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学《论语》之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讨好人的样子,这种人出于仁心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鲜是少的意思,矣是语气助词,在这里使用了倒装,加强了语气。看来孔子不太喜欢这样的人哦。不过,关于这句话,也有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

察言观色和心思细腻(巧言令色鲜矣仁)(1)

这句话是说花言巧语刻意讨好的人大多都没安好心吗?

孔子学说的核心就是“仁”,那什么是“仁”呢?比如昨天我们讨论的孝悌就是一种“仁”。另外,很多人以为,仁,就是对谁说话都客客气气,让听的人开心。宋朝的朱熹却说,这不是仁。有很多人喜欢说一套做一套,比如你们班有没有同学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很乖嘴很甜,等老师一走,在同学面前立马就变得很凶啊?

察言观色和心思细腻(巧言令色鲜矣仁)(2)

哦,好像还真有哎,上次那个谁,我明明没有讲话,她非要说我讲话,扣了我的分,但是老师就相信她,好气人啊。不过我们班很多人都不喜欢她。

哦,那真的好惨啊。我们的孔子也吃过这样的亏呢。

有没有办法,不被这样委屈呢?

巧言令色,固然不好,但好好说话还是要做到的。不然就算我们出于好心,但别人怎么会看到我们的好心呢?好的初心也需要好的样子来呈现,如果把人吓住了,就不能怪别人误解我们。

那就是和别人说话要客客气气,有礼貌,对吗?

察言观色和心思细腻(巧言令色鲜矣仁)(3)

这是必要的,但是有时候,触犯到原则,该严肃的还是要严肃对待,一味地和气,让对方开心这可不是人,该据理力争的时候也要寸土不让,这才是仁!

这就是妈妈常说的,善良的人也要有锋芒正如我们国家不能没有国防一样,对吗?

你学得很快耶!

察言观色和心思细腻(巧言令色鲜矣仁)(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