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1)

有人说,城市是一本书,

打开她,可以寻找到这片土地的脉络。

/

张家港,

时光为她镌刻下怎样的一段印记?

60年,这座年轻的城市,

书写了一段嬗变的传奇。

60年,奋发拼搏的张家港人,

浇灌着这座文明之城华彩绽放。

今年是张家港建县(市)60周年,

"城市记忆"将带你坐上时光机,

一起重温张家港这60年。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2)

沙洲路步行街

作为全国县级市第一条步行街,

她不但印证着张家港的蓬勃发展,

更是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3)

原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朱桂明是步行街规划、建设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是当年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4)

1978年,杨舍农历二月十九大寨路(现步行街)物资交流会。

在30年前,

她还只是一条被叫做大寨路的

非主要商业街道,

砂石路面狭窄破损,空中线网交织,

沿街房屋新旧不一。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5)

1991年时的沙洲路立体声电影院

1991年,全国各地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热潮,当时张家港市还“默默无闻”。怎么才能展现良好形象?我市通过对山东威海、广东珠海等新兴城市进行考察学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6)

2000年10月步行街面貌

说干就干,市里先后请来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专业团队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其中将沙洲中路改造成步行街的计划也提上了日程。1991年7月,沙洲中路就开始了第一轮改造,粉刷建筑物外立面。1992年10月,实施步行街第二轮改造。9米宽的道路拓展到了24米,附近与商业功能不符的单位全部搬迁,形成了全国县级市第一条步行街。1995年,实施步行街第三轮改造,新建楼房,电缆、电线全部入地。1997年,实施步行街第四轮改造,步行街建设与配套设施一步到位。路面铺上大理石,埋设污水管道,设置照明绿化,步行街初具雏形。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7)

如今的步行街不仅商业繁荣、环境优美,还是展现“张家港精神”核心内涵的缩影。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8)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9)

在严格管理下,步行街上禁止车辆行驶,并制定了街区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卫生的要求近乎苛刻,道路十分整洁,没有一点垃圾。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10)

漫步步行街,

文明之风扑面而来。

春城夜市风情街(圈住了港城的繁华)(11)

来源:遇见张家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