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体质养生要点(湿热体质养生之自然疗法)(1)

推拿按摩

(1)按摩曲池穴。曲池穴(先把肘部弯曲,找到肘部最突出的那个骨头,然后再找到弯曲合上的这个点,突出的那个骨头和这个点之间的中间点)按压可以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利湿的作用。按压的时候有一种酸痛感,按压的时候可以用拇指或者是中指指端来按揉,每次1~3分钟,每日按摩1~2次。这样有助于改善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养生要点(湿热体质养生之自然疗法)(2)

(2)敲胆经。胆经循行在我们身体的两侧,在自我按摩的时候,从上到下按摩或者敲打胆经,就有助于舒畅气机,祛除肝胆湿热。

(3)推期门穴。期门穴(第6、第7肋骨中间)是肝的募穴,很多肝病可按摩此穴。按摩时当注意手法缓慢轻柔,每日推1~2次,每次1~3分钟。

(4)按摩劳宫穴。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俞穴。中医认为,劳宫穴有清心火,除湿热,凉血息风,理气和胃,镇静安神的作用。按摩时用左手大拇指指端顶住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垂直向下按压,其余的手指则按压在手背上,力度由轻到重,一压一松,持续1~2 分钟即可。

(5)按摩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是手阳明经的原穴,可以疏通气血的运行,还具有活血理气、清热利湿的作用。

(6)按摩鱼际穴。鱼际穴(位于手外侧,第一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是肺的荣穴,按摩鱼际穴可以清湿热。

(7)按揉承山穴。承山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其效果跟薏米红豆粥有异曲同工之妙。承山在足太阳膀胱经上,一方面是全身承受压力最多筋、骨、肉的集结之处,另一方面又是人体阳气最盛的经脉的枢纽,所以,它能通过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8)按揉三阴交。三阴交(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可在每天中午11点,脾经当令之时,按揉左右腿的三阴交各20分钟,能把身体里面的湿气、浊气、毒素都给排出去。还可以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白带过多,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等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內停的病症。

湿热体质养生要点(湿热体质养生之自然疗法)(3)

(9)按揉合谷穴配太冲穴。两穴同时按揉,1天2次,每次各5~10分钟,既能清大肠之热,又能泄肝火,清热祛湿的效果非常快。(10)捏脊疗法。就是用手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从尾椎一直捏到颈椎。督脉和膀胱经行走在脊背,脊背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捏脊疗法可以疏通全身的气血,祛除体内的湿热。1天2次,每次10~15分钟。

湿热体质养生要点(湿热体质养生之自然疗法)(4)

湿热体质养生要点(湿热体质养生之自然疗法)(5)

拔罐刮痧

(1)循经刮痧治疗。刮痧时取俯卧位,沿督脉和膀胱经从第7胸椎区域自上向下刮痧至第12胸椎区域,以活血调脾、清热利湿,调治湿热体质。或者取仰卧位,湿热在人体上部的,加刮手太阴肺经,沿循经方向,自胸部往手部刮痧;湿热在人体中部的,加刮足阳明胃经,自头部往足部刮痧;湿热在人体下部者,加刮足厥阴肝经,从足部往腹部刮痧。每3~7 天刮痧1次,以痧点消失为准。

湿热体质养生要点(湿热体质养生之自然疗法)(6)

(2)刺络拔罐治疗。取俯卧位,选取大椎、肺腧、膈腧、肝腧、胃腧、十七椎、委中及出痧较重部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每次取穴3个穴位,用梅花针点刺腧穴,再于穴位处从上到下进行拔罐,留罐10~20分钟,1天1次。

原创文章,欢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