建筑师,有39位。苏轼、韩琦、蔡襄、司马光、苏舜钦、宋徽宗、张择端、沈括等等都是,它们创造了文人写意园。

唐宋时代让中国比中世纪的欧洲的文艺复兴早了五六百年,只是后来南宋之后又进入飘零状态,无法让科技成为一股独立的力量发展起来。只有到了近代,比如民国时期,很多大师们才再度涌现。

所以,真正的松弛,就是有自然底蕴,而不是强装、强加的很多特性、人设。是无心无意间流露出来的东西,是虚极静笃。 12人划线

我们越来越理性,机器也越来越高级理性,我们始终比不上机器的理性。我们的生命力,在哪里呢?值得我们深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