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纪实影像生动展现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全过程,《解放海南岛战役》向观众传递解放海南岛战役展现出的斗争精神和优良作风。

作者:温庆 崔颖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文献纪录片《解放海南岛战役》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带领观众重回革命岁月,回眸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感受70载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

解放海南岛战役时间(解放海南岛战役)(1)

纪录片生动展现了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全过程,包括决策内幕、渡海兵团海训情况、四次秘密潜渡、琼崖纵队在海南的坚守和接应、渡海兵团大规模登陆等重要节点与历史细节。

生动披露史料细节

1949年底,国民党残部败退至台湾、海南岛、舟山群岛和闽浙沿海岛屿,企图利用海峡天堑,阻止人民解放军进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展开了解放海南岛战役准备。

伴随丰富的史料画面,纪录片将当年人民解放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历史故事一一呈现,立体全面地还原战争经过,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解放海南岛战役时间(解放海南岛战役)(2)

大规模的渡海作战,对人民解放军的指战员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课题。《解放海南岛战役》通过呈现种种战争与决策细节,将军事家迎接挑战、勇夺胜利过程中的军事谋略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毛泽东在繁忙的中苏外交访问期间,密切关注国内海南岛战役渡海作战情况,提醒军队一鼓作气、独立进攻,并建议渡海兵团吸取金门战役失败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帆船逆风不利于南渡作战,为了确保战争的胜利,渡海兵团积极利用天时的优势,将总攻时间放在风向将转南风的谷雨时节。

以影像方式呈现了丰富的战争细节与决策内幕,《解放海南岛战役》立体展现了彼时军事指挥家面临敌强我弱的巨大悬殊,临危不惧部署作战计划,预测战争发展形势变化的谋略与担当。

解放海南岛战役时间(解放海南岛战役)(3)

带观众“亲临”那段历史

该片摄制组足迹踏遍海南、广东、武汉、北京等地,寻访遍及海南岛全岛、雷州半岛等地近百处相关遗址、旧址,寻访到数十位年过九旬的亲历者,运用大量珍贵的战役亲历者口述资料和权威研究专家学者的解说资料,以期从中厘清海南岛战役的全过程,完整还原历史第一线。

解放海南岛战役时间(解放海南岛战役)(4)

《解放海南岛战役》在亲历者口述中寻找鲜为人知的故事,在曾经的战场遗址上重现70年前的战火硝烟。“敌人10艘兵舰在后面堵着我们,敌人的飞机在上面来回地轰炸”时任第43军第127师第379团3营副营长的王金昌在生前采访中回忆,第8、9连的勇士们以顽强的毅力、强忍饥渴,抗击敌人的立体进攻,浴血奋战两昼夜,打退国民党军30多次冲锋,最终弹尽粮绝。

从亲历者的口述中,观众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惨烈,以及革命先辈为了解放海南岛而全力以赴,甚至慷慨牺牲的勇气与决心。

亲历者口述和专家的解说带给观众的不仅是在场感,也进一步充实了关于解放海南岛战役的细节,提升和丰富观众的观看效果,吸引更多的人去了解、关注和铭记那段历史。

回顾历史,重温革命精神

纪录片中,时任第43军第127师某部副指导员尤凤翘说,开大会誓师时,“我们一个师宣誓,不怕牺牲,坚决过海去”。时任第40军第119师师长徐国夫在生前采访中称:“连扫射带投弹,我们不隐蔽,隐蔽啥,敌人飞机来了,我们部队扛着机枪,(机枪)两个脚放肩上,这样一边走一边打。”

解放海南岛战役时间(解放海南岛战役)(5)

该片不仅仅是在回顾历史,更是在重温革命精神。正是因为革命先辈的前赴后继、敢于为革命献身的精神,才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摧毁国民党军陆海空立体防御的解放战争史上的奇迹,为随后解放沿海其它岛屿的作战提供了丰富的渡海登岛作战的成功经验。

纪录片《解放海南岛战役》带领观众重走烽火路,感受红色文化。历史已经远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解放海南岛战役展现出的斗争精神和优良作风值得铭记。

编辑 | 曾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