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过杭州下城区建国北路的市民注意到,从运河向北的路段,6块路名牌与其他地方的路名牌有显著不同。上面不仅印有路名、方向等,还增加了两个数字。据了解,这两个数字是用来标注该条道路的门牌号码。市民和游客根据路牌的指示,就能够确定当前在道路上的大概位置。

杭州路牌用字不规范 一条马路8000多门牌号(1)

杭州在建国北路试点的新版路名牌,上面标有门牌号指示。

杭州市城管委市政监管中心的工作人员汤金峰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杭州城区道路越来越长,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收到过一些市民的反映:不知道行进的方向对不对、不知道目的地还有多远。

例如,杭州的德胜路全长22公里,门牌号有8500多号。如何在这么长的马路上准确地找到目的地?尽管现在大多数人会用手机地图导航,但如果一些市民、游客不会用智能手机,或是手机地图更新不及时,出行就会遇到“找不到目的地”等烦恼。

而此次在建国北路设置的路名牌上,增加了门牌号码区间信息,就能为市民出行提供定位。“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市民要找建国北路670号,以往他可能要沿着建国北路挨个儿查看门牌寻找。现在有了新的路名牌,他一看牌子上写着‘677’和‘663’两个门牌号码,就知道该往马路的哪个方向去找了。”汤金峰说,这种新版路名牌是第一次在杭州出现,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下一步,市政部门将根据市民的使用信息反馈进行合理调整,如果效果好,将会逐步推广。

浙江新闻

杭州路名牌前世今生

杭州路牌用字不规范 一条马路8000多门牌号(2)

杭州市区第一代路名牌

杭城第一代路名牌是用水泥浇涛,颜色为灰白色的,路名字体用油漆描摹,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该路名牌外观显得笨重,经一段时间使用后,字迹模糊

杭州路牌用字不规范 一条马路8000多门牌号(3)

杭州市区第二代路名牌

第二代路名牌为铁质材料制成,白底黑字、标注拼音和用箭头指向,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登场。由于风吹雨打,极易斑驳锈蚀。

第三代路名牌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采用不锈钢和玻璃材料,光洁美观又充满现代感,成为美丽的“向导”。但是,由于玻璃易碎,受损严重,更换维修频繁。

第四代路名牌在1997年开始安装,采用铝合金和有色金属制作,统一的绿底白字,中英文同时标明,色彩鲜艳,维修更换方便。

第五代灯箱式路名牌从2001年出现在杭城,在密渡桥路与湖墅南路交叉口向市民展示,接着在延安路和湖滨路上全面亮相。

杭州路牌用字不规范 一条马路8000多门牌号(4)

杭州市区第六代路名牌

第六代路名牌从2002年开始使用。特点是简洁明了,材料采用不锈钢管和塑铝板制成,呈六边形,绿底白字,中英文同时标明,字体为户外荧光,2004年在全市各条道路上普遍安装。

杭州路牌用字不规范 一条马路8000多门牌号(5)

杭州市区第七代多杆合一抱箍式路名牌

第七代路名牌从2004年出现在杭城五条主干道上,立杆用涂锌管制作,以烤漆做底加氟碳漆喷制,以防“牛皮癣”张贴,从2009年起,路名牌实行“多杆合一”,将第七代路名牌与周边的电杆整合在一起。

杭州对城市标识的整改,就是为了让行人更方便,主要涉及路名牌、公厕指示牌、交通指示牌、景区指向牌、公共建筑、场所(机场、地铁、医院、剧院等)指示牌等等。多杆合并整治,至少能让杭城道路上减少三成以上的标识杆。

其中,市区内的路名牌,绿底白字,双语标注。特别注意的是,中文下方的标注按照“地名单一罗马化”标准统一翻译方式。地名使用汉语拼音,通用名用英文,如“道路”(Road)用简写“Rd”。体育场路,就翻译为Tiyuchang Rd。

交通指示牌,则采用蓝底白字样式。景区指示牌,特殊期间,除了中文标识外,下方还会根据情况放置多语种的翻译语言。

公厕指示牌采用墨绿色白字样式,另外,公厕以往都用英文翻译“TOILET”,今后参照国际标准,会统一变成“Restroo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