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为“甲亢”,分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炎性甲亢、药物致甲亢等,多见于20~40岁的青壮年发病,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例1:4~6。本病一般起病缓慢,经常由于精神刺激、创伤及感染等情况而诱发或导致病情加重。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患者机体代谢亢进,出现进食增多、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同时,由于产热增多,患者怕热出汗,个别患者出现低热,甲状腺激素增多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使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失眠,情绪易激动、焦虑的症状,体格检查时可见甲状腺肿大、手细颤。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眼球突出、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什么是甲亢甲亢有哪些表现(什么会导致甲亢)(1)

传统中医没有与甲亢完全对应的病名,一般把本病归入瘿病的范围。在临床症状特点方面,本病还涉及到中医的心悸、汗证、痰证等内伤杂病。瘿病的病因主要是禀赋不足、情志内伤,饮食失宜等。初期多为气滞痰凝,结聚颈前,日久引起血脉瘀阻。本病与肝、脾、心的气血失常有关。病理性质以实证居多,久病则可兼见气虚、阴虚等虚证之候。女子以肝为先天,由于心理和生理特点,中青年女性容易肝气郁滞,化火伤阴,煎熬津液而成痰,所以女性的患病率较男性高。在经络学方面,足厥阴肝经向上循喉咙之后,会经甲状腺附近部位的。一旦肝郁气滞,津液停滞在肝经部位,痰结颈前则致甲状腺肿。肝的经脉上行连目系,所以肝开窍于目,肝火上扰清窍,则目肿痛、目眩甚则眼球突出。

甲亢常见证型与处方

(一)气郁痰阻

临床表现: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地柔软不痛,颈部自觉肿胀,胸闷,喜太息,病情常随情绪而变化,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行气解郁,化痰散结,方剂选用四海舒郁丸加减。

(二)肝火旺盛

临床表现: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柔软光滑,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火,消肿散结,方剂选用栀子清肝汤合消瘿丸加减。

(三)心肝阴虚

临床表现: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质软,心悸,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舌质红,少苔,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方剂选用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

(四)痰结血瘀

临床表现: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舌质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治法:理气化痰,活血消瘿,方剂选用海藻玉壶汤加减。

什么是甲亢甲亢有哪些表现(什么会导致甲亢)(2)

医学对甲亢患者的心理问题的认识

(一)西医对甲亢患者心理问题的认识

研究发现长期或强烈的精神刺激常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甲亢的发生、发展、治疗中,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情绪的异常可以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紊乱,引起一系列病变。所以甲亢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与精神-心理应激、个性特征密切相关的心身疾病。还有研究表明:甲亢患者在人际关系方面,敏感性比普通人要高,性格中偏执、强迫、焦虑、敌对的程度高于普通对照人群。

甲亢的患者多数表现为易激动、情绪易变,自感到精力亢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但甲亢有一种特殊表现类型,即淡漠型甲亢,症状与典型的甲亢症状相反,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可见神情抑郁,食欲不振,对周围的各种事物漠不关心,思维活动迟钝,应答问题迟缓,懒言少语。

(二)中医对甲亢患者心理问题的认识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虽然由心所主宰,但精神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其他脏的配合。肝主疏泄,能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和津液运行,而血能养神,所以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调畅情志。如果受不良信息的刺激,七情内伤,肝气疏泄不及则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患者会出现闷闷不乐、善太息;如果患者暴怒,则会引发肝的疏泄太过,气血上冲,引起情志活动的亢奋,常表现出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症状。

因此甲亢的患者在平时服药的同时,更应注意心情的调节,以免病情复发。

我是坚持为大家科普医学知识的于春泉医生,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关注或点赞,也可以转发给您的家人或朋友观看此文,谢谢了!

什么是甲亢甲亢有哪些表现(什么会导致甲亢)(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