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节篇:45. 恭而无礼则劳,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四十五句?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论语四十五句(论语感悟四十五)

论语四十五句

仁义礼节篇:

45. 恭而无礼则劳

原文: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

孔子说:“一味恭敬而不知礼,就未免会劳倦疲乏;只知谨慎小心,却不知礼,便会胆怯多惧;只是勇猛,却不知礼,就会莽撞作乱;心直口快却不知礼,便会尖利刻薄。君子能用深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亲族,民众中则会兴起仁德的风气;君子不遗忘背弃他的故交旧朋,那民众便不会对人冷淡漠然了。”

感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它需要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同时也需要道德从内心上进行约束。人们自觉遵从了制度,才能使得社会安定和谐,从而人们安居乐业。除了法律、道德上,自我也应该有一个心底的底线,使得不论处于顺水顺风还是穷途末路的时候都能保持一份沉稳,冷静。

为人篇:

44.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

原文: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

曾子生病,把他的弟子召集过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上说:‘战战兢兢,好像面临着深渊,好像走在薄薄的冰层上。’从今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刑戮了!学生们!”

感悟: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人最怕的不是处于低谷的时候,而是处在自认为最辉煌的时候。成就、物质、名望都会让一个人忘记曾经吃苦的日子而沉浸在喜悦之中无法自拔,时间一久就会堕落。“上帝要想毁灭一个人,必先让其膨胀”。学会冷静对待高峰,时刻牢记曾经为之奋斗的艰辛,不忘当时追寻的目的,迎接彩虹后还会出现的每一场风雨。

君子篇:

18.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

曾子生病了,孟敬子去探问他。曾子说:“鸟将要死时,鸣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时,说出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注重的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怠慢;使自己面色端庄严正,这样就容易使人信服;讲究言辞和声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至于礼仪中的细节,自有主管部门的官吏在那里。”

感悟:

1.注重仪表不仅是为了赏心悦目,更是对他人的尊重。搭配得体即可,无需名贵品牌的映衬。

2.面色端庄严正,重要的场合下不要嬉皮笑脸,玩世不恭的样子。与人交谈时也应该注意眼神的交汇,不交流会显得不尊重;长时间对视又会显得有敌意或让对方不舒服。

3.语言交流上要注意语气及词汇的使用。保持己见的同时也要兼顾对方的心情,说白点就是面子还是要留足的。

19. 可以托六尺之孤

原文: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托付给他,可以将国家的命脉寄托于他,面对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这样的人是君子啊。”

感悟:

坚持原则,不做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之人。对于他人的信任与委托,要用百分百的尽心尽力去回馈,尤其是这个以利益决定一切的社会,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不属于自己的,不要去想、不要去做、更不要去争。

学习篇:

34. 以能问于不能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

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感悟:

学无止境。每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人活一生会接触到无穷无尽的事物及知识。这是就需要向不同领域的人请教自己所不掌握的知识。学习是不看名声、辈分的,在任何能授人学识的人面前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对于“犯而不校“的理解就是不要为了毫无意义的事情去做无谓的争辩,其结果只能是双方不欢而散,且没有任何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