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女儿放学回来,问了小趣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她问我为什么要读书?真的像语文书上写的,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吗?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1)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2)

我对她的问题仔细地思考了半天,这句话的原型,大家都知道,是来源于我们的少年总理,周恩来。

少年总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直地切身感受到国家兴亡,必夫有青。如果没有直切的感情和宽广的视野,是说不出这种话的,即使说了也仍然不免有假大空喊口号的嫌疑。

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时代,“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并不非常适应我们现在的孩子。

我认为极少人去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因为很少切身地感受到“那个痛点”。至于要不要教育孩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的看法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3)

于是,小趣借此机会,查阅了相关资料,专门给女儿详详细细地讲了我们的总理周恩来,以及在那个时代下我们祖国的故事。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4)

01

上个世纪的故事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代立下的宏伟志向,表现了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篇文章小学语文中有。

20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英、法、德、意等帝国主义列强趁机侵略中国。

当时的中国政府软弱无能、贫穷落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我们。他们不但侵略。我们的国家,霸占我们的国土,还让我们赔款,国内局势也非常混乱。

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土中却被外国人欺辱,大家敢怒而不敢言。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5)

中西对比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6)

那个时代,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那时,中华之崛起是所有国人的共同理想。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清晰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实在是太落后了,西方世界早就有的火车,我们国家还没有。1901年,中国的国土上才出现了第一辆汽车,那时,许多西方富裕家庭都有汽车。

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只有读书一条路,所以,清政府开启了留学之路,向西方学习现代化科技技术,这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

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清华大学前身清华学校创办人,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学贯中西、译著最多的著名思想家严复;长期担任民国海军司令的萨镇冰等。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7)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8)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9)

1949年以后,新中国能够迅速强大起来,依靠的也是读书人的力量,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两弹一勋”中元老,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

因为中国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清乾降以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属干强国。也是那时候西方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10)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它意义重大,不仅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更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丅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q,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政治、思想领域等诸多方面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迅速强大,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就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从强国变成了落后挨打的国家,所以, 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变得落后,就会挨打,我们现在和平安宁的生活,是和我们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密切相关的。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11)

02

今天的使命与传承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因为我们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他们积累的经验、知识,先进技术学过来,传下去,并且发扬光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不再次陷入到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去。

而如果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我们为什么要读书?那我也肯定地告诉了女儿,读书能让你变得很厉害呀!

每个孩子都想象过自己是超人,无所不能,变得很厉害正是他们所渴望的。

我希望孩子是个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人,长大后有一份自己喜欢目有意义的事业,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内心安宁幸福,就很完美了。

读书,先是为了自己,有余力才能为他人,这个讨程重要孩子用她的一生去探索,光靠我们说是无效的。

所以,与其给孩子灌输那些崇高的理想,不如先从孩子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孩子愿意为了自己而努力。

你为什么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女儿问我为什么要读书)(12)

理想是照亮我们前进的灯塔。我们当然需要远大的理想,是有远大的理想才能带领我们走得更远。

但这是靠熏陶的,不是靠灌输的,只有自己认同(内在动机)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多和孩子读读伟人传记和名人故事,谈谈时事,引导孩子关心社区、城市和国家乃至世界。

我想大多数人都只是平凡的普通人,我们不能用世界和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国家,我们也缺乏国家利益与个体密切相关的切身感受,虽然,道理我们都懂。

少年总理能提出这样的壮志,是因为真的感受到国家贫弱:而对孩子而言,“国家”更多的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没有每天的日常具体直接。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努力读书努力工作都只是为了过更好的生活,真的远远谈不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发愿,但“中华之崛起”不就是在无数个普通人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奋斗中得以实现的吗?

所以,教育孩子不要辜负时间,把眼下该做的做好,就已经很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