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第42集,骆士宾与常务副市长周秉义会谈收购濒临倒闭的化工厂,决心就是赔钱也要为家乡做点好事。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1)

电视屏幕拍摄

周楠赴美国留学,骆士宾机场相送,感动了周楠,叫了一声爸,至此,《人世间》一号反派人物骆士宾完全洗白了。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2)

电视屏幕拍摄

从街头混混、投机倒把分子、流氓强奸犯、刑满释放分子变身成了懂经营、会管理、有担当的企业家。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3)

电视屏幕拍摄

看到这里,很多网友愤愤不平,觉得这不合逻辑,认为好人有好报,坏人就应该得到惩罚,可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个样子,好人一生平安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追求。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4)

电视屏幕拍摄

《人世间》里的骆士宾洗白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

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初衷是好的,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全体人民致富。

社会现实却是很残酷的。我们来看一看先富起来的都是什么人。最先富起来的是“官二代”,那个时候叫高干子弟。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实行了“双轨制”,即市场调节机制与传统的计划调节机制并存,主要表现为物资流通体制和价格体制并存。具体说来,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了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渠道; 所供应的物资,也有了国家统一分配及自由采购两个来源;产品价格决定亦有了国家定价和不同程度的企业定价两种方式。这为“官二代”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他们凭借权势拿到了批条,拿到了份额,拿到了计划外的资源,直接赚钱了,轻而易举地富起来了。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5)

另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就是没有职业的人群,俗称社会混混,北京叫胡同串子,这些人包括一些蹲过牢狱的刑满释放分子,商品经济为他们打开了一扇大门,这些人没有条条框框,没有任何约束,胆大敢干,什么赚钱干什么,开始是摆地摊儿、倒腾商品、有了原始积累以后,他们开始开商店、建工厂、办公司,在商品经济中的大潮中,他们混的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很快富起来。骆士宾就是这些人的代表。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6)

那时候的国有企业和职工,习惯了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等、靠、要的思维习惯,很不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增强企业活力,国家实行“砸三铁”的政策。即砸掉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国有企业开始以铁手腕、铁面孔、铁心肠去“砸三铁”。很多老弱病残、没有技术的富余职工被下岗分流,《人世间》中的孙赶超、肖国庆、曹德保就是这些人的代表。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7)

我所在的企业也下岗分流了3000多人,这些人失去职业,靠低保生活。这个政策虽然很残酷、甚至血腥,但却是必要的,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保住了大多数人和整个企业的利益。不然整个企业就会死掉,全体职工就会丢掉饭碗。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8)

说到此处,我可能要挨骂了,就像《人世间》里的赶超骂吕川一样。

骆士宾临死前说的秘密(为什么很多人对人世间中骆士宾的洗白愤愤不平)(9)

一个人生活得好与不好,都是自己的行为所致,怨不得社会,怨不得别人。人就像大自然里树、花、草和马、羊、牛、猪、狗等一样,各有各的位置活法,无法选择,能够选择的只有过好自己,不怨天尤人,这就是真实的人世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