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转自丁香园-霜冷长河!

这是我的一位老师曾经主管的一个病人,系真人真事。(该病人曾多次就诊于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心内科)

曼陀罗花放在室内还是室外(家里养的曼陀罗花导致心律失常)(1)

因为已经是几年以前的事情了,我没有办法在这里呈现完整的病例。现在只能以回忆的方式去还原当时的基本概况。(下面这段概述,我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面曾经写到过,当时是从病史问诊的角度去写的,那篇文章并没有太多的人关注,后来又觉得这个病倒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我想单独对它进行一个阐述)

那个病人的主要问题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在临床上也不少见。可是在这个病人身上却显得比较特殊。因为他只要一住院,稍加治疗,心律失常就好了。之后,无论怎么复查心电图都是这样的结果。这说明完全好了,无疑。可是,患者回家过了一段时间,旧病又犯了,没有办法只得再次入院,治疗了没有几天,又好了。这样大概反复了三四次的样子。后来,老师就觉得其中肯定有什么问题是自己忽略掉了。从发病的整体情况来看,总是回家过段时间发病,而到医院稍加治疗就可以治好。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家里。老师就顺着这条线索去追问那个患者的病史。最后,老师问他说,你家里的环境怎么样,有没有养什么东西?那患者说他家里养了几盆曼陀罗花。问题的根源就在这曼陀罗花这里。曼陀罗花在很多医书上面都有记载。《履巉岩本草》里面写道“治寒湿脚面上破生疮,晒干为末,用少许贴患处。”《纲目》里面写道“主治诸风及寒湿脚气,煎汤洗之。又主惊痫及脱肛,并入麻药。”《生草药性备要》里面写道“少服止痛,通关利窍,去头风。”《本草述录》里面写道“主惊痫,阳厥气逆,多怒而狂。”《本草便读》里面写道“止疮疡疼痛,宣痹着寒哮。”《内蒙古中草药》里面写道“定喘,止咳,祛风,止痛。主治关节痛,哮喘,咳嗽,胃肠痉挛,神经性偏头痛,蛇咬伤,跌打损伤。”《全国中草药汇编》里面写道“麻醉镇痛,平喘止咳。主治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支气管炎,胃痛,牙痛,风湿痛,损伤疼痛,手术麻醉。”......就是这样一种医书上面大书特书的花,它怎么可能是疾病的根源呢?不错,就是曼陀罗花导致那个病人的心律失常。其实,曼陀罗花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在古书上面就已经有记载,只是我们平常没有去关注而已。事实上,后来患者移除了家里的几盆曼陀罗花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心律失常的问题。

那么,曼陀罗花到底是怎么导致心律失常的?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特意去查询了有关它的一些资料。

曼陀罗全草有毒,它的主要有毒成分为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等生物碱,它们都是一种毒蕈碱阻滞剂,竞争毒蕈碱受体,打断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作用。阿托品有刺激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半衰期为2.5h;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与阿品托一样是一种颠茄碱,能阻断M胆碱受体,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中枢作用以抑制为主,能抑制腺体分泌,对大脑有镇静催眠作用,半衰期为8h。莨菪碱在外围和中枢的作用更强。它被用作胆碱酯酶的解毒剂和类胆碱能附加体,半衰期为3.5h。生物碱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阻断乙酰胆碱反应,中毒后呈现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状态,可刺激大脑细胞发生强烈的骚动,刺激脊髓神经反射系统,发生抽搐和痉挛。

临床实践证明,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用于治疗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危象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用大量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达100%;用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1.03mg/kg次剂量,10~15min静注1次,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功能衰竭,获得良好的效果;用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等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83.3%。

其实写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问题根源在哪里了。就是生物碱。那么大家比较好奇的是,家里养曼陀罗花,这些生物碱到底是怎么进入人体内部并引起中毒的呢?带头这些疑问,我进一步查询了资料。曼陀罗花是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应该对室内空气是有好的影响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家中种植曼陀罗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曼陀罗花对家中环境的影响可以说是不太好的,虽然它很美丽妖娆,也可以净化空气,但是,曼陀罗是有毒植物,而且是剧毒植物,还可致癌,而且曼陀罗花香有致幻的效果,我国三国时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罗。所以,种植在室内不合适。即使是种植在室外也要注意,以防人们误食中毒。

曼陀罗花放在室内还是室外(家里养的曼陀罗花导致心律失常)(2)

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一般人并不会在室内种植曼陀罗花的。

但是,究竟这些生物碱是怎么进入人体内部并引起中毒的?我查询了曼陀罗花里面几种生活碱的理化性质,发现它们常温常压下也并不具有挥发性,这里说的是纯粹的生物碱。我接着查询了从曼陀罗花里面提取生物碱的工艺流程,发现曼陀罗花里面的生物碱其实是以生物碱盐的形式存在的,并不是游离的生物碱。那么,有没有可能,这些生物碱盐可以以气体的形式直接挥发到空气中呢?我没有查询到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所以,也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