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邓翔沣)7月21日,由四川日报全媒体重磅推出的“后浪们,高校招办主任‘拍了拍’你!”2020高校招生咨询大直播活动第五场直播进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成信大”)招生办公室主任张彤作客直播间,为广大考生和家长讲解学校招生政策、优势专业,并回答网友提问。

三分之一毕业生进入IT行业

作为一所老牌的省属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传统的气象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技术类专业群,覆盖了从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备与装备、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全部电子产业链的专业。

据张彤介绍,该校在国内高校率先引入由麻省理工MIT倡导的国际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最近,学校刚刚获得‘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结题验收结果’优秀奖。”张彤表示,该奖项含金量不小,除成信大之外,省内只有川大、电子科大、西南交大获得。此外,该校在教育部创新能力暨电子竞赛2017全国第47名。

“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认可是学校教育培养成果的最好体现。”张彤表示,从往年数据来看,该校毕业学生有近三分之一在信息技术类行业工作,薪酬水平高于省属本科学校的毕业生平均水平。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成都高新区软件园的各类企业中就有大量的成信大毕业生。说不定在地铁一号线上与你擦肩而过的就是该校的毕业生!”张彤说。

全国计划招生5800人

据介绍,该校今年在全国共计招生5800人。其中在四川招生量最大,有3900多人,包括国家专项、地方专项、深度贫困人才等专项计划。

“近年来,学校新增了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也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好评。”张彤表示,该校开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智能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与系统集成、区块链工程等新专业。其中,区块链工程专业是全国首个且唯一一个本科层次与区块链相关的专业。

今年的录取分数大致怎样?针对考生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张彤现场答疑说,这几年该校录取调档线稳步上升。具体来看,该校理科一本的调档线基本在一本线上15-20分左右,文科一本则基本在一本线上5-10分左右。“鉴于今年的特殊情况,我建议一本线上考生都可以把我校加入报考范围。”张彤说。

此外,该校录取按照“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录取。“对于已投档考生只要体检结论不受限,且服从专业调剂的均不会退档。”张彤表示,为避免退档掉榜,建议考生要重视填报服从专业调剂。“即使你没有被录取到自己最满意的专业,进校后认真学习,还有两次机会转专业。”张彤说。

入校后学生有两次转专业机会

为充分推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该校学生在就读期间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

转专业具体怎样实施?张彤表示,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可以提出第一次转专业申请。“考生转出不设限,但转入要考核。”张彤提醒学生,各学院会提前公布接收计划,并根据申请情况安排考核。此外,据介绍,第二次转专业机会在大二结束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业规划再次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

“若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调剂,是不是会被调剂到冷门专业?”针对网友的提问,张彤现场答疑表示,录取时肯定存在被调剂的可能,但专业是否冷门并没有绝对的判断,当时报考人数相对冷门的专业,可能过段时间就是就业形势很好的专业。“如果考生确实对被录取专业不感兴趣,进入成信大后也有两次转专业的机会,所以不必太担心。”张彤说。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拟录取人数(招办主任拍了拍你)(1)

学校名片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航空港、龙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学校拥有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和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

学校致力于为国家培养具有健康心智体魄、良好人文素质、系统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设有17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有21000余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近2600名研究生 。有1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8个,有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9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学校借鉴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中国西部高校唯一的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信息学科和大气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形成了大气科学、信息技术、管理经济三大学科群。学校现有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水平评估中,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均位列四川省省属高校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