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光是从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上,便可以看出一二。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正在朝着幼小衔接转型,在招生时,还会特意强调在学生升入大班后,会教学生学习小学一年级课程,就连学生的单词掌握量也有规定。

面对幼儿园的这种做法,一部分家长十分佛系,一部分家长觉得是利好的改变,而另一部分家长则觉得,是盲目追求应试教育、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想要了解幼儿园转型是好是坏,我们先来了解下转型的原因。

幼小衔接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转型为幼小衔接)(1)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转型为幼小衔接班?

首先,家长的原因

不难发现一些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会提前询问招生老师,园里是否开设了幼小衔接班。因为在这些家长看来,如果幼儿园没有,上大班后也是要提前转到专门的教育机构的。

其实也不怪家长有这样的想法,目前很多私立小学都是设有入学门槛的,最常见的就是入学考试,如果没有一点小学基础根本就考不过,甚至有些私立小学还有面试环节!

渐渐地,一些幼儿园就将大班的教学计划,转型为了幼小衔接的教学模式。虽然需要加强对个别教师的培养,但培养经费和招生获利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幼小衔接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转型为幼小衔接)(2)

其次,幼儿园能力有限

家长先别急着反驳,仔细想一想哪些一个月只需要几百块钱的幼儿园,在中班甚至小班时就开始教学生十以内加减法和书写了。这并非他们喜欢打提前量,而是给学生一支笔、一张纸,对幼儿园来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换句话说,只有幼儿园有能力时,才会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学生升入大班后,按规定是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的,但这些无疑对硬件设施和教师水平有更高要求。但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就简单多了,十以内加减法教不会,还可以选择让学生掰手指。

幼小衔接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转型为幼小衔接)(3)

关于幼儿园的转型,表面对幼升小帮助很大,其实弊端也不少

不得不说,幼儿园转型对部分需要通过考试才能升入小学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最起码敲门砖拿到了。但如果从长计议,其实弊端也不少。

首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思维,特别是数学思维。虽然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同样的知识学生学习两次,对提升自信心和一年级阶段的成绩有不少帮助,但家长别忽视了教师水平。

倘若幼儿园教师并不具备这项教育能力,家长很难发现,学生更无从得知。最终学生学了两学期,学到的很可能是错误的学习方式,这对学生的启蒙思维影响不是一星半点。

幼小衔接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转型为幼小衔接)(4)

其次,可能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刨除少数神童,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当学生在幼小衔接阶段,学习了很多语数外内容,必然就失去了很多学习书法、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时间。

而当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习会变得更加紧张,学生就更抽不出时间去弥补之前在素质教育方面留下的漏洞。如果学生想走高考裸分和中考裸分到无伤大雅,怕就怕输在特长生路线上。

面对幼儿园转型,家长应该采用哪些应对措施?

其一,规划好学生的学习和娱乐时间。上了幼小衔接的学生,白天的学习负担是明显加重的,所以家长尽量不要在课后给学生增加更大的负荷,尽量多带学生进行户外运动。否则可能会让学生在双重压力下产生厌学心理和排斥反应。

幼小衔接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转型为幼小衔接)(5)

其二,家长要多留心老师的教学方式。幼儿园为了拉拢家长,一般会专设家长公开课,届时家长可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与老师的授课方式进行对比,尽量避免出现影响学生学习思维的情况发生。

其三,家长要多关注学生的日常课表。虽然是进行学前教育,但如果每天让学生除了接受语数外教育,就是进行户外运动,显然是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的,家长可适当给幼儿园提意见。

写给家长:

幼儿园的转型是有利有弊,面对如今的升学模式,转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但如果能将幼儿园转型的益处和家长的良好应对结合在一起,学生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幼小衔接如何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幼儿园转型为幼小衔接)(6)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转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