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时间流逝,但是相信每个人对于学生时代的一些经历依然记忆犹新,比如每周一,总是觉得和其他的日子有所不同,不仅仅是因为经历了两天的轻松之后重回校园的兴奋,更是因为周一有一些特殊的仪式。

每当周一,都要穿上校服,然后全校学生齐聚到操场上,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国旗法规定中小学每天升国旗吗(全校仅有4个学生)(1)

乡村小学的升旗仪式

在湖北黄冈,一所乡村学校里,每周一,也会和其他学校一样,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不过,和其他学校有所不同,这所学校里面只有4个学生,而唐老师是学校里面唯一的老师。

1994年,刚刚毕业的唐老师来到这所乡村学校任教,当时全校学生一百多人。不过,随着农村孩子出生率下降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在乡村学校就读的孩子越来越少,到这个学期,只有4名学生。

今年48岁的唐老师,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教学任务,只要是教学任务中规定的课程,唐老师面面俱到,不敢放下一门功课。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让学生们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究竟从何而来。

这些教育,也终究会在孩子们心目中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成为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的源源动力和奋斗方向。

国旗法规定中小学每天升国旗吗(全校仅有4个学生)(2)

爱国主义教育在于每个细节

面对唐老师和他的四个学生,或许是最小的学校之一,但是,却没有因为人数少,他们的需求没有被忽视。

有人说,这么小的学校,对于人力财力是浪费,应该要撤并。面对农村人口流失的大趋势,撤并成为优化教育资源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于一些农村孩子来说,就近读书,才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举动。

尤其是一二三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不适合进入乡镇学校寄宿,或者家人为了生计,没有办法每天接送。于是,学校没有盲目地被撤并,孩子们的利益被充分考虑,才有了这所秀珍学校的存在。

人民利益无小事,在某些事情面前,我们没有简单地从成本和利益来考虑,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总是淡化成本,将人民需求当成最大的任务。即便只有4个孩子,但是基础教育设施一样都不少,电教室、运动器械等,一应俱全,最大程度满足了基本教育的需求。

更有唐老师这样的好老师,将毕生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事业,哪怕学生再少,但是教育质量却不能减量,身体力行地向学生们展示责任担当,用最好的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实践。

国旗法规定中小学每天升国旗吗(全校仅有4个学生)(3)

也许有一天,这所学校会因为没有学生而关上大门,但是,孩子们在这里所经历的每一个难忘时光,接受到的每一次谆谆教诲,都必将永远地镌刻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激励他们的一生,催人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