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练江地标“东观楼”

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题名

陈斯楷

(毛毛呗,凯文和小老虎)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

东观楼位于潮阳和平下寨北门社中,以坐西朝东、观练江胜景而得名,建于1936年,香港潮州商会永远荣誉会长、保良局总理、潮商马璧魂故居。当年因土地所限,营建大宅院的计划改为“向上发展”,无心插柳而建成和平第一高楼、练江下游标志性建筑物。陈斯楷摄

飞天下山虎,屋顶建牌坊

潮汕地区传统民居,“下山虎”是最基础的房型之一。

下山虎,顾名思义,格局如下山之虎。它以大门为嘴,吸纳天地精气;二个前房为前爪,称为“伸手房”;以后厅为肚,后厅两侧两间大房为后爪,时时蓄势待发。

当你听到“潮阳某地一座飞天虎……”,并不是指一座变形金刚主题的建筑,而是潮阳人民原创的、以下山虎平面为基础的高层建筑——飞天下山虎,简称“飞天虎”。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2)

谷饶八层飞天下山虎亮灯。下山虎俗称“三间两伸手”,主座三开间,中间为大厅,左右为房间,大厅前有天井。伸手房也称“厝手”,一般作为厨房和储物房间。图片来源@谷饶今日事线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潮阳已经出现具有“飞天虎”神髓的洋楼:和平名楼——东观楼。

东观楼高四层,主体为钢筋混泥土洋楼建筑,共有突斗小阳台“雀鸟巢”六个,正立面为左、中、右结构的“潮汕三段式”。沿中轴线自下往上,分别是巴洛克门廊、花式镂空串围阳台、悬凸龙船顶、四柱三门牌坊。牌坊造型灵感出自中国古代传统图案仙山楼阁,圆洞内原有“东观楼”三个铜字。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3)

龙船顶寓意顺风顺水,牌坊蕴藏天圆地方,下山虎的硬山顶、厝角头被平屋顶彻底取代,以栏杆围成天台。方立峰摄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4)

正立面排场隆重,侧立面简洁内敛,雀鸟巢小阳台兼具观光、防御作用,这种设计亦出现在和平邻近的谷饶近代建筑中。陈斯楷摄

作为民国和平第一高楼,东观楼的避雷针,安装在天台重檐攒尖八角凉顶部,是整座建筑的平面中心点。凉亭垂直指向的内部空间,是一个贯穿四层楼的八卦阵钢索天井。围绕着天井,两侧分布着大房、伸手房,原来下山虎格局中的格仔,一侧改为卫浴室,一侧改为楼梯,凹入的门肚将精气最大限度吸纳和贮存在虎腹之中。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5)

东观楼因建筑面积所限,开创性地将传统下山虎的天井融入楼体,钢索八卦阵延续采光功能的同时,还兼顾风水、传声,一家人上通下达。方立峰摄

潮汕民居,窗户讲究“外封闭,内开敞”,东观楼的外窗反其道而行,四面镂空大块窗花、30扇花岗岩大窗,高度开放。内部进口菠萝纹玻璃窗,翠绿与乳白,通透至极。经由窗饰隧道进入的成束光线,赋予每层楼不同的主题色彩神性光辉,交集在天池和平鸽。设计者匠心独运,本是西方宗教与政治装饰图案的和平鸽,隐合了“和平”的地名。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6)

工笔画和平鸽,将“和平”地名视觉化。设计师有意将黄调鸽子置于蓝调背景色下,冷暖色调和谐一体。方立峰摄

和平侨批寄到“东观楼边收”

光绪《潮阳县志》载,和平旧名“蚝坪”。产蚝之地,自古就有海事活动。

宋景炎三年(1278年),信国公文天祥领兵抗元经此,觉“地气和平”,倡改蚝坪为“和平里”。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7)

潮阳八景和平桥,横跨练江下游。相传为宋代大峰和尚初建,1992年最近一次重修。原桥未命名,文天祥题“和平里”后,碑石竖于桥头,自此称为“和平桥”。陈斯楷摄

同一时期,从福建迁入潮阳的高氏,带来了福建人崇拜的海神——天后香火。高氏第三代迁居和平下寨,在练江之畔兴建了天后庙,俗号下宫。隆庆《光绪县志》载:“凡乡人与祷者辄应,航海者奉之尤谨。”可见明代和平已经出现职业航海人,这是过番故事的前奏。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8)

始建于南宋的和平下宫天后古庙,现存宋代神牌及古香炉、牌匾、碑记、石雕等物,201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安潮汕首站。图片来源@和平下宫天后古庙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开放海禁,红头船在海门港、隆津港出入载客,去往新加坡、马来亚、暹罗一带,这是潮阳第一次对外移民高潮。咸丰十年(1860年),汕头开埠,潮阳人赴海外经商贸易、务工谋生,涌现第二次移民高潮。民国初年,政局动荡,七年间下南洋的潮阳人多达3万余人;日本侵华,为避战乱,大批潮阳人移居东南亚;第三次移民潮持续到国共内战,以南移暹罗最多,郭丰源、姚宗伟、姚宗侠等知名侨领都是在这一时期远赴暹罗。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9)

泰国报德堂,大峰祖师灯笼。1897年,旅暹华侨马俊声将家乡和平的大峰祖师金身请到泰国。1910年,著名侨领郑智勇(二哥丰)等12人在曼谷购地修盖大峰祖师庙,名“报德堂”。1936年,改称“暹罗华侨报德善堂”,是潮汕善堂在海外的代表。图片来源痞客帮@hanny

和平是潮阳著名侨乡。1958年统计资料显示,和平旅外华侨20738人,占当时潮阳旅外华侨总数的13%。海外寄来和平的侨批,地址留“东观楼脚收”,回批写“东观楼边寄”,皆因东观楼是练江畔的地标,也是乡人引以为傲的所在,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和平的一张“地方名片”。夜晚,楼上亮起灯光,练江渔民收网,江上的水手知道即将转入狭窄的江面,小心掠舵。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0)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1)

和平下寨南侨下路,“东观楼脚”的下山虎、四点金民居,内部门窗已经使用西式山花、纹样(图2右下角)。方立峰摄

下寨东临练江,水路运输发达。当年,东观楼使用的“西货”:红毛灰、水洗石、铅水管、避雷针、陶瓷浴缸与马桶,正是沿着练江从香港舶来。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2)

进口釉质浴缸。东观楼的卫浴室贴有白色瓷砖墙裙,除浴缸外,配有釉质洗手台、马桶。这种家庭卫浴室19世纪末开始在欧洲流行。陈斯楷摄

旅港社会名流马璧魂

东观主人马璧魂,和平下寨人,旅港商业大亨。《香港潮州商会九十年发展史》一书中介绍马璧魂,曾任香港汕头商业银行九龙分行监理,对吸收游资和拓展业务极著勋劳。又创办运输装卸公司与《东亚报》。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3)

1921年“旅港潮州八邑商会”(香港潮州商会前身)首届会员大会纪念留影。马璧魂是倡议发起人,出力奔走募款筹建义山。30多年后,马璧魂被推选为香港潮州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图片来源《陈殿臣:从前清举人到香港巨商》

商业人士之宅,选坐西朝东财位,“东观”视角由此而来,也就是碑记中写道的:“楼面朝东,旭日霭照,塔影峙前,练江曲绕,故虽窗通四面,万方无遮,唯均不及东观之胜,因名云。”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4)

邹鲁书“东观”。潮汕民国时期党政军界名人以大埔县最多,邹鲁是其中一位。邹鲁清末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讨袁、护法之役。1922年夏主持讨伐陈炯明,光复广州。其教育界身份更广为人知:受孙中山委托创办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将其建设成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学。方立峰摄

“东观”也是东汉宫廷贮藏图籍档案及修撰史书的主要处所。博览经史、学通古今的主人以此喻指家中琳琅满目的典籍书画收藏。作为潮人知识界的先进,马璧魂邀请国民党元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邹鲁题写牌匾“东观”,邀请岭南书法名家邓梅孙书写对联,倍增建筑人文底蕴。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5)

“东观楼主人雅嘱: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红炉黑炭积寒冬/炭积寒冬遇雪风。——丁丑春女士邓梅孙篆。”四层梯口门所篆回文对联,描述四季风光,另一联在对门。陈斯楷摄

潮商精神,向来团结互助,扬善积德。马璧魂旅港半个世纪,发起与参加多个商会、慈善组织、潮属社团,先后筹建多处义山、捐建学校、扩建校舍、救济灾民,贡献殊多。1948年,马璧魂创办香港九龙潮州公会;1956年,当选为香港潮州商会第20届副会长;因慈善业绩被推选为香港潮州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保良局总理。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6)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7)

港九潮州公会中学校徽与校歌。港九潮州公学由马璧魂1957年向港府申请土地创办,秉承潮籍人士治事勤谨朴实的精神,以「崇德广业」为校训。图片来源港九潮州公会中学网站

在众多的社会角色中,“旅港马氏宗亲总会理事长”与“旅港潮邑和平同乡会长”这两个身份,是马璧魂与祖籍最深刻的联系。至今,和平仍然流传着“虎目科”的经商故事。虎目科是马璧魂的别名,其含义已经“失传”,今不可考。但虎目科与他的“飞天虎”东观楼,作为练江畔虎啸风生的一代传奇,仍在马氏宗亲中津津乐道。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8)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19)

82年前一飞冲天。后人文章评论道,“昂首和平拓风先”。方立峰摄

参考文献

《昂首和平拓风先——记和平里东观楼》

《广东省潮阳市地名志》

《华侨与潮阳》

《潮阳市华侨港澳台同胞志》

《香港潮州商会九十年发展史》

致谢

协助进入建筑内部拍摄的(匿名)马先生

提供联系方式的飞马先生、马兴俊先生

提供线索的马路先生

引导路线的潮阳区和平镇下寨社区治保、调解会工作人员

提供相关资讯的马添俊先生

提供知识顾问的黄燕虹女士、蔡文斌先生、陈彦臻同学

协助信息检索的陈彦臻同学

如您知道更多潮汕地区“有故事的老建筑”,欢迎评论提供线索。

方立峰建筑摄影系列09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20)

阳台凸出,增强立面层次感,光影效果更加明显。巴洛克涡卷、山花、立柱,罗曼式齿饰,不意与中式垂珠、回纹相遇。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21)

牌坊与天台的过渡空间,对应下山虎格局中的凹斗入门处,中间是三层水泥花台,两侧双跑扶手楼梯,外围栅门。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22)

空中楼阁,避雷针-琉璃瓦重檐攒尖翘角凉亭-水洗石柱,内有八字革命口号。东观楼碑记中写道:登临四瞩,风光十里。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23)

英式建筑中的清水红砖与高门悬窗经由香港殖民地传到潮阳和平。红条砖不覆墙皮,直接作为内墙体,更呈古色怡人。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24)

起大厝,革玻璃。彩色玻璃窗成为年代潮流,但翡翠绿难得一见,异域感强烈。原扇门为金漆木雕,在政治运动损坏。

中山大学的校长是谁(中山大学首任校长题名的楼)(25)

仿客家围屋而更先进的玻璃“天眼”,从天台透视到底层,可知何者进入楼中。东观楼内有多处防御功能设计,上世纪80年代一度成为驻军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