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金疙瘩(乡间传说含金戴玉)(1)

话说古代某地,有一疯妇人终日流浪于乡间,她姿容邋遢鼻涕两行,戴一顶破帽子看不到头发,又痴痴傻傻不能说话,乡里无人知晓她姓甚名谁,亦不知她出身何处,她所到之处,人们皆关门闭户,唯恐沾染到她身上散发出的难闻气味。

当然,亦偶有好心人会施舍她食物,让她得以勉强苟活,不过到底是难捱,到了这年冬天,下了场大雪,她便冻倒在雪地里,眼看性命就要不保。

这事说来也巧,老营村开磨坊的徐老汉赶着驴车去十里外的集市卖麸子,卖完麸子得钱一百五十文,打了三斤酒,坐在驴车上往家来,路上边行边饮,好不畅快,正行间,路边窜出一只野兔惊了毛驴,毛驴连窜带蹦把车上的徐老汉给掀了下来,摔入路边干草丛中。

民间故事金疙瘩(乡间传说含金戴玉)(2)

徐老汉大怒,爬起来准备对毛驴来一顿臭骂,却忽然发现草丛雪窝里似乎埋了一个人,于是连忙将雪扒开,果然有个人露了出来,正是那疯妇人,用手去她鼻息,气若游丝。

徐老汉不敢怠慢,连忙将她扶到驴车上,将装麸子的棉布口袋盖在她身上以取暖,然后赶着驴车将她带回了家。

徐老汉和妻子闫氏靠着一台石磨和三亩地过活,老两口人品极善,活到七十岁年纪没有子女,有野仙曾说,他老两口晚年可得一场大富贵,村人皆不信。

闫氏见丈夫从风雪中带回一个半死的女子回来,甚是吃惊,问明情由,连忙做了热粥给疯妇人吃,吃下这口热粥后,疯妇人活了过来,不过依旧疯疯傻傻,与往日无异。

见她这般样子,徐老汉老两口皱起了眉头,不知该如果打发她,最后闫氏说:“这寒冬腊月将她送哪里去?不如先将她留在家中,等暖和了再做商议。”

徐老汉答应,就这样疯妇人便被留在了徐老汉家,免去了冻饿之苦,说来也怪,疯妇人虽是痴傻,嗓子仅能发出无法辨识的“嗬嗬”之声,但老两口却认为疯妇人是在喊他们“爹娘”。

老两口一生无子,突然被人喊爹娘,心中十分热乎,日子久了就产生了感情,后来天气回暖也没有将她送走,老两口已是将她当成了自己女儿。

闫氏见疯妇人形容邋遢,就想为她收拾一番,奈何她十分抗拒,三番五次下来闫氏也只得作罢。

很快村里人就听说了徐老汉夫妇收养了傻女儿的事,大家纷纷嘲笑老两口说:“收养她有什么用呢?她既不能纺棉,也不能推磨,将来指定不能为你们养老,这不是白白浪费粮食吗?”

但老两口不在乎这些流言蜚语,他们说:“她在外面早晚要饿死,我们如果不管她不是作孽吗?”

就这样,老两口将疯妇人养在家里约五年,一直未曾亏待。

话说这一年,有一年轻人带边兵进入皇宫杀了皇帝,他被大臣们推举为新君。

要说这位年轻皇帝可大有来头,他的父亲乃是故皇帝,母亲则是故皇后,不过多年前故皇帝的帝位却被奸臣篡去,这个奸臣也就是被年轻皇帝所杀的那个皇帝。

篡位事件导致故皇帝死于非命,故皇后下落不明,年轻皇帝当时尚幼,也不得不潜往远方避难,现在终于在故臣的扶助下得以重新夺回本属于他家的帝位。

他做了皇帝之后,回忆起故皇帝皇后自然十分伤感,想起故皇后或许尚在人间,于是他做皇帝后立刻就派人寻找故皇后。

无数公差拿着故皇后的画像满天下寻访,这天便来到了老营村,村里人见了这副画像都觉眼熟,有人说道:“莫不是徐老汉家的傻女儿吧?”

公差得了线索,便去了徐老汉家,见了疯妇人,拿着画像与她仔细比照,当即发现她果然就是失踪多年的故皇后。

年轻皇帝听说后大喜,亲自率人前往老营村迎接母亲回宫,仪仗队伍足足排出十余里,老营村的人哪见过这般阵势?都被唬得不轻。

年轻皇帝见了自己母亲后喜极而泣,但母亲这般模样却令他皱起了眉头,请随行的太医前来观看,这位太医医术高超,很快就发现病症所在,说太后之所以疯癫长涕无发,是因为她含金藏银戴玉所故!

所谓含金,是指她嗓子里卡了一枚金戒指,这导致她气息不畅从而引发疯癫,所谓藏银,是指她的鼻子里塞了两根银筷子,这导致她鼻涕很多,所谓戴玉,是指她的头上有个玉碗倒扣,这导致她没办法长头发。

年轻皇帝当即令人将疯妇人嗓子中的金戒指和鼻子里的银筷子取出,又将头顶玉碗取下,她果然不再疯癫,不再流涕,头发也露了出来,漱洗打扮过后,就从原先邋遢的疯妇人变成了姿容尊贵的太后,年纪看上去最多四十岁。

民间故事金疙瘩(乡间传说含金戴玉)(3)

母子相认,不免抱头痛哭,随后年轻皇帝请母亲起驾回宫,但她却说:“这些年我虽是痴癫,但经过的事却是历历在目,若没有徐老汉夫妇,我早死多时,这几年他们将我当做女儿,我亦将他们当做父母,岂能一走了之?须让他们随着一起走,去享受荣华富贵才是。”

年轻皇帝当然对徐老汉夫妇也很感激,就按母亲说的要带他们走,但徐老汉夫妇却说什么也不愿意远离老营村,年轻皇帝不好用强,和太后商议后,便在老营村给他们修了豪华的府宅,赏赐了他们无数钱财,此后他们便锦衣玉食,双双活到百岁,果如那野仙所言,老两口晚年得了大富贵,这件事便被传为乡间奇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