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百姓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极为艰难,曹操虽然出生在宦官世家,但要在乱世中崭露头角,逐鹿中原乃至位极人臣,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是相当不容易实现的。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烟云,其人亦实为凤毛麟角。在历史上,由于演义和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各种历史原因,使他以“白脸”的身份为世人津津乐道。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无疑使两千年前的曹操形象更加立体地耸立在我们面前。

然而,这无疑使曹操显得更加复杂、更加立体。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从曹操一生几个阶段来简单说说其政治抱负、平生志向及性格特征。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1)

陈留起兵:放弃15年公务员的铁饭碗,返乡创业当老板。

35岁的曹操为什么要放弃铁饭碗,立志回到家乡创业?他都经历了什么?先来看看早年曹操的主要经历:19岁(熹平三年,174年)被举为孝廉,即到京都洛阳上班,此后便开始了公务员生涯;23岁时因堂妹夫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遂被免官后回家闲居;两年之后,他又被朝廷征召并任命为议郎。这一时期,他满腔热血多次上书进谏,虽然偶有成效,但他知道朝政已经无法匡正,而且他为窦武等人申冤而常常被奸邪陷害——他无不感慨,忠良之士却没有用武之地!到二十九岁的时候,黄巾起义爆发,他被任命骑都尉,参与并大破黄巾军。这段时间是大汉日益腐败、政治极度黑暗的时期,甚至买官卖官也极为普遍。但曹操不肯迎合权贵,便托病回家过着隐居的生活,春夏读书,秋冬狩猎,好不快活!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2)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3)

因他破黄巾有功,又值天下大乱之际,因此许多当地仁人志士也想拉拢曹操,却被他一一拒绝。一直到34岁,他才被朝廷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可好景不长,一年后,汉灵帝驾崩,刘辩登基、何太后垂帘听政,大将军何进不但错失诛灭十常侍的良机,还不听曹操、陈琳的劝谏,召董卓进京,以期使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没想到,董尚未进京,何却被害。众所周知,请董卓进京就是引狼入室。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献帝,自称太师,倒行逆施,专擅朝政……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孟德献刀”,刺杀董卓不成,曹操逃回陈留后散尽家财,聚合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他在《述志令》中写道: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后徵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在35岁以前,可以说曹操是个刚直不阿、忠心报国,还是个不愿为半斗米折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热血硬汉。与此同时,他也没有什么宏大的理想,只要多为国家和人民做些实事,待到退休或死后不留遗憾就够了。然而现实不允许他这样做。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4)

一统北方:17年血雨腥风,江山踏遍人未老。

就像曹操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之后以汉朝大将军之名,开启了征讨四方割据政权的军旅生涯,对内先后平定黄巾,讨董卓、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对外降服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中原。曹操对中国北方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实施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政策,在恢复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曹老板的忧国忧民情怀:“……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灾难的根源,目睹兵连祸结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真实场景,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愤懑和对人民的同情。“……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在看到这些惨状之后,他悲痛欲绝,挥笔写下的这首《薤露行》,描写了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被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5)

曹老板的鸿鹄壮志之心:“……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曹操51岁亲征高干时写下了这首《苦寒行》,我们可以看到行军之艰难,也能看到他对排除万难、胜利的决心,以及对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强烈愿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最可贵的价值,开辟了一个真正的诗歌的新时代。

曹老板周公吐哺胸襟:曹操北征乌桓凯旋途中登上碣石山,发出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阔胸襟。这次胜利为他次年挥师南下,定刘表,讨伐江东省去了无后顾之忧。再有赤壁之战前写的“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横槊赋诗,大气磅礴,直抒胸臆。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6)

曹操历时17年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当然,他也从一个刚直、不愿阿谀奉承的人转变成一个高情商、游刃有余的政治人物。不管是曹老板赤足见许攸、在袁绍墓前以悼本初言志,还是与刘备煮酒共论天下英雄或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从初平二年至建安十三年,曹操先后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各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也为后来曹魏篡汉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他身份的转变,其多重性格与复杂形象也日益显现出来。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7)

壮士暮年:12年终成三足鼎立,死后愿为文王。

208年6月,53岁的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丞相,次月南征荆州刘表;刘琮举荆州之众投降,大破刘备后进占江陵,乘势欲想一举鲸吞江东。孙、刘联盟火烧赤壁,曹军大败,北归。56岁率军大败关中联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逐马超、破韩遂,横扫羌、氐,平定凉州。62岁再次南征,在濡须口击败孙权;219年正月,其族敌夏侯渊于定军山,被刘备麾下老将黄忠刀劈身亡,64岁的曹操率大军来夺汉中,曹刘对峙数月,曹大败,遂放弃汉中。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8)

58岁时,被册封为魏公,61岁时为魏王,邑三万户,权势达到极点,曹操名义虽非天子,但实际已经有天子之实。襄樊会战结束,曹操因孙权擒杀关羽,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对曹操称臣,并劝其取代汉朝为大魏皇帝。曹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群臣乘机劝进,操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有没有称帝的雄心壮志,在《述志令》中说得一清二楚:

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今上还阳夏、柘、苦三县户二万,但食武平万户,且以分损谤议,少减孤之责也。

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去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同年十月,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改汉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就昔日周朝的文、武而言,也就有了后来人们调侃所说的“儿子反成了老子”的说法。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9)

曹老板晚年复杂而鲜明的形象更加突出。他是自私、残暴、奸诈和多疑的,如为了铲除异己而杀献帝的子嗣,还将自己3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从而彻底断了献帝与人合谋扳倒他的企图;又如计诱马腾进京斩之,处决杨修,误杀吕伯奢一家等等;“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这便是他不选择退出政治舞台的原因了。但是他又是传统而深明大义的,如他几经纠结的立嗣问题,最终还是没有效仿袁绍、刘表废长立幼,而是选择了遵循(卞氏所生)长子接班的传统;他还是深情的体贴的好领导,他唯才是举,不拘一格,让多少文武自愿为他肝脑涂地,任天下之志以平天下;他有时更是好色的多情的滑稽的……

在历史故事中曹操是怎样一个人(真实的曹操究竟是什么样)(10)

著名演员鲍国安老师当年扮演曹操时,在专家专业授课,查阅相关史实资料以及深入揣摩角色后,在饰演曹操心得的总结和论述的学术论文里这样写道:饰演曹操这一角色的核心化为“一纲一首要”,就是“忠于原著是纲,把握、研究、剖析和体味人物的性格是首要。”此后,他成功地演绎了曹操这一经典角色。

欢迎交流,学习,讨论,记得关注哦~

七夕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原来真实的七夕节却是这样的 “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历时36年,在绝壁上凿出9.4公里生命渠 纪录片《中国》|假如,来一场跨时空的旷世围炉对话会怎样闹元宵!你所不知道的元宵佳节!在趣味中了解与品味中国文化 中篇小说《无氏马》(大结局)|走过青春,我们还得继续走向未来

文/狂书流云

n 写于2021年8月n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