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常见甲壳类虫害图(花椒藤椒主要病虫害防治)(1)

藤椒苗

花椒(藤椒)抗性强,在气候正常、管理优良、预防措施到位的情况下,病虫害发生率很低。但在水肥管理缺失、树体衰弱、预防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病虫害。要减少花椒(藤椒)病虫害的发生率,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管理,特别是土肥水管理,培养健壮树体,增强树体抗性;二是要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秋季椒树落叶后结合清园工作要喷洒一次波尔多液,春季花椒(藤椒)萌动后喷洒一次石就合剂。这两方面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大大降低花椒(藤椒)园的病虫害发生率。下面介绍几种花椒(藤椒)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第一节 花椒(藤椒)“蚧壳虫”

一、蚧壳虫类的主要特征

该虫主要为害花椒(藤椒)嫩芽。2月下旬,初孵若虫(昆虫学上把不完全变态的昆虫称为若虫,下同)为橘黄透明,取食后渐渐变为肉红色。4月中旬雌虫羽化结束,产卵主要部位在叶背,4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期15天左右。雌成虫产卵时其尾部形成白色棉絮物,边产卵、边向前移动形成卵束,所以我们直观看到的是白白一块,用手指一抠,即发现里面全是白色卵粒。

二、依年生活史

提出防治方法如下:

1.出蛰期(2月下旬至4月中旬)

从3月初开始,每日田间观测2~3次,当若虫大量出蛰(40%~50%出蛰)之日起开始喷药。

(1)喷“蚧壳速杀”或“蚧死净”800~1000倍液。

(2)“久效磷”1000倍液 “种衣剂”500倍液。

(3)40%氧化乐果1500倍液 等量“害立平”。(4)“水胺硫磷”1500倍液 等量“害立平”。(5)“速扑灭”1000倍液 2%洗衣粉或“多来宝”600倍液。

2.卵期(4月下的至5月中旬)

(1)“水胺硫磷”1500倍液 等量“害立平”。2)“久效磷”1000倍液 等量“害立平”。

3.若虫期:(6月下旬至10月下旬)

(1)“蚧壳速杀”或“蚧死净”800倍液。

(2)“灭扫利”2000倍液。

(3)“水胺硫磷”1500倍液 等量“害立平”。

4.越冬期(在树木休眠期内)

(1)3~5波美度石硫合剂。

(2)“威力杀灭”800倍液。

(3)“蚧死净”800倍液。

另外,在出蛰期或若虫期(3月上中旬)也可将“蚧壳速杀”“威力杀灭”等药物配成1:3的药液进行树干刻伤涂茎。用25%杀虫双水剂或40%乐果乳油注干,即在有虫株干基部打孔3~4个,注入药液2ml左右,再用黏土堵孔。


花椒常见甲壳类虫害图(花椒藤椒主要病虫害防治)(2)

花椒

第二节 花椒(藤椒)窄吉丁

该虫主要以幼虫取食韧皮部,以后逐渐蛀食形成孔,老熟后向木质部蛀化蛹孔道。若虫取食椒叶补允营养,被害树皮大量流胶,直至软化、腐烂、干

枯、龟裂,最后脱落,严重时破坏输导组织,中断树体营养、水分供应,导致椒树死亡。

生活史与习性: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枝干和木质部或皮下越冬。第二年4月上句开始活动,中下句达盛期,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化蛹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上句为成虫羽化出洞及产卵盛期,6月下句到8月上旬进入幼虫孵化盛期,幼虫期达10个月以上。以4月、6月为该虫为害严重期。

一、4月下旬至5月上旬

越冬幼虫流胶期和6月上旬的初孵幼虫钻蛀流胶期。

用钉锤、石块等锤击流胶部位,砸死幼虫。然后用小刀将流胶部位的干枯、龟裂、腐烂或面积较大的胶疤一同刮掉,刮至好皮,然后涂抹20~50倍液的氧化乐果。

二、5月中旬至6月下旬向树冠喷药

如氧化乐果、速灭杀丁、敌杀死等800-1000倍液;7天1次,连喷2~3次杀成虫。6月幼虫孵化盛期,用50~100倍液氧化乐果或久效磷等有机磷农药进行喷干,7~10天1次,连喷2~3次,杀初孵幼虫。

第三节 花椒(藤椒)蚜虫

该虫一般一年可繁殖20~30代,以卵在花椒(藤椒)树上寄生越冬,第二年3月孵化后的若蚜,在树上繁殖2-3代后,产生有翅胎生蚜,有翅蚜4月、5月间飞往棉田或其他寄生树上产生后代并为害,滞留在花椒(藤椒)上的蚜虫至6月上旬后即全部迁飞。8月又有部分翅蚜从棉田或其他寄生树上迁飞至花椒(藤椒)上第二次取食为害。

一般10月中下旬迁移蚜便产生性母,性母产生雌蚜,雌蚜与迁飞来的雄蚜交配后,在枝条皮缝、芽腋、小枝丫处或皮刺基部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如下。

一、生物防治

保护天敌,即保护和利用天敌,在5月上旬,早晨用捕虫网在麦田捕捉七星瓢虫等成虫、幼虫,回放到椒树上,瓢蚜比为1:200即可;也可在椒树上喷洒人工蜜露或蔗糖液,以引诱七星瓢虫等天敌。

二、药剂防治

(以背复式喷雾器为例说明)喷雾器装水为15kg,每桶对药如下。

灭扫利8ml;氧化乐果15ml;辉丰快克15ml;凯速达8ml。

害虫大发生时,可采用复混农药,即氧化乐果15ml 种衣剂10ml;灭扫利8ml 种衣剂8ml;久效磷15m| 敌敌畏8ml。

三、尿洗合剂

尿素:洗衣粉:水=4:1:400。

四、树干涂药法

时间为3月上中句。

距树干基部20~30cm处,刮去老皮,涂药15-20cm宽,然后用塑料纸包扎。

用药为:甲胺磷:水=1:20。


花椒常见甲壳类虫害图(花椒藤椒主要病虫害防治)(3)

花椒

第四节 花椒(藤椒)跳甲

俗称红猴子、小红牛、是椒区常见的叶部害虫。在韩城市一年发生两代,其成虫在树冠下松土内或枯枝落叶及树缝中越冬。型年4月上中句花椒(藤椒)芽绽开时、开始出土取食、4月下句至5月上句为出土盛期,出土末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句,成虫取食高峰在10-16时,夜间在叶背栖息。

其防治方法如下

一、地表喷药

用20%辛硫磷粉剂,每4kg/hm2喷洒地面,或20%杀灭菊酯乳油150倍液地面喷雾2~3次,间隔期5~7天

二、树冠喷药

2~3次,间隔期7~10天。使用农药为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5%辛硫磷1000~1500倍液;“1605”1500~2000倍液;杀螟松200倍液。

第五节 花椒(藤椒)凤蝶

一般一年发生2-3代。410月均有成虫、卵幼虫和蛹出现,成虫日间活动,幼虫为害叶片,6月下句至7月上句为又一个大发生期。

防治方法如下。

一是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二是喷氧化乐果1000倍液。

第六节 干腐病(流胶病)

花椒(藤椒)干腐病是常伴随窄吉丁虫而发生的一种严重枝干病。发病初期,病斑不明显,被害处表皮呈红褐色。随着病斑的扩大,呈湿腐状,病皮凹陷,并有流胶出现,病斑变成黑色,长椭圆形。剥开病皮可见白色菌丝体布于病变组织中,后期病斑干缩龟裂,并出现许多橘红色小点,即为分生孢子座。老病斑上常有黑色颗粒产生,为子囊壳。大型病斑可长达5~8cm。往往造成大面积树皮腐烂,使养分运输受阻,因而病枝上,叶子发黄,最后整枝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如下:

1、加强管理、增逃有机肥

增强树势、摘好防冻、防虫、防日灼、减少病菌人侵、并及时修剪、清除带病校条,以防虫促防病。

2、采用剖治法

即对发病部位用刀片等刮除病斑,深到木质部然后在伤口处涂抹50%托布津500倍液。

3.每年4-5月以及采椒后

对全园喷1:1:100倍波尔多液或“大清罗”及托布津、80%抗菌素(402)1000倍液进行防治。

第七节 花椒(藤椒)锈病

该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并且是树冠下部叶子首先发病。发病初期叶背面生有圆形点状淡黄色的病斑,随着病斑扩大,呈现出黄褐色状物,呈环状排列,被害叶片正面失绿,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

防治方法如下。

一是发病初期细喷一次等量式100倍波尔多液;二是发病盛期喷65%的代森锌500倍液2~3次,或喷0.1-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第八节 炭疽病

该病主要为害果实。发病初期,果实表面有数个褐色小点,呈不规则状分布。后期病斑变成褐色或黑色,圆形或近圆形。中央下陷。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进入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如下。

一是加强椒园管理,并注意椒园通风透光;二是

6月中旬可喷一次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发病盛期,可喷1:1:1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600倍液。

第九节 枯梢病

该病主要为害当年小枝嫩梢。初不明显,嫩梢只是失水菱蔫状;后期嫩梢枯死、直立,小校上产生灰褐色长形病斑。病斑上许多黑色小点,略突出表皮。6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发病盛期。

防治方法如下。

一是发现枯梢,及时剪除烧毁;二是发病期,喷70%托布津1000倍液,或65%代森锌400倍液;40%福美砷8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