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相传是轩辕黄帝炼丹升仙之山因而得名。黄山以独特的花岗岩地貌和丰茂的植被,以及奇松、怪石、日出、云海、温泉等奇观吸引着海内外八方游客。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说:“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被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在黄山众多的奇景中,有一处位于北海狮子峰前,名为“猴子观海”(云海),也叫“猴子望太平“(县)的景致。一只石猴独踞峰顶,静静的守望着远方。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

黄山胜境

相传唐三藏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归来,孙悟空却不习惯了世间的繁华喧嚣,花果山也不再是他容身之地。悟空一跃上了云端,环顾四周,很快被奇美的黄山胜境所吸引,于是黄山就成了他安居之处。时间长了悟空在山上也寂寥,于是化作白面书生到山下的仙源古城里闲逛。没想到巧遇了赵员外的闺女掌珠,两人一见钟情。悟空自称孙公子上门提亲,很快博得了赵家的欢喜并答应了亲事。悟空欣喜若狂,如约上门隆重迎娶掌珠。没想到新婚之夜,得意忘形的悟空醉酒现了原形。吓坏了掌珠不说,悟空知道自己也犯了戒,无奈之下只身回到了山上。可是悟空心中一直思念着掌珠,每日在山顶眺望着掌珠所在的仙源古城......日久天长又化作了石猴。这正是“小劫沉沦五百春,全真应是最多情。功成缘满归东土,跌坐灵山望太平。”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2)

猴子观海

从科学的角度讲,黄山的地质形成已有数亿年了,石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朋友会问,那石猴真的跟孙悟空有关吗?虽然上文讲的故事是我根据传说编的,但是就在唐玄奘取经归来(公元645年)正好一百周年(公元745年)的时候,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下旨设立了太平县,县城为仙源镇,并且两年后(公元747年)亲自将黟山更名为黄山。从此世界有了黄山,更有了仙源古城。那石猴守望的是千年古城仙源镇一点都不假。更有诗云“灵猴观海不知年,万顷红云镶碧天。坐看人间兴废事,几经沧海变桑田。”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3)

鸟瞰仙源古城

仙源镇,是因发源于黄山的最大河流麻川河(古称仙源水)流经而得名,也是离黄山最近的古城。黄山与仙源镇的关系,就如同泰山与泰安的关系。当年唐玄宗下旨设县建城,实际是为自己日后造访黄山建造下榻行宫做准备。虽然后来唐玄宗未能如愿来到黄山,却给后人留下了一座千年古城。仙源古城距今已有一千两百七十多年了,明代达到了最鼎盛时期,境内人口多达二十多万。一直到1959年底,因为修建陈村水库(太平湖),属于淹没范围,县城整体搬迁至六公里外的甘棠镇。后因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专家,实际建设的水库大坝建成蓄水后,水位没有原先设计的那么高,仙源未被淹没。古城虽然幸存了下来,却渐渐成了一个几乎被外界遗忘的地方。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4)

仙源古城和天边的黄山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5)

鸟瞰麻川河和水东村

仙源古城在明朝时期规模达到了顶峰,城池坐北朝南,建有城墙、城楼一座、城门五座、大小水关两处,富丽堂皇的庙宇宗祠达三十多座,尤以文庙、县衙建筑宏伟、精美,雕梁画栋。更有“仙源八景”:板石古韵、东郊秋色、庆云晚钟、富溪望月、云中观湖、古亭揽胜、南苑丹桂、北岭玉松......很遗憾的是,仙源古城经历数次浩劫(太平军、日军飞机轰炸、红卫兵),古迹几乎殆尽。如今仅存石桥、古井、石刻、少量古民居、庙宇和古塔的地基......走进现在的仙源镇,如果没有人来讲述,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皖南乡镇。一些明清古建,隐没在深巷中,留给人们更多的是遐想的空间。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6)

仙源镇中的古民居

有朋友会说,既然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一个地方,有什么好讲的呢?这里最让人叫绝的是古城的选址,真不是一般的地方。仙源古城背靠三门山,三面环溪,四周丘陵环绕,呈"面揖黄山,足潆碧水,屏风后镇"之格局,从保留下来的古代地图上看一目了然,正是古书上所说得绝佳风水宝地。左青龙,右白虎,朝山、案山一一对应,更神奇的是护城河都是天然形成的,这样的地方在中国都实属少见。古人的智慧不但让现代人感叹,更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7)

清代仙源古城县治图

仙源古城过去属于什么文化范畴,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实际上仙源是徽文化与吴越文化交汇之地,更是黄山文化的发祥地。仙源古城内遗存的明清建筑,多为简徽风格。仙源古城作为古徽州与长江流域商贸交流的重要节点,古城周围的山上遍布通往周边各地的古道,麻川河作为重要的水路流入青戈江过宣城最终汇入长江。而如今的黄山风景区在历史上除汤口曾归歙县管辖外大部分都归太平县管辖。仙源古城更是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唐代大诗人李白游黄山时曾经夜宿仙源古城,沿麻川河乘船逆流而上黄山脚下求白鹇,顺流而下经桃花潭去宣城。唐末诗人、文学家、思想家罗隐曾久居于仙源古城中。宋代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经常来仙源古城拜访好友......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8)

车公殿

仙源镇最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还传承着纪念轩辕黄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轩辕车会》。从唐代开始,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八到二十四,镇上都会举办轩辕车会。虽然黄山有关黄帝的历史遗迹和传说随处可见,如始建于唐代的“轩辕古刹”、传说黄帝炼丹时所用的“神仙洞”和“炼丹台”、黄帝洗药的“鼎湖”、黄帝居住的“黄帝宫”以及祭祀黄帝的“黄帝坑”,还有位于仙源镇正南方的七十二峰中东方第一大峰轩辕峰。但是轩辕车会是古人唯一留存下来活着的文化遗产。相传黄帝发明了车,当地古人又称其为“车公”,每年的轩辕车会,又称为“滚车”,活动分为“洗车”、“正车”、“祭车”等五个程序,以滚车表演为主,祠堂庙宇、大街小巷都要滚到,以示降福祛邪。如今在仙源古城外的河边,复建了车公殿,供奉着轩辕黄帝,并摆放着轩辕车会“滚车”所用得木制车轮。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9)

车公殿内的轩辕黄帝造像

仙源古城保存较为完整的古迹是东门外麻川河下游不远处的一座大石桥。这座建于乾隆年间的五孔大石桥,名为麟凤桥,目前是安徽省重点保护文物。《吴越春秋》里说:“禹养万民,凤凰栖于树,麒麟步于庭。”麟凤齐集同时出现为天下太平的象征。传说仙源古城出现过凤凰,而麟凤桥是为了迎接乾隆皇帝来黄山所造,是连接歙县到青阳古道的重要桥梁,也是过去进入仙源古城的主要门户。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0)

空中俯瞰麟凤桥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1)

麻川河畔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2)

雪后的麟凤桥

古诗有云:“六六峰头一望奇,群峰面面向城坡。舆图曾志新安旧,不到仙源总不知。”站在麟凤桥上眺望四周,青山环抱,碧水东流。天气晴朗时,正南方的黄山诸峰清晰可见。向桥下望去,河面上时常有白鹭、野鸭在嬉戏捕食,偶尔还有渔人在行船捕鱼......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3)

麟凤桥上远眺黄山

从麟凤桥向东南方向望去,两山交错,犹如雄狮和大象对卧。狮子和大象在佛教里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的坐骑,狮子象征力量、无畏,大象象征稳重、大力、无烦扰。 狮象把门,镇邪除妖,天然形成的景象更加神奇。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4)

狮象把门

离麟凤桥不远的河岸边,有一块巨大而平坦的岩石,可容纳百人。这便是仙源八景之首“板石古韵”,岩石上镌刻着历代太平县令留下的诗篇,至今依然有五首诗文清晰可见。其中一首为明嘉靖太平知县刘元凯所作,诗日:"移杯就溪山,鱼鸟来争酒;呼童分一瓢,化作天边斗"。体现了绿水青山之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大岩石是一个天然的亲水平台,不但可以近距离碰触到麻川河水,也是观赏拍摄麟凤桥的绝佳之处。古人在此垂钓听琴、把酒赏月,而今的景色依然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这里是游览仙源镇最值得观赏品鉴的地方。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5)

板石诗刻

在大岩石的边缘,还刻着一个不到一尺高的半身人像,随河水涨落而时现时没。当地人管这个石刻叫“水牢”,岸上的人如果没人来指点,还挺难找到。这个石像据说刻的是一个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官员,被蒙冤者的家人刻于此处,永世囚于水牢,这恐怕是全世界最牛的诅咒了。石刻所选的位置极其巧妙,历经数百年的河水冲刷却几乎完好无损,一直在此警示着后人,为官一定要做好官。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6)

麻川河岸边的水牢

仙源古城的正门是南门,很遗憾南门城楼和城墙都不复存在,始建于宋代的仙源桥(又称永济桥,当地人称之为南门桥)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走过仙源桥,穿过已经消失的南门就来到了仙源古城的直街。也有人管这里叫太平老街,曾经是古城最繁华的街道。明清时期,这里店铺、作坊鳞次栉比,每日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犹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景象。如今的直街,看不到原来的建筑,更没有原来的热闹,展现的是中国千万个集镇如出一辙的景象,卖的东西也都是跟当地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不过,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古城将迎来新的重生。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7)

仙源桥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8)

太平老街(直街)

古城内除了直街还有保存较完好的横街,两街相交构成了古城内的格局。两街交汇处地面有着用石子镶嵌的精美图案,此地名为“三不管",唐朝设立太平县之前上曾是泾县、石埭(台)县、歙县三县交界之处。沿横街一路向西,会看到一条穿城而过的天然水系羊角河。羊角河虽然不大,却清澈湍急。河边更有座神奇的古井,名曰“鲤鱼井”。这座古井几百年来从未干涸,水质甘冽,四季恒温,更不受紧邻的羊角河涨落影响。至于名称的由来,有人说是因雨季时看到有鲤鱼出没于井内。我几次光顾,终于一次在冬季雪后,看到井水相对平静见底,水面轻微冒着热气,井壁斑驳的石块露出部分红色,若隐若现,犹如红色锦鲤。古城内还有福、禄、寿井,以及四眼井等众多古井,有的还在,有的已经消失。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19)

羊角河边的鲤鱼井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20)

鲤鱼井

有朋友说,仙源古城那么悠久的历史,一定有不少美食。对了,美食还真不少,但是最有名的应该是豆腐乳。在皖南一带,原来几乎家家都会做豆腐、毛豆腐、酱豆腐(豆腐乳)、豆干等豆制品。但是仙源古城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做豆腐乳的名人,那就是如今已成北京老字号的王致和。话说三百多年前,王致和满怀雄心壮志进京赶考,谁成想屡试不中。不但状元梦没了,连回家的盘缠都花光了。为了挣回回家的路费,王致和用在家乡学会的手艺,在京城做起了豆腐生意。没想到他的豆腐卖的特别好,而且无意间做出了味道独特的臭豆腐。既然生意好,王致和就留在了京城,将买卖一直做了下去,一直到把臭豆腐卖进了皇宫,成了每日必备的宫廷小菜。到清末时,慈禧太后甚至为其赐名为“靑方“。如今走进仙源古城,虽然寻不见王致和的踪影,却能买到由古城里自家作坊做出的味美价廉的豆腐和豆制品,并且曾经古城的水豆腐汤也是远近闻名的。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21)

豆腐工坊

如今仙源古城值得推荐的美食是一家当地人做的月饼。做月饼的这一家人可不得了,也是仙源车会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这个月饼个头挺大,由纯天然的食材制成,绝无任何添加剂,特别适合一家人团圆之时在一起分享。可惜这个月饼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做,想吃的朋友就要看运气啦。不过他们家还有自制的米糖、麻糖和花生糖,也很好吃,入口香甜不腻,酥脆不粘牙,而且都是绝对的绿色食品。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22)

仙源月饼

仙源古城虽然现在还是尚未开发状态,还不适合接待游客。但是这里四季分明,环境优美,并且有着说不完的看点,讲不完的故事,以及神奇的传说和神秘的宝藏。这座沉寂了几十年的千年古城正在静静的等待,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今后我会继续带大家走进这座千年古城,分享新的发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千年古城将会迎来伟大的复兴,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23)

麻川河畔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24)

仙源冬雪

仙人墓仙女潭访师岩三大景点(寻访黄山石猴守望的千年古城)(25)

仙源小学遗址上的板书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黄山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云中子 发布:2018.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