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后极部有裂痕(白纸般的视网膜上再剥下一层)(1)

手术现场。图由医院提供

武汉晚报讯 (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胡弘)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 增殖膜剥除 眼内光凝 注气术,听起来很复杂、难度又高的手术,医生动用“黑科技”,不到50分钟就解决了问题。日前,因糖尿病导致眼睛玻璃体积血的刘先生,成为湖北首个“吃螃蟹者”,术后视力从接近0,恢复到0.8。

刘先生43岁,从事设计行业。他患有糖尿病多年,又长期用眼过度,一年前右眼视力下降明显并有视物变形,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诊断为“右眼Ⅱ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杜磊副教授为他做手术治疗,术后视力恢复到矫正视力0.8。

去年10月,刘先生左眼再“中招”,视力下降明显。当时他身在外地执行任务,在当地治疗效果不理想,2月18日回汉后,刘先生第一时间求助杜磊副教授。

他被确诊为左眼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玻璃体积血并伴有黄斑水肿。专家们决定采用先进的25G微创玻切手术“黑科技”——每分钟1万次的超高切速斜面万能玻切头为他做手术。

刘先生的眼球上弥漫着一层致密的增殖膜,导致视物不清,手术需在仅有一张白纸厚度的柔软透明视网膜上,剥离出粘连极其紧密的增殖膜,全程犹如在针尖上跳舞。在“黑科技”助阵下,医生成功实施“左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 增殖膜剥除 眼内光凝 注气术”,不到50分钟,就将左眼的玻璃体积血及增殖膜完全清除。3月20日复查显示,刘先生的视力恢复到0.8。

刘先生是湖北首个玻切微创治疗“提速”体验者。杜磊介绍,与常规眼底手术最高切速仅为每分钟5000~7500次相比,此次手术切割速率达到每分钟1万次,不仅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还明显减少了对眼睛“底片”——视网膜的牵拉,有效缓解术中病人的紧张情绪。

来源: 武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