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集团入职条件(三一集团33名金牌员工人手奖100万)(1)

日前,位于长沙的三一集团被称为了“别人家的公司”,因为在其一年一度的表彰会上,现场向33名金牌员工每人派发100万元奖金。

这事引得不少人关注,还2020年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的大背景下,三一集团业绩再创新高,实现年销售1368亿元。

其董事长曾是2011年福布斯中国大陆首富,他放言:等到三一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到1万亿时,再奖励每一位“金牌员工”500万元。

工作人员称,这此次获得巨额奖金的33名金牌员工,都是从三一集团创业初期以来一直供职于公司的老员工,公司曾给这些员工每人颁发过一块金质纪念牌。

资料显示,三一集团业务涉及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曾因在美国哥伦比亚地方法院起诉奥巴马而备受关注。

3月5日,一位获奖金牌员工杨先生告诉九派新闻记者,自己在三一集团工作了25年,对于此次的巨额奖金,他感到惊喜和自豪。

他说由于自己代理商的身份,属于公司编制外员工,一共交了45万的税,打算给家里人每人发1万,老婆买一台车,其余的给父母。

对话

【1】100万到手了

九派新闻:100万到手了吗?

杨先生:今天收到了短信,到了。

九派新闻:知道公司要发100万奖金的那一刻,心里什么感受?

杨先生:很惊喜,这个是第一反应。然后伴随而来的是自豪,三一集团一步步走过来,从一个小厂房,到现在走到了中国乃至全球机械制造的前列,我算是见证者。

九派新闻:拿到钱后,准备怎么花?

杨先生:给家里人每人发1万,老婆买一台车,其余的给父母,就不给小孩了,让小孩自己努力,我自己一分不留。

九派新闻:你们公司以往发过这样的奖金吗?

杨先生:三一集团专门设立了一个“三一节”,每年3月1日员工都会放假,而通常在2月28号会举行晚会,晚会上会对去年整个集团表现优秀的31名员工进行表扬,奖励31800元。同时,在重要节点也会进行大额奖励。

九派新闻:你目前是做什么工作?

杨先生:我所在公司是三一集团的子公司,属于代理商,主要做挖掘机板块的销售代理,我是2018年被集团任命为现在公司负责人的。

【2】公司多年前的承诺成真了

九派新闻:为什么叫金牌员工,这里面有什么样的故事?

杨先生:金牌员工主要是1995年3月1日之前就在册的员工,公司是1995年初搬到长沙产业园的,所以在当年3月1号的开工典礼上,董事长承诺给每一位员工发一个纪念牌,当时那个牌子还没做好,就打印了一张纸,董事长签了字,说等以后可以兑换。

大概是第二年,就通知说这张纸可以兑换了,当时我们租住在民房里,不稳定,大半年就搬了三次家,很多人搬家的时候就把纸搞掉了,我记得我是在截止兑换日期的倒数第三天才找到了这张纸。那个年代我们喜欢拍纪念册,我从部队回来有一个军人纪念册,没事我就躺在床上翻,翻的时候一下子掉下来了,这才找到这张纸,后面我就用这张纸兑换成了铜牌。

九派新闻:像是画饼?

杨先生:到了2003年,上市,铜牌就换成了金牌,那个金牌是145克,纯黄金做的,同时还发了一万元的奖金。

在2007年的时候,集团销售额突破100亿,在第二年的三一节,公司就又给在职的金牌员工每人兑现了10万元,当时董事长还承诺当集团销售额突破1000亿时,每个金牌员工都可以兑换100万奖金,那时候还专门给每个金牌员工下发了正式凭证,没想到后来成真了。

九派新闻:你在三一工作多少年?

杨先生:我是1995年进公司的,在这里待了25年。

九派新闻:你没将这个金牌理解为一个秀?

杨先生:这个奖带来的纪念意义和荣誉感远大于其他。我认为公司还是很念旧的,这次的33名员工都是伴随公司发展最老的员工。

【3】放弃国企工作,选择一家小公司

九派新闻:当初为什么会来这家公司?

杨先生:当时从部队退伍后,我本来被分配到一家国企,但我没去,我是看到三一招工,觉得这边待遇会好点,就应聘进来了,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现在回头看看,我还是发自内心感谢这个平台,因为我看到我们曾经一起上学的同学,我们一起从部队回来的战友,单从事业发展来说,我不是最好的,但相对是靠前的。

九派新闻:能回忆起刚工作时的情景吗?

杨先生:我是公司的第一批员工,当时公司在长沙农科院附近,大概只有1千平米左右的一个厂房,包括库房、装配、调试都在一个厂房里面,我属于技术工人,反正白天晚上就在厂房里,那地方是郊区,离城市还是比较远的,现在想想那时候生活还是很单纯。

九派新闻:当时你身边人会劝你去国企吗?

杨先生:说实话,当时身边大部分人都觉得国企好,但我的这种想法淡一些,我就觉得在哪都是工作,那个时候想的很简单。现在觉得,国企作为我们经济体的核心是拥有很多优势的,但民营企业也可以学到很多。

九派新闻:你在这个公司收获了什么?

杨先生:培育一种人的勤奋度吧,在我们公司有一个7点半精神,集团董事会很多领导都六七十岁了,但他们每天7点半都到岗了,比员工都早上班,甚至包括集团董事长,几十年来每天都是这么坚持的。

另外,公司有一些机制,也能让员工提升自己,2003年集团就送我出去脱产学习了两年,工作待遇都还保留着。

【4】从没想过跳槽,但理解年轻人跳槽

九派新闻:在一家公司待了这么久,中途有想过跳槽吗?

杨先生:说实话,确实有人来挖我,而且是以高于当时工资两三倍来挖我,但我没走,一句话说下来,我对公司是有感情的,毕竟公司培育了我。一方面我是第一次就业,另一方面公司给予了我发展的平台,能够让我给家庭带来幸福,能自己带来荣誉。

而且公司也很在乎员工,我记得当初在公司总部的时候,每个月公司都会组织一次员工生日会,会组织一次师傅徒弟交流会,这是很有意义的。

九派新闻:长时间待在一家企业,会有倦怠感吗?

杨先生: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在2012年底,我当时负责北京工厂的制造生产,每天连轴转很辛苦,基本每天有六七个大小会议,审批200多个文件,看200多封邮件,当时就觉得身体吃不消。后来就跟集团申请去云南贵州搞营销,想着每天在外面跑,换一个工作方式,应该会好一点,公司也同意了,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

九派新闻:在金牌员工里面,有一线员工吗?

杨先生:现在仍在一线的还是有的。那天晚会上,我还见到了可能有七八年没见过面的一些老同事,发现我们都老了,我从他们那里也没听到什么抱怨,更多的是开心和感激的声音。

九派新闻:对于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跳槽是件很平常甚至很频繁的事情,你作为一名服务于同一个企业20多年的老员工,同时也作为管理者,你怎么看待?

杨先生:时代不一样了,现在年轻人接受的新事物比较多,在我们小的时候就没有互联网等,所以我认为年轻人跳槽,它是一种向上的追求,是社会的一种进步。我们这代人在那几年就不懂怎么跳槽,对工作有种过分的执着。另外一方面,公司也要思考如何留住人。

九派新闻:你对这个问题有答案吗?

杨先生:至少在我们这个行业内,保持收入向上,才能够稳住人心。

九派新闻记者 陈伟

(如要爆料,请联系九派新闻记者linghaojizh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