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在悟空问题中看到一个问题:“六月份可以嫁接橘子树吗?”在已有的回答中,都说是可以嫁接的,有位朋友还给出了非常详细的大枝切接的方法。我觉得这个问题在头条上很典型,其典型在于很大一部分朋友对于技术问题的看法往往只是从技术可行出发。

这里的技术可行,我把他理解成理论上的技术可行,基于一般的条件,比如上面这个问题,我认为从技术层面上讲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朋友们提供的嫁接方法也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单从柑橘嫁接的角度讲,我认为除了比较冷的冬季外,其它时候都可以嫁接,并且能够接活,而且在方法得当的情况下成活率是很高的。

柑橘嫁接的技术(柑橘嫁接不仅仅是技术)(1)

但是种柑橘的朋友们是否会选择6月去嫁接柑橘?从当前种植的实践应用上来看,很少人有这样做。我认为这说明6月嫁接柑橘树肯定是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而理解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也许大家就能够理解文章标题中提出技术可行与现实可行的差别了。

下面我来说说六月份嫁接柑橘会存在哪些现实问题呢?

首先说说柑橘小苗吧。6月时当年生砧木种植后生长时间不多,对于温室内营养杯育苗的当年生出圃苗,是可以进行嫁接的,而这种情况在当前的柑橘育苗中并不多,这需要涉及到对砧木种子如枳种子进行提前催芽,整个种植的前期需要进行保温,这需要设施的投入,因此除了特殊情况下,原则上还是采用一年砧木一年苗木的育苗更好,而且育出的苗的规模更高,根系更好。而露地的原则上这个时候并不是嫁接的时机,一般情况下当年生砧木在9月-10月进行芽接,而未接活的,在2-3月进行切接补接,6月原则上是用不到的。

柑橘嫁接的技术(柑橘嫁接不仅仅是技术)(2)

其次说说高接,这也是本文的重点。6月的高接正值春梢抽生完成,树体进入新一轮的生长的准备期。此时进行高接,其一会使得当年抽生的新梢减少,即如果开春高接的话,正常情况下可以抽生3次梢,而6月高接的话,则一般可以抽生至多2次梢,树体的恢复速度明显减弱。其二是6月已经进入了高温期,虽然长江流域进入梅雨季,不过很快整个柑橘生长区进入伏旱季,这时温度很高,光照强烈。高接会去除大量的枝叶,使得树干一下就暴露在这样的阳光下,很容易被阳光晒爆,导致柑橘树脂病发生,树体出现衰弱,严重时造成树体死亡,虽然可以刷白来减轻这种情况,但由于主干没有如春季高接时有从低温到高温的一个过渡,对树体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其三是嫁接新芽抽生炭疽病的问题。在高温情况下,高接的芽成活后,抽出的嫩枝叶在高温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急性炭疽症状,影响新梢抽生和接芽的成活率。往往一次雷阵雨后会出现新叶焦边等情况。第四是与春季高接不一样的地方是进入6月时柑橘树体所贮藏的营养已经用尽,因为新的叶片生成,整个树体的养分周转系统形成,这时如果一下子去除过多枝叶,根系的根压较大,嫁接面树液较多,不仅影响成活率,也会因营养不足而出现接芽生长不好的现象。

这里就出现了技术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在现实应有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会增加风险和管理成本,并影响效率。

柑橘嫁接的技术(柑橘嫁接不仅仅是技术)(3)

那么从栽培的现实角度看,如果要进行柑橘的高接,正常的方法是在上一年的9-10月或当年3月左右高接完成。因为这样的嫁接时期进行高接是最好的,表现在成活率最高,对树体的影响最少,树体恢复最快,管理相对来说较为经济。这里就表现了技术可行与现实可行的统一,所以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从6月柑橘嫁接的话题,我觉得给我们的是有启示的。很多时候,当我们讨论一项措施时,不能仅仅从理论的技术可行性上来看问题。而更应该看这种技术上的可行,是否能够与现实操作层面上的经济可行和管理上可行相适应。因为我们在水果种植中采取的每一项措施,原则上是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管理水平,为提升效益服务的,这个目的我认为是每一个种植者所必须牢记和重视的,如果一项技术措施的应用反而增加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种植风险,影响了效益(包括长远效益),那么就需要加以改进或调整。

切记:在水果种植中,不能为用技术而用技术。

作者简介:邱立军 定海区水果技术推广人员 高级农艺师 悠果农艺主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