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工程测量专用人员来讲,一般测量坐标都是用经纬仪、全站仪、GPS等仪器进行测量,因为这种仪器测量坐标方便、精确、快捷、误差小,才被广泛使用。

但是,我说的是但是,我说用水准仪也可以测量坐标,你们相信吗?作为懂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专业人员来讲,水准仪也是可以测量坐标的。我只是说可以测量坐标,但是一般常规放样不建议用,因为太麻烦了,有局域性、通视条件、地势地貌起伏不能超过 1m至-2m米(有效棱镜杆高度)。

下面给大家演示一下用“水准仪”怎么来测量坐标。

第一步:架设水准仪在A点,固定吊线锤于三脚架仪器锁紧螺杆吊钩上,对准地面上控制点A,经过多次对准、精平使吊线锤与水准仪垂直轴线与A点完全重合。

水准仪测高程是四舍六入吗(友友们你们知道吗)(1)

操作演示图

水准仪测高程是四舍六入吗(友友们你们知道吗)(2)

水准仪对准、调平于A点

第二步:立棱镜杆(对中杆)于B点(后视点)水平气泡调平。用水准仪对准棱镜杆正中间,设方位角90°,调整水准仪角度刻度盘在90°位置锁紧。一般水准仪没有角度盘锁紧装置。(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后视的目的是对准B点,设置水准仪方位角90°)。

水准仪测高程是四舍六入吗(友友们你们知道吗)(3)

立棱镜杆,水准仪后视B点

第三步:测量放样

1、已知A点坐标(X=125.236/Y=526.874;B点坐标(X=125.236/Y=542.130)

2、已知放样点C坐标,X=131.987,Y=537.071,根据坐标正算计算得出:A至C点的方位角为56°29′43″、距离为12.23米,

水准仪测高程是四舍六入吗(友友们你们知道吗)(4)

测量放样演示图

3、根据坐标反算计算得放样点C的方位角,扭动水准仪微调螺旋,使水准仪上部标示线对准角度刻度56°29′43″(方位角)锁紧。因为水准仪角度刻度都是1°的精度,所以不能保准读取到分、秒的刻度,一般控制在0.5°即可。放样点C对应后视点B(∠BAC)夹角33°30′17″刻度(一般水准仪就是33.5°即可)。

水准仪测高程是四舍六入吗(友友们你们知道吗)(5)

光学水准仪“角度”刻度盘

4、用棱镜杆在大约A点至C点方向12.23米的位置调平,使棱镜杆位于56°29′43″方向线上后,在地上做临时标记。

水准仪测高程是四舍六入吗(友友们你们知道吗)(6)

放样点C方位角定向

5、立塔尺在临时标记上,测得水准仪塔尺读数上丝3334、下丝3212(模拟读数),根据水准仪测距公式,3334mm-3212mm=122mm*100=12200mm/1000=12.2m

水准仪测高程是四舍六入吗(友友们你们知道吗)(7)

放样点C根据塔尺测量读数,反算测距

水准仪测高程是四舍六入吗(友友们你们知道吗)(8)

光学水准仪关于测距部分,说明书截图

第四步:按照第三步(2-5)操作,对放样点D、E进行逐个放样。

特别说明:

1、一般光学水准仪因为塔尺(正反面)读数精度原因,理论上测距偏差为±0.1m;电子水准仪采用专用“条码塔尺”测量,理论上测距偏差为±0.01m,所以说目前电子水准仪的测距偏差角度最高的就是±0.01m(即±1厘米),所以电子水准仪测距也不能测出±0.001m(1毫米)的精度。

2、因为坐标测量数据与“方位角(角度)和距离”有密切的关系,水准仪测量坐标的误差根据测量半径(R)的增大,坐标数据的误差为倍数增大。总的来说,测程半径越小,测量越精准(靠近实测理论值);测程半径大,误差越大(这里说的误差,是指角度误差,读数不准确造成的,反而距离存在的误差比例较小)。

3、因为水准仪不能上下旋转,只能水平旋转。所以,水准仪测量坐标不能在“地势地貌起伏较大”的场地操作。一般不能超过 1m至-2m(有效棱镜杆高度)。

4、光学水准仪测量测程只能保证±0.1m的精度,所以X、Y坐标理论精度在±0.1m;电子水准仪测量测程只能保证±0.01m的精度,所以X、Y坐标理论精度在±0.01m。

总之说明:水准仪测量坐标只是一个粗糙的方法,在要求测量精度不高、测程半径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该方法测量。但是不建议这样操作。毕竟测量坐标还是全站仪、GPS等仪器比较精确。

如果大家对该文章有表达方式不对、不详、有漏项等意见,请评论区留言或者关注我私信留言,大家一起共同探讨、交流心得、共同进步。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