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家长自然焦急万分,恨不得病痛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而孩子年纪比较小,理解力和自制力都不如成年人,所以时常会发生害怕去医院,恐惧打针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使用一些小妙招,帮助孩子进行缓解,让孩子能够更好的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孩子害怕打针逃跑(男孩怕打针离家出走)(1)

最近有这样一条消息在社交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热议,安徽省的一名男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需要住院治疗。然而这个小男孩却害怕打针,所以趁着医护人员和家长不注意,偷偷地溜了出去。父母发现孩子失踪后自然非常着急,匆忙报警,想要寻找孩子的下落。

警方也非常重视,通过查询医院附近的摄像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终于在河南与安徽的交界处,发现了孩子的行踪。警察把人找到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走到了河南省的境内了,原来他是跑到姑姑家来“避难”。

孩子害怕打针逃跑(男孩怕打针离家出走)(2)

这件事虽然听起来让网友觉得哭笑不得,但是设想一下,如果发生在自家孩子的身上,身为父母该是多么的恐慌。孩子恐惧打针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许多小朋友都对打针存在天然的恐惧感,家长需要理解孩子的恐惧情绪,进行有技巧的缓解。

为什么多数孩子对打针有恐惧感

1,生理疼痛带来的恐惧。

许多孩子害怕,是因为打针的时候会带来生理上的疼痛。可能是以前的打针给孩子留下过不好的影响,在孩子的简单思维里,觉得打针就是一件非常疼的事情。而这种生理上的疼痛所带来的恐惧,就会让孩子产生抗拒的情绪,变得非常抵触。

孩子害怕打针逃跑(男孩怕打针离家出走)(3)

2,家长经常恐吓孩子。

家长在平日里经常恐吓孩子,每当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想增添衣服的时候,总是会受到恐吓。比如:“你要是感冒了,就要去医院打针”、“你不把蔬菜吃光,生病了就要打针”。所以在孩子的幼小心灵中,就会觉得打针是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家长的这些负面描述,将会加大孩子的恐惧。

3,陌生环境的焦虑不安。

医院里往往装修的比较干净和严肃,医护人员都穿着白大褂,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孩子到陌生的环境中,本来就会产生焦虑不安,而医院的这种特殊的氛围,又会放大孩子心中的恐惧。所以导致孩子的情绪变得比较脆弱,更加害怕打针。

孩子害怕打针逃跑(男孩怕打针离家出走)(4)

恐惧打针的现象在很多孩子身上都会发生,主要是孩子们还不能理解打针对于治病的具体意义,所以没有办法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惧。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了解打针对于治病的必要性,再通过以下这些小方法来缓解恐惧,让孩子战胜病魔。

这样做可帮孩子缓解打针恐惧

1,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家长可以在去医院之前,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告诉孩子很有可能需要打针,以及只有打针才能让病痛好的更快。孩子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就能够更好的调节情绪。如果家长在去医院之前进行隐瞒,到了医院突然告诉孩子需要打针,将会出现剧烈的抗拒反应。

孩子害怕打针逃跑(男孩怕打针离家出走)(5)

2,及时给予情绪安抚。

当孩子表现出恐惧的时候,家长要及时的给予精神上的安抚。理解孩子恐惧的原因和表现,不要责骂孩子胆小。最好抱抱孩子,用肢体接触给予孩子精神上的安慰。鼓励孩子勇敢一点,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身边陪伴着他。家长的及时安抚,能够有效地缓解孩子的恐惧,避免恐惧心理积压在孩子心中,造成长久深远的影响。

3,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给孩子打针的时候,家长可以配合医护人员的动作,在旁边做一些事情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和孩子聊天,给孩子播放动画片,或者引导孩子看向别的地方。如果孩子一直盯着尖锐的针头,将会放大恐惧。若是注意力被转移,那么将会极大的缓解恐惧的心理,甚至有可能在孩子不知不觉中就会完成打针的工作。

孩子害怕打针逃跑(男孩怕打针离家出走)(6)

恐惧打针,短期来看将会影响孩子的治疗效果,导致孩子没有办法快速的恢复健康。长远来看,甚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促使孩子形成胆小的性格。所以无论是为了让孩子更快的恢复健康,还是出于性格塑造的考虑,家长都应该重视孩子恐惧打针的问题。及时进行有效的缓解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

今日话题:您的孩子害怕打针吗?您是如何缓解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