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制度是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北宋就是看到了藩镇制度的弊端,所以加强了集权。北宋时期军队战斗力较弱,因为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皇帝的地位是稳固了,可是军队战斗力也下降了。在我们的印象里,好像北宋和南宋不会碰藩镇制度,但是事实是,迫于现实,迫于无奈,南宋还是碰了藩镇制度。战事失利,提出藩镇制

北宋末年,金军势头正盛,一路南下。北方丢失了大片土地。为了抵御金军,有人提出了藩镇制度,这也是第一次提出。因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犯忌讳的,北宋皇帝对藩镇制度是十分抵触的。不过迫于战局的发展,藩镇制度是可以更有效地抵抗金军入侵的。

宋代藩镇割据怎么解决的(北宋深知藩镇之害)(1)

今乞将大河州军并仿唐藩镇,慎择守帅,而土地人民一以付之,许一切便宜行事。凡经画财赋、废置官署、治兵调发,皆得自便。

如果按照这样设置了将帅镇守一方,一些事宜都由一人裁决,做起事来会十分高效,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但是同样的,因为权力太大,会威胁到皇权。这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即使是前线吃紧,还是没采用这个制度。可是随着战况的发展,北宋灭亡,局势已经和当年大不相同。于是李纲再次提出了藩镇制度的建议。

宋代藩镇割据怎么解决的(北宋深知藩镇之害)(2)

沿河、淮、江设置帅府、要郡,并赋予便宜行事权,允许辟置僚属。

这主要是因为南宋初年对北面的控制已经大不如前。消息不通,已经陷入了各自为战的情况。尤其是都城先在建康,后又南迁到临安,这使得对北面的掌控更弱了。同时也是为了能增强战力,抵挡住金军的进攻。若是做一个决策都要请示一下,金军打过来了还没有对策。尤其是可以自己设置署官,这样有利于军令的执行。这个时候,皇帝已经没法再想是否忠心的事了,若是忠心,就能多保几年。若是不忠心,还能调其他兵镇压,要不然就是金兵打过来,也是亡。其实岳飞之军被称为岳家军已经是显露出南宋军制的改变,皇帝为何这么忌惮?除了不想北伐,害怕皇位不保,也是怕岳飞做大。他战功越多,部队越多,越难控制。南宋之所以能取得比北宋更多的胜利,与军队放权分不开,将领可以自主地作战。地方上也可以调动一切力量来支援前线,至少赋税自己管理,军饷和粮食问题可以解决了。

宋代藩镇割据怎么解决的(北宋深知藩镇之害)(3)

南宋还设置了招抚使的职务,主要负责招抚北方民众,同时还节制诸路军队,抗击金军。招抚使也有自己选拔下属的权力。还有宣抚使,制置使,都是地方上掌握实权的代表。

祖宗以来,所置使名莫重于宣抚,多以见任执政官充使。

这是对宣抚使的评价,足以说明其位高权重。宣抚使还可以举办类省事,可以赐给考中的人进士出身的身份。可以说南宋时期的宣抚使比没有造反之前的唐朝节度使有着更大的权力。

绍兴年间,天下州郡遂成三分:一为伪齐、金虏所据,一付张浚,承制除拜;朝廷所有,唯二浙、江、湖、闽、广而已。

北方前线战区都交付给一人掌管,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权,就算是称帝也是有足够资本的。除此之外,最让人羡慕的还是镇抚使。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有功勋,镇抚使是可以世袭的。这是宣抚使,招抚使都没有的待遇。

宋代藩镇割据怎么解决的(北宋深知藩镇之害)(4)

既然前面有唐朝灭亡的教训,南宋为何还敢给前线统帅这么大的权力呢?不怕他们反叛吗?其实南宋所谓的藩镇制度和唐朝并不是一样的。

南宋的制度使得藩镇不能反文官掌权,打压武将

从收回岳飞兵权开始,南宋就开始重新布局了。武将在外领兵总是不让人放心的,毕竟宋室的江山就是这么来的。南宋将武将替换,很多重要的岗位都由文官担任,上述提到的几个重要职位,几乎都是由文官担任的,武将只能辅佐文官。地方知州,知府掌握军政大权,使得都统制成为了空闲。文官领兵,能让人更安心,一般来说,文官造反的很少。这是和他们的思想观念有关的,也和性格有关。当北边安定的时候,南宋就会撤销总览大权的大臣,比如张浚。南宋与金议和后,宋高宗便召回了张浚,同时撤销了北面防区的宣抚使。在平稳时期,南宋是不会把大权外放的。

宋代藩镇割据怎么解决的(北宋深知藩镇之害)(5)

在宣抚使之上,还有都督,督军,可以节制宣抚使等实权人物。而都督和督军一般都是临时派去的,多是文官,一次任务完事了就又撤销了。都督和督军一般都是皇帝的亲信,可以加强对地方的掌控,而都督又不能做大。这就形成了制衡。

财政限制

虽然宣抚使,制置使有着便宜行事的权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控制赋税,但是只能应用与军事,不能将这些钱应用到其他领域。而且能调动的钱也是有限的。朝廷不会把一个省的全部财政大权都下放。因为没有钱,就不能起兵,财政权很重要。对于更低一级的地方掌权者,就更是连一点财政权都没有了。统兵的将帅不能有财证权,南宋也是吃准了这点,才敢放心地给他们很多其他的权力。

空头支票

南宋还有一个本事就是开空头支票。前面提到了,镇抚使若是有大功可以世袭,那么问题来了,什么算是大功呢?皇帝说得算。皇帝不想给你世袭的权力,只要说一句这功劳不够大就行了。事实上,南宋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世袭的镇抚使。虽然镇抚使也有便宜行事的权力,但是掌管的地区较小,军队也不多,最少的只有一个州,最多的也就是五个州。这样镇抚使就没有太大的权力。南宋朝廷自然是不怕他们造反了。因为镇抚使的兵权不大,大战时要么战死,要么投降。镇抚使所剩不多。后来,干脆直接不再任命镇抚使,朝廷彻底不用担心了。

宋代藩镇割据怎么解决的(北宋深知藩镇之害)(6)

总结

南宋虽然恢复了一段时间的藩镇制度,但是南宋的藩镇制与唐朝的藩镇制有着很大的差别。南宋吸取了教训,可以制衡藩镇。之后,随着战局的稳定,很多职务都被撤销,一直到了蒙古攻宋时,不得不再次设立。南宋的藩镇制存在时间较短,在名义上,南宋是不想承认藩镇制的,虽然是既成事实。不过藩镇制确实是在抵御外敌时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南宋朝廷也是比较聪明,可以牢牢地抓住命脉。所以,南宋没有出现藩镇割据的现象,朝廷一直有着很大的权力。

古代打仗如何获取水?长途运输是不行了,看明军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说明代抗倭时期是武术的融合期?看看狼兵和僧兵就知道了

在古代若想买卖田宅,要注意这几点,否则要有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