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造车会打过特斯拉吗(17岁破解iphone20岁搞疯索尼)(1)

导读:2007年第一台 iPhone 问世,半年多的时间,就获得了市场的空前欢迎。美中不足是:它仅支持美国AT&T运营商的网络,也就是说,想要用 iPhone 就必须要使用 AT&T 网络。而乔治·霍兹(George Hotz)破解了iphone的网络限制,不再局限于 AT&T 网络,同时可以支持其他 GSM 网络。

采编:李大为 | 来源:互联网大视野(ID:szwanba)

2007年8月21日,乔治·霍兹在博客上宣布,他已经完全解锁iPhone的网络限制,手机不再局限于AT&T网络,而是支持其他GSM网络,并在博客上发布了详细的解锁过程和视频。

钻研500多小时,成功破解iPhone

很多人觉得要是能解锁iPhone,变成全网通该多好!当无数黑客为此绞尽脑汁之时,17岁的乔治·霍兹钻研了500多小时破解iPhone,终于第一个解锁成功!

一把螺丝刀和吉他拨片,就破解了iPhone!乔治·霍兹用螺丝刀和吉他拨片撬开iPhone,找到基带处理器——决定了iPhone只能在AT&T的网络下工作的芯片,在基带处理器上焊了一条线,用外接信号扰乱编码, iPhone就此沦陷了。

乔治·霍兹得意地在Youtube上炫耀了自己的成果,包括破解iPhone的完整视频教程。这段全球首台破解版iPhone的视频点击超过200万,乔治·霍兹也因此一举成名,被誉为敢和乔布斯叫板的神奇小子。

苹果造车会打过特斯拉吗(17岁破解iphone20岁搞疯索尼)(2)

乔治·霍兹宣称他编写的purplerain(紫雨)程序文件尺寸很小,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我的程序可不像其它程序那样动不动就超过几十兆,这才算是真正的越狱软件。"

下载purplerain之后,只要进行几个简单步骤的操作,就可以完成安装。首先将iPhone手机连接在电脑上,然后运行purplera1n,点击"make it ra1n"按钮,重启后再运行purplera1n的安装程序Freeze即可。

乔治·霍兹共耗时500多个小时解码iPhone,并将自己解码后的手机放在eBay上拍卖,拍卖价被炒到了一亿美元以上。最后,他用这款破解的手机交换到了一部日产350Z跑车(北美款售价55-58万RMB左右)和三部未破解的iPhone手机。

PS3神话成为历史,被告侵权

乔治·霍兹并不满足于iPhone的破解,而是不断寻找新的目标,继续挑战新的领域。当时索尼的PS3堪称牢不可破,大胆不服输的乔治·霍兹却不以为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改造之后, PS3“无坚不摧,从未被破解”的神话从此成为历史。

2010年1月23日乔治·霍兹正式宣布破解了PS3,只花了5周时间,巧妙运用了一些技术方法,得到PS3系统全部内存的读写权限和处理器的高级控制权。换句话说,他已经破解了PS3系统,余下的只是利用这些权限编写自制软件的问题了。

苹果造车会打过特斯拉吗(17岁破解iphone20岁搞疯索尼)(3)

乔治·霍兹称,他破解的方式从理论上来说是无法通过软件升级修补的,索尼可能会通过升级增大破解的难度。因此,他目前不会透露可用于破解的漏洞所在。如果PS3系统的解密密钥没有嵌入硬件的话,他未来可能会找到密钥并将其公布。

他又一次在网上公布了破解消息,导致索尼紧急发布了系统补丁。但霍兹又继续破解了升级版的PS3,并掌握了PS3中的根密钥(Root Key),还把PS3的最终越狱教程发到了网上。

随之而来的是,索尼以侵犯版权及电脑诈骗条例的罪名将乔治·霍兹告上了法庭。法院支持了索尼的控诉,判决霍兹不得再对索尼的产品进行破解或是传播破解信息,同时索尼还有权监控霍兹在Paypal的账户。

最后,索尼和乔治·霍兹在1个月内达成了和解。索尼不再追究责任,赔款也不要了,条件是他以后再也不破解任何索尼和PS相关产品。

技术是无罪的,暂时退隐江湖

和解之后,乔治·霍兹选择了退隐,表示不再发表破解信息,他认为:“黑客只是一群有着电脑技术的人,而技术是无罪的。”退隐江湖的日子里,他依旧参加一些安全大赛,发布小工具,找些漏洞,比如:

苹果造车会打过特斯拉吗(17岁破解iphone20岁搞疯索尼)(4)

布万能Androidroot工具towelroot,下载量超5000万;

参加Pwnium,现场破解Chromebook赢回15万美金;

在Pwn2Own上查找Firefox浏览器漏洞获奖5万美金。

乔治·霍兹也有“正常”的工作,遍历硅谷顶尖的科技公司:在Google实习5个月,在SpaceX四个月,然后又在Facebook工作8个月。但是那样的工作,乔治·霍兹并不满意,甚至觉得每天都做着繁琐重复的事情。

在Google,高级研发人员常常被指派去做无聊的小事,比如网站的浏览器兼容性问题。在Facebook,人工智能技术天才齐聚一堂,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吸引用户点击广告:“我看到Facebook在AI领域的作为,机器学习技术竟然只是吸引用户流量的工具,简直大材小用!”

最后他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做AI和深度学习方向的研究。“我上了两个学期,最难的课程也获得了4.0的绩点。我见过每日奋笔疾书的硕士生,辛苦劳累就为了有一天能在Google多赚点钱。对于大学的现状,我着实被震惊了。”

挑战马斯克,成功研发出无人驾驶汽车

特斯拉和Space X的老大——马斯克曾开出一份合同,只要霍兹在测试中赢了特斯拉汽车中的Mobileye无人驾驶技术,他就提供一份优厚的待遇,邀请乔治·霍兹到特拉斯工作。

苹果造车会打过特斯拉吗(17岁破解iphone20岁搞疯索尼)(5)

乔治·霍兹的回答是这样的,“为什么Mobileye这么OUT的公司还有人买它的账!”此外,乔治·霍兹认为,马斯克诚意不足,游移不定,总是修改各种条款。最后,乔治·霍兹选择在自家车库里研发汽车自动驾驶系统

2015年12月,26岁的George Hotz邀请彭博商业周刊的记者Ashlee Vance到他在旧金山的家里看看他花了一个月造出来的大作——无人驾驶汽车。

Ashlee去的时候,他的车库里的确停了一辆白色的2016款本田Acura ILX,车顶配备激光雷达,后视镜装有摄像头。他向Ashlee炫耀了足足20分钟,看到记者的满脸质疑后,他知道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走。”话音刚落他就发动了引擎。在280号州际公路上,乔治·霍兹开始了试驾。车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以105的时速切入一个S形弯道,顺利通过。第二个弯道快结束时,车突然冲向其右侧的一辆SUV,但迅速地自动矫正了路线。

自动驾驶汽车可不是什么容易山寨的玩意。谷歌、特斯拉都研制了好几年,投入数亿美元,目前也还没到成熟阶段;现在各大传统汽车公司也都在憋着劲闭门造车,比如丰田在2015年就宣布将豪掷10亿美元,在未来5年全力研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

苹果造车会打过特斯拉吗(17岁破解iphone20岁搞疯索尼)(6)

而乔治·霍兹的“自驾车”,研发用了4个月,研发成本5万美元;制造用了不到1个月,拆了6颗手机上的摄像头,加上现成的电子元器件,硬件成本才1000美元;第一次试驾就敢载活人……

2000行代码创造的奇迹

用低成本的改装车单挑两个大神级公司:特斯拉和Google,乔治·霍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从调试接口改变了汽车的中控系统,彻底接管了方向盘、油门、刹车;

其次,在车顶安装了一个雷达,车的前后装了传感器和6颗摄像头,组成了行车视频识别设备:两颗位于后视镜,一颗位于车尾,左右两侧各一颗,车顶一颗则是大视角的鱼眼相机;

最后,乔治·霍兹用了现成的Intel NUC迷你主机作为车载服务器,外接一个21.5寸的Dell平板电脑作为输出显示,又拆了一个游戏摇杆安在变速杆的位置上,作为自动驾驶系统的启动开关。

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来了:霍兹要用2000行代码,让这套 “自动驾驶系统”活起来了。传统的自动驾驶系统通常会根据情境来设定驾驶的规则,乔治·霍兹认为:“预设规则有致命的缺陷,现实中有着太多的突发情况和不确定性,预设的规则并不能规避所有意外风险。

苹果造车会打过特斯拉吗(17岁破解iphone20岁搞疯索尼)(7)

乔治·霍兹对此给出了耐心的解答:“我们自己是怎么开车的?我们学车,难道不是从看别人怎么开车开始的么?所以我这套系统就是这样:让它观察人是怎么开车的,然后让它自己自学。”

最好的方式是让车子学会像人类一样,综合处理各种视觉信号,并基于驾驶经验做出判断,而不是依靠生搬硬套各种规矩。

霍兹的自动驾驶系统能开车,并不是因为复杂的程序逻辑,更不是因为有高大上的硬件设备,而仅仅是因为:它能学会人类的开车方式。

乔治·霍兹研发的无人驾驶,可以在高速行驶中实现车道保持、行人探测、碰撞警告等功能,和特斯拉在15年10月发布的7.0 系统中着重改进的自动驾驶功能相似。

他希望在2016年底之前发布正式产品,像一个薄薄的小盒子一样,可以方便地装在任何汽车上,售价可能只有1000美元。

如今,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Delphi、世界最大的显卡芯片公司NVidia都来找霍兹求合作。

在乔治·霍兹看来,无人驾驶系统不存在100%的正确,也不存在100%的安全。他想要的不是一辆永远不会吃罚单、永远不会出事故的车,而是一辆能够像驾驶者一样思考、和驾驶者一起合作的车。

17岁破解iphone,20岁搞疯索尼,26岁的乔治·霍兹,用6000元打造出无人驾驶汽车!他创办的公司Comma,目前已获得300万美元投资。现在的乔治·霍兹,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受束缚,尽情发挥智慧所长,不断人类、自然与科技!

采编:李大为。来源:互联网大视野(ID:szwanba)原创互联网自媒体!专注于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 、科技、O2O、电商等行业趋势洞察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