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是唐宋八大家的人物吗(中唐田园派大诗人韦应物)(1)

中唐大诗人韦应物是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扬名于世的,无论“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幽深,还是“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的感伤;无论“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的深情,还是“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的空濛,抑或“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的静谧,都在告诉我们,它们的作者是怎样一个淡泊而宁静的诗国才子。

然而,令人跌碎眼镜的是,韦应物老先生年轻时竟然像《除三害》中的周处一样是一个“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的浪子。

韦应物是唐宋八大家的人物吗(中唐田园派大诗人韦应物)(2)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东晋时代最风光的是王家和谢家,唐朝时期最叫人羡慕嫉妒恨的则是韦家

和杜家,所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是也,而韦应物正是出身长安城南韦氏家族的贵族子弟。

韦应物是唐宋八大家的人物吗(中唐田园派大诗人韦应物)(3)

近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中经常出现千牛卫这样一个颇为神秘的名称,实际上,所谓千牛卫就是保卫皇宫安全的侍卫军,分为左右两营,乃大唐皇宫十六卫中最重要的两卫。韦应物的第一个官职就是右千牛卫的执戟郎,当时他年仅十四岁,这个职位正是为他这样血气方刚的贵族少年设置的。第二年,韦应物因为勇气可嘉升格为三卫郎,真正成了玄宗皇帝的贴身侍卫。玄宗皇帝对韦应物非常欣赏,特意安排他在做皇宫侍卫的同时进入太学读书求学,希望他将来成为文武兼备的国家栋梁,为大唐的繁荣富强作出重大贡献。

令人遗憾的是,少不更事的韦应物辜负了唐玄宗的殷切期望。

汉乐府中有一首名诗叫《羽林郎》,给大家描绘了一个倚仗主人权势,调戏良家女子的恶奴形象,而韦应物当年担任三卫郎时的所作所为和《羽林郎》中的霍家恶奴冯子都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不同的只是冯子都是恶奴,而他则是恶少。各位如若不信,请看他自己后来在诗中写下的“呈堂证供”——“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用现在的话说,他仗着自己皇帝贴身侍卫的特殊身份,打架斗殴,窝藏罪犯,聚众赌博,调戏妇女,没有不敢做的坏事,可是,没有人敢来管他,因为他“立在白玉墀(白玉墀者,皇宫中之台阶也)”,是皇上眼中的红人。

韦应物是唐宋八大家的人物吗(中唐田园派大诗人韦应物)(4)

公元755年,韦应物十八岁时,“安史之乱”爆发,这场反叛彻底打乱了韦应物纨绔公子哥儿的生活,却也成就了一个全新而正能量的韦应物。

安禄山发动叛乱的第一年,远离战场的唐都长安并没有受到山崩海啸般的猛烈冲击,皇室臣民们的生活依然在井井有条、有条不紊地进行,所以到了适婚年龄的韦应物就先向皇帝请假,然后按照之前的安排回临潼老家忙碌自己的终身大事。

韦应物的夫人姓元名苹,也出身于当时的高门望族,正当二人沉浸在新婚燕尔、耳鬓厮磨的人生乐事中时,叛军的铁蹄渡过黄河,冲破潼关,以风驰电掣之势向长安城袭来。得知紧急军情的唐玄宗悄悄地带着亲随护卫西行南下奔往巴蜀避难,把偌大的长安城和满城的百姓都抛在了身后。韦应物虽然是皇帝的贴身侍卫,却因为正在休婚假而错过了跟随皇帝避难蜀地的机会,从而失去了三卫郎的官职,成了一个没有编制、没有收入、没有技能的“三无人员”。

韦应物是唐宋八大家的人物吗(中唐田园派大诗人韦应物)(5)

韦应物是一个有血性有自尊的男子汉,他不肯沦为靠父祖基业过活的啃老族。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洗心革面,痛改前非,清心寡欲,发愤读书,为了实现学而优则仕的梦想努力不息,奋斗不止。苍天不负有心人,几年之后,浪子回头的韦应物终于凭借自己的学识科举及第中了进士,于是,历史上多了一个爱民如子、“邑有流亡愧俸钱”的清官,也多了一个“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的田园诗人。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忆江南,历史学者。原名张恒涛。出版历史作品有《历史开卷有疑》、《历史的伤口》、《历史江湖》、《并非“史”无对证》等书。代表作《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1、2、3部畅销不断,第四部即将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