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

从小学生到“能豆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种起了田,还在盘城葡萄节上当起小小讲解员;从东南大学到南京市九龙中学,硕士毕业的陈梦媛如愿成为一名化学教师,她想给孩子们更生动有趣的课堂;从浦园路到天华东路,南京市第十四中学的学子们“搬”进了美丽的新校园,开启新学年……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1)

近年来,这样的变化在江北新区总是时时上演。最初的画卷上,一批“好学校”争相涌现,一群“好老师”快速集聚,一个“好未来”触手可及,一笔一画勾勒出全新教育图景。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是孩子们生命中最灵动的色彩。非凡十年里,江北新区这座年轻的新主城,以“好学校”“好老师”“好未来”三个关键词为着力点,用人民满意的未来教育,成就教育的未来,为每一个孩子点亮公平普惠的道路,向着“教育强区”不断前行。

建新校、组集团

“好学校”就在家门口

“去年还在发愁二宝怎么上学,今年家门口一下子来了三所幼儿园,真的是让我又惊又喜。”

五彩缤纷的操场跑道、温馨可爱的园所环境、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家住桥北的王女士看着孩子蹦蹦跳跳走进崭新的幼儿园,眼中满是笑意。

一个月前,沿江街道天华东路上新建的三所幼儿园正式开学,“一址三园”共设置39个班级,可提供约1200个学位。在小区林立、人口众多的天华东路,这无疑能有效缓解周边学龄前儿童入学压力,对于家长们来说,不用跑远路,孩子直接在家门口上学,更是幸福感满满。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2)

天华东路的惊喜不止学前教育,今年暑假,南京市第十四中学的全体师生“搬”至天华东路新校区。对标省四星级高中要求,新校区不仅建筑面积扩展了一倍多,还新增了许多服务课程实施的现代化硬件设备。

作为江北新区目前仅有的3所区属高中之一,新校园的启用,不仅让学校有了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新契机,还意味着更多孩子有了在家门口上高中的机会。南京市第十四中学校长方东升说,学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比去年增加了3个班,已一次性招录完成。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3)

区域发展,教育先行。为了确保新区学子学有所教,近年来,江北新区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项目建设

自批复成立到2021年底,江北新区已完成41个项目的竣工投用,总投资135亿元,新增学位近4万个;2021年完成10所学校新改扩建,2022年将完成9个项目的工程收尾工作。

同时,5年内新开办幼儿园49所,新增学位数16230个,普惠率达88%以上;18所幼儿园被评为省优质园,45所幼儿园被评为市级优质园,在省市优质幼儿园就读幼儿占比达93.17%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4)

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学校数量的同时,江北新区还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通过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向新区学子们释放更多红利,不仅让学校多起来,更要让“好学校”多起来。

8月末,育英二外教育集团“官宣”新成员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创新启动跨体制集团化办学。当公办校与民办校“碰撞”,正如两校校长文俊和陆海军在教育大会上的同台发言中所说,这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一次大胆尝试,一切只为了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目前,江北新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集团7个,覆盖25所中小学,占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43.8%。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共进与生成“再加码”,对新区孩子们而言,“好学校”就在家门口的未来,已然就在眼前。

外引进、内培优

“好老师”集聚强活力

今年5月,江北新区最高70万科研安置费招聘骨干教师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吸引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在大家感慨“大手笔”的时候,其实,新区重金引进人才已不是首次。

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骨干教师之外,还有一次性150万聘用名校长,如此渴求与诚意,吸引了大批高层次教育人才慕名而来,积极投身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5)

作为江苏省特级教师、首届“苏教名家”培养对象,任丽芳在担任南京一中江北新区教育集团第一小学校长后,推动年轻教师团队不断学习研修,为教师队伍带来更多新活力,获得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与任丽芳一样作为江北新区名校长人才引进的,还有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校长陆海军。来到新区不过一年,他不仅带领着学校与育英二外成功“牵手”,给孩子们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成立了江苏省初中名校长陆海军工作室,为新区其他学校的校长搭建了教研交流、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对外引得一批潜心育人的优秀教育者落地扎根,这是江北新区为教师队伍注入“活水”、优化师资结构的重磅举措。此外,新区还通过一系列机制改革、政策支撑,内部培优骨干教师队伍。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6)

聚焦校长专业化发展,江北新区全面推行新区校长职级制,2021年已完成四至特级校长评选的全覆盖,共评出四级校长16名、三级校长3名、二级校长11名、一级校长11名、特级校长5名;今年上半年,启动“领军”教师行动,竞聘上岗220余名优秀骨干教师,评选150名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集聚人才资源的同时,新区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实现教育人才的流动,盘活现有师资;另一方面让教育人才前往真正需要的地方,完成“自身造血”。

9月,通过“区管校聘”,东南大学硕士毕业生陈梦媛与其他3位新教师一起入职南京市九龙中学,为这所多年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的老校,带来了新活力。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7)

针对教师个人发展,新区也有一系列政策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助力教师安心教书育人、专注岗位成才。

在今年的教育大会上,江北新区聚焦教师队伍建设,发布了“强师惠师”等一揽子政策方案

每年设立4000万元教育高端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一次性补贴支持教师在职攻读硕、博士学历学位,青年教师“优才培育”计划,设置“优秀人才奖”“先进个人奖”“特殊岗位奖”等奖励项目,真金白银健全奖励激励机制……每一项都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的真招实招。

当前,江北新区已累计培育引进特级校长5名、名校长19名,特级教师15名、正高级教师14名、市级骨干教师255名,“好老师”集聚强活力,成为新区教育蓬勃发展的有力支撑。

讲创新、重质量

“好未来”触手可及

交通发达、产业有力、医疗资源充足……非凡十年,如今的江北新区已然有了现代化新主城的模样,当一批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新区教育板块如何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

该用什么样的教育,给江北逐梦人在此安居立业的基础,让他们更放心投入各自领域发光发热?关于这个问题,在前不久的教育大会上,江北新区给出了“育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未来教育”的答案。

未来教育,听起来似乎很遥远,但只要在新区的校园逛一逛,你总能遇到前瞻教育视野的校长、创新管理方式的老师,仅课后活动就有上百种形式,每个孩子脸上都是快乐学习的笑容。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8)

“能豆豆是我老家的方言,和我们学校培育有灵气学生的目标相契合。”

这几个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的孩子们变身“小城能豆豆”,从挖沟到采摘,校园里的田地都由他们一手操办。校长林莉开发一、二年级农业科技劳动课程,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每次王老师来创客社团我都很开心,好喜欢和老师一起做机器人!”

在南京晓庄学院顶山实验小学,你可以时常看到博士走进小学生的课堂,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的30余名博士,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为孩子们设计课程,参与课后延时服务,陪伴孩子们的读书、研究性学习、社团。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9)

去年,江北新区在全市率先发布《教师减负清单》《学生减负清单》各20条,为教师减负,为学子“松绑”。现如今,新区各个学校已然结合实际做出特色,真正将学校还给了孩子们。

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外,江北新区还推出南京市首个校园“碳币兑换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树立起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全省率先打造“江北育未来”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打通家校共育“最后一里地”;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为孩子们送上有趣有味的思政课;与浦口区彼此协力,在教研、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融合……

改革“破浪”,创新“奔涌”,正因创新处处可见,江北教育向着未来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2021年,江北新区成功当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创成一批省、市级教育内涵项目、教学成果和示范学校;在南京市高中教育发展性评估中,新区三所高中均获五项大奖。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10)

不久前,江北新区与市直属名校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鼓楼区名校琅琊路小学、芳草园小学,秦淮区名校太平巷幼儿园、南京市第一幼儿园这7所优质名校正式签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与一批名校“牵手”,是江北新区构建更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步跨越,也是面向未来教育的重要“投资”。在这一关键节点回顾过去,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补短板、强根基,以创新之力起跳,曾经的教育洼地已然有了不一样的景象,江北未来教育初见雏形。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水平教育和现代化新主城建设并肩前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区人才培养会更加多元、校园建设更加开放、教育管理更加灵活、教育生态更加健康,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家门口的好学校”,阳光公平且有质量地照亮孩子求知向学的道路。美好教育,一起向未来。

南京 教育理念(启航新主城教育向未来)(11)

素材来源 | 教育和社会保障局 新华日报

文 | 高媛

发布| 濮治颖、苗鑫

审核 | 刘云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