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79年,正值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乌鸦扑棱着翅膀,落在枝头发出凄厉的叫声。这里,是北宋最高的司法机关——御史台,因为常年有乌鸦在这里,因此也被称为“乌台”。在这座黑暗的牢房里,关押着一个特殊的犯人,他身穿一袭白衣,头发散乱、面色凝重,好像正在思索着什么……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1)

因为自己的诗歌讥讽新政,加上被小人构陷,苏轼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在御史台的监狱里,他感觉到人生前路一片黑暗,四周是冰冷的墙壁,窗外是凛冽的寒风和鹅毛大雪。在这里,苏轼度过了130多个日夜。

作为士大夫,苏轼有自己的死法。他跟自己的儿子苏迈有过约定,如果得知要被处死的消息,就送一条鱼过来作为信号,他自己则服毒药自尽。有一天,苏迈去外面筹钱,就托付亲戚帮忙给苏轼送饭。那个人可能是为了给他改善一下伙食,就送了一条鱼。苏东坡见状,心里咯噔一下,觉得完了,死期将至,没想到闹了一个大乌龙。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2)

后来,因为皇太后、王安石、苏轼弟弟苏辙等一众人的求情,苏轼被免去了死罪。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被贬官至黄州任团练副使。刚从鬼门关走过的他,踏上了一片未知的土地。在黄州,苏轼完成了生命的蜕变,他的人生,重新焕发了出了光彩,苏东坡横空出世。在荒芜的黄州上,是什么支撑他度过艰难的岁月,他又是怎样完成人生中的重要转折呢?

1.躬耕东坡,以食养胃

刚到黄州,眼前一片萧索,苏轼便找人在当地开垦了一片荒地。因为坐落在黄州城东侧,在山坡上,所以他便自称“东坡居士”。自此,他的务农生活也正式开始了,他的角色从一个读书人变成了农民。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3)

苏东坡的偶像是田园诗人陶渊明,他喜欢五柳先生怡然自得的心境,“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的劳作生活,现在苏东坡也能真正体会得到了。

生长在土地上的人,才有对物候敏锐的感知。在劳作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农告诉他,想要丰收就必须将刚生出的麦苗让牛羊去吃,然后将土地踩得结实了,这样来年才能获得好的丰收。这让长时间在官场中生活的苏东坡,第一次感受到农民的生存智慧,对他们产生一种敬佩之情。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4)

过去,他都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知道了农民的不容易,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饭桌上,除了米饭的香味,当然还有猪肉的香气。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黄州的猪肉价格很便宜,但是富人不愿意去吃,贫穷的人不知道怎么去烹饪,这给了苏东坡大展身手的机会。

他先把锅用清水洗干净,在锅里放入少量的水,将水煮开后,用文火炖上数个小时,当然要加入酱油。最后,色泽洪亮,香气扑鼻的东坡肉就做好了。之后,黄州百姓争相效仿,东坡肉不断在民间流传,最后名扬中外。至今,大家吃东坡肉的时候,都会想到那个气质儒雅的“吃货”。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5)

当然,除了东坡肉之外,还有东坡饼、东坡肘子、东坡鱼、羊蝎子等美食,也跟苏东坡有很大的渊源。但人们在享受这些美食的时候,他们不知道的是,苏东坡在做这些美食时,他的人生正处在最艰难的时刻,而美食慰藉了他的心,也给他的生活增添了诸多乐趣。

2.求佛问道,以文养性

如果说美食慰抚慰了他的心灵,那诗文则像是一双翅膀,带着苏东坡在精神的世界遨游,实现思想的蜕变。黄州是苏东坡的精神炼狱,在谪居黄州的四年中,他开始探索自己的内心,不断叩问自己。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6)

一日,苏东坡带了一行人前往沙湖,途中下大雨,同行的人都很狼狈,开始躲雨。而苏东坡自己却不觉得有什么。思索片刻,他吟出了那首《定风波》,而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莫过于“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他内心的转变,变得淡然洒脱,所以在雨停后,他吟出了那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管是刮风下雨,晴天雨天,他的内心已经达到了平和的状态,没有波澜,心境由此也变得坦然。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7)

自此,苏东坡终于走出人生困境,他的创作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在秋天的一个夜晚,苏轼跟朋友坐船游览赤壁,在月色之下作诗唱和,作《赤壁赋》被后世传颂。在七月的那个秋夜,苏东坡的灵魂,已和月亮一起飞升,到达天际。在儒释道的三种思想柔和下,他的灵魂,真正达到了一种通达圆融的状态。此刻的苏东坡,已经完成蜕化,而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还有那天晚上的一群朋友,都见证了苏东坡的人生重大转变。

苏东坡,借诗文抒怀,以文为翼,飞上天宇,纵览锦绣山河。他像是一个自由的精灵,在天地之间驰骋。他的性情,也在文字的承载和流转中变得淡然,在逆境中超然物外。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8)

3.广泛交友,以人养心

宋代,是文治天下。而此时的苏东坡,谪居黄州,心中必有万般苦闷急于抒发,一吐为快。所以才会有前后《赤壁赋》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而在这种活动中,朋友必然是少不了的。如果作诗没有人唱和,那也是极其痛苦的。

人都是孤独的,需要和他人产生连接。在黄州待了四年,苏东坡是怎样打破这种贬谪带来的痛苦与孤独呢?或许,放下身段跟人接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苏东坡,也是这么做的。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9)

在黄州,苏东坡从一个士大夫变成一个乡野农夫,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普通百姓,在平凡的生活中,他找到了生活的解药。普通百姓的生活,治愈了他的苦闷。

一天晚上,苏东坡带着几个人去城外东坡喝酒,晚上饿了想吃东西。有人提议将自己家的牛宰了吃,这让大家大为不解。因为在古代牛有很重要的地位,耕牛是古代劳动人民必不可少的“伙伴”。要把牛宰了吃是不太可能的。但因为是一头病牛,苏东坡就答应了。他们在外面烤肉吃。篝火照得他们的脸都红扑扑的,火苗在他们的脸上跳跃,大家吃着牛肉,聊着天,潇洒惬意。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10)

等到要回去的时候已是深夜,城门也关了。古代有宵禁一说,等到晚上规定的时间必须关城门。如果有人没回来被逮住可能会问罪。而苏东坡,则带着一行人偷偷爬城墙溜进去了。这在古代是不太可能的,但苏东坡就这么干了。他已经充分地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他自己也以“东坡居士”自居。

有一次,他走到村头看见老百姓在聊天,然后就想听故事。但是平民都不太会讲故事,苏东坡就说:“那我来讲一个吧,”然后和他们坐在一起,跟平头百姓侃侃而谈。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11)

就是在这样的平常生活中,苏东坡深入百姓群体,跟他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他身上的那些骄傲和自满渐渐消失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内心成熟稳重、淡定从容的苏东坡,他的世界,也变得豁然开朗了。

4.兄弟情深,以情养意

在苏东坡的人生中,有一个人,在他的诗文中出现了无数次。早年考试,苏东坡旁边有他;中年入狱乌台,绝命诗中提到的是他;晚年被贬儋州(今海南),给苏东坡送行的还是他。这个人,就是他的弟弟——苏辙。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12)

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就占据了三个席位。苏轼和苏辙的兄弟感情,也是千年难遇。早年时期,在苏轼前往凤翔做官的时候,弟弟苏辙给他写了一首诗,苏东坡随即唱和回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比较有名的就是这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东坡在诗中感叹岁月易逝,人生无常。不过能跟弟弟一起作诗唱和,他的心里多了一些慰藉。

1076年,在一个中秋的夜晚,苏东坡又想起了弟弟苏辙,便作了那首经典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他看到天上悬挂的那轮圆月,思索片刻吟出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日后也成为望月思故人的经典名句。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13)

而人生的离合悲欢,正如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难以预料。在三年后,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在狱中苏东坡写下了《狱中寄子由》,而那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来生更结未了因”,更是写出了他们的真挚感情。在苏东坡自以为人生到尽头的时候,他的心里还是想着自己的弟弟。而弟弟苏辙也是没闲着,他上奏朝廷,说自己愿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兄弟感情深厚可见一斑。

后来,苏东坡一贬再贬,从黄州、惠州一直到儋州。这一路上对他不离不弃的,还是苏辙。前往儋州的路上,弟弟苏辙送了哥哥苏轼一程。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面竟是他们兄弟二人最后一面。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14)

苏东坡在逆境中他能坚持下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弟弟苏辙。二人诗文唱和,互诉衷肠,在人生的旅途上相互携持,终究成就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写在最后

苏东坡,仿佛离我们很远,又离我们很近。如今,行走在大街小巷,我们还能看到他留下的踪迹:东坡肉的香味弥漫在空中;熟悉的优美旋律在耳边回荡;苍穹高悬的明月,会不由得让人想起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

苏东坡人生中的三次被贬 乌台诗案中他命悬一线(15)

我们怀念苏东坡,不仅仅是他的美食、诗歌,还有他在面对困境时的潇洒从容和曲折人生中超凡脱俗,恣肆洒脱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你眼中的苏东坡是怎样呢?快来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吧!

作者:星辰

参考资料:

  1. 林语堂.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1
  2. 央视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

注:截图均来自纪录片《苏东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