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先生被尊为相声界具有开创性的一代宗师,被誉为“语言大师”,是新中国成立后公认的相声大师。

侯宝林最常说的两句话就是:“观众是我的衣食父母。我的一生都是观众朋友们供养的。”

侯宝林在他60年的艺术生涯中,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潜心研究并发展了相声艺术,把欢笑带给了全国的观众朋友。

一代相声宗师、“寿”字辈的大门长张寿臣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侯宝林:“宝林对相声是有贡献的。”

虽然侯宝林对相声有贡献,虽然侯宝林成了相声界的领军人物,但他依然非常谦虚,有自知之明。

侯宝林在谈到阎笑儒时是这样说的:“《卖布头》和《武坠子》,我说不过阎笑儒。”

现在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阎笑儒。

马季批斗过侯宝林吗(侯宝林为何对马季说)(1)

阎笑儒

阎笑儒(1913—1985年),天津人。原名阎鸿斌,绰号“阎麻子”,著名的相声艺人。

阎笑儒出身贫困,祖父、父亲都靠卖苦力为生,阎笑儒8、9岁的时候就开始拉小套贴补家用。

阎笑儒13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去学织布,一年后又去学做买卖。阎笑儒从小就喜欢曲艺,生活再艰难他也要省下几文钱去看戏、听相声。

1928年,阎笑儒和武魁海等人拜宋玉清为师学相声,开始了撂地演出的生涯。

1938年,阎笑儒应李寿增的邀请到唐山“跑码头”(到外地演出叫跑码头),不久就到秦皇岛跑码头。

在秦皇岛,李寿增对阎笑儒说,宋玉清没有相声门户,你如果想好好说相声,一定要拜个说相声的师父。

当时马三立、李洁尘(李伯祥的父亲)等人也在秦皇岛。阎笑儒就对马三立说要拜他为师,马三立赶紧推辞:“这可不行,你比我还大1岁呢,我收你当师弟还差不多。”

阎笑儒非常佩服马三立的艺术,所以执意要拜马三立为师。

就这样马三立收下了比自己还大一岁的阎笑儒,引、保、代师分别为李寿增、杨文华(马德禄的徒弟)、李洁尘。

马季批斗过侯宝林吗(侯宝林为何对马季说)(2)

马三立、阎笑儒

阎笑儒拜师之后就回到了天津,在连兴茶社演出。马三立的师父周德山当时在茶社“掌穴”(负责演员派场、分钱等),就让阎笑儒和尹寿山结成搭档。

尹寿山比阎笑儒大5岁,是“寿”字辈的相声艺人。阎笑儒和尹寿山本来就互相欣赏,再加上周德山的撮合,所以两个人就一直合作,基本上没有分开过。

尹寿山、阎笑儒这对搭档深受天津观众的喜爱,大家还给他们两个人各送了一个外号,叫“尹傻子”、“阎麻子”。

新中国成立后,尹寿山、阎笑儒加入了和平区相声队,每次演出两个人基本上都是攒底。

1962年的一天下午,阎笑儒提前来到剧场,他看到下面坐了一个来自北京的相声演员,这人是谁呢?

这个来自北京的相声演员就是马季。马季不是在中央广播说唱团吗?他怎么跑到天津来看相声了?

原来马季是奉命而来。

马季批斗过侯宝林吗(侯宝林为何对马季说)(3)

马季

马季(1934—2006年),祖籍天津宝坻,出生于北京。

马季小时候就喜欢相声,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经常到北京启明茶社听相声。上中学时,马季就是宣传队的骨干成员,经常到外面演出节目。

新中国成立后,马季考进了北京新华书店,当了一名营业员。爱好文艺的马季更是如鱼得水,经常代表单位参加文艺汇演。

1956年7月1日,马季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了一名职业相声演员。

团里安排了四位相声名家教马季说相声,这四位指导老师分别是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其中侯宝林为责任老师。

在四位老师的精心培养下,马季进步很快,学会了不少传统相声。

马季学的第一段传统相声就是侯宝林的《卖布头》。

侯宝林的演出任务比较多,马季是跟着录音学的。学完之后,团里让每个人报一个传统段子上台演出,马季报的就是《卖布头》。

侯宝林知道后说道:“你胆子也太大了,跟着录音学就敢上台表演?”

可节目已经报上去了,现教也来不及,侯宝林没有办法,只能让马季上台演出。

马季在台上倒没出什么差错,侯宝林才松了一口气。

后来侯宝林又从头到尾把《卖布头》过给了马季。

马季批斗过侯宝林吗(侯宝林为何对马季说)(4)

侯宝林、马季

侯宝林还对马季说:“《卖布头》和《武坠子》我说不过阎笑儒。阎笑儒和我是盟兄弟,有时间了你可以去天津向他请教。”

原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杨少奎、刘广文、阎笑儒、侯宝林、班德贵五个人在天津结拜为盟兄弟,阎笑儒排行老三,侯宝林是老四。相声晚辈有人管侯宝林喊“四叔”,就是从这里来的。

马季一直惦记着去天津跟阎笑儒学《卖布头》,可因为团里任务重,演出多,所以一直没时间专门去学习。

1962年的一个周末,马季终于抽出时间赶到了天津。他买了一张票,早早就坐到了和平区相声队演出的剧场,准备偷偷学习阎笑儒的相声。

马季到的早,阎笑儒到的也早。剧场当时也就几个观众,阎笑儒一眼就认出了马季,他冲马季招了招手:“爷们,来,上后台去!”

马季感觉非常尴尬,赶紧跑了过去:“阎先生,您好。”

阎笑儒微微一笑:“干嘛来了?”

马季回答:“听相声来了。”

阎笑儒乐了:“想听嘛?”

马季老老实实地说:“人家都说您的《卖布头》是天下第一……”

阎笑儒立刻打断了马季的话:“甭听那个话,也就是演的次数多一点而已。今儿想听?”

马季赶紧回话:“想听!”

阎笑儒是一口答应:“行,今天我给你破例,一会儿我就说这个活!”

马季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座位上,等着欣赏阎笑儒的《卖布头》。

马季批斗过侯宝林吗(侯宝林为何对马季说)(5)

侯宝林马季

令马季没想到的是,阎笑儒、尹寿山的《卖布头》竟然说了40多分钟。原来平时垫话只说一段就可以了,阎笑儒为了马季,竟然把几种不同的垫话全使了出来。

马季是既高兴又感动,他是全神贯注,把精彩的内容全都记到了脑子里。

演出结束,阎笑儒又把马季叫到了后台:“爷们,行吗?”

马季是连连点头:“阎先生,太行了!侯先生都说您唱得最好!”

阎笑儒摆了摆手:“爷们,那是宝林师弟捧我,每次使《卖布头》确实很火,不过那都是因为尹叔(尹寿山)量得出彩啊。”

多年以后,马季在自己的书中还提到阎笑儒先生特意为他说《卖布头》,他在最后是这样写的:“阎笑儒先生已经作古。厚道、无私,多么令人喜爱又可敬的一位老前辈啊!他留给我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在眼前。以后的几十年中,当我也为人之师时,之所以对徒弟传艺不存私心,倾囊相授,这是与阎先生及像阎先生一样具有高尚艺德的前辈们的熏陶、感染分不开的。为人师表要德艺双馨才行。”

(全文完,感谢阅读。码字不易,欢迎朋友们点赞、关注@兰石读书习字​、转发、留言,批评指教,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创作挑战赛#​#我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