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车开到水库顶上(005学开汽车)(1)

大多年轻人都对汽车感兴趣,也都想学开汽车,当时也算是极好的工作,主要是有门技术。教练是原来的一排长孙权友,我们学开车自然就称为“学员”了。

我们天津的是十四个人,另加一个是原团长的儿子叫周铁军,他比我们大几岁,参过军,退伍后就在本连的修理排做修理工,这批学员里也有他,总共是十五名。

孙教练是身经百战的老军人,也是五八年的老转业兵,驾车技术极高,经验十分丰富,但为人谦和,具有表率作用,当年也就四十来岁,身穿洗得退了色的旧军装,总戴着一顶旧军帽。

本连的人和本团的好多人对他都非常尊敬,对我们来说就是景仰。遇到这样一位好教练,能跟他学习开车也是我们做学员的福气。

他对我们非常有耐心,我们在学习驾驶技能的同时也向他学到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能赢得社会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强人,这一点使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匪浅。

我们这个培训班也可能是当时的“速成班”,只在院内的停车场练了一、两天的起步、停车然后就上路训练去了。

偶尔顾指导员(私下我们都管他叫老顾,连里的老人儿们管他叫顾倔子)也抽空给我们讲上一、两次的机械原理课。那时什么教材也没有,全凭死记硬背。

教练用车是当时连里的一辆老解放牌运货卡车,在连里编号是二号车,大概是五八年国产的,又老又旧,经常在路上出故障,好在每次孙教练都能及时修好或把故障排除。

把车开到水库顶上(005学开汽车)(2)

老解放(图源百度)

上路训练时,孙教练端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我们学员都在车厢里坐着等待着。当教练点到谁的名字时,谁就立刻到车头的右侧拉开车门向驾驶室里面敬礼,同时也是向教练敬礼,这也是礼仪的一部分。

每次每个学员都要用手摇柄也俗称摇把来摇着汽车,不准用启动机发动车,主要是练习基本功。教练允许后再上车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然后一切都要听从教练的指令。

每开一段路就要换一个学员,每个学员练完一段路,停车之后孙教练都要针对每个学员做指导或是点评之类的。

有一次,教练车行驶到九连,九连是多年被评的“四好连队”。孙教练命令车停下来,当时已是中午,我们感觉肚子饿了,可不知道是几点钟,因为只有教练才有一只手表,于是孙教练带领我们这些学员去九连伙房吃饭。

把车开到水库顶上(005学开汽车)(3)

九连炊事班在食堂前合影(图源:美篇@传子专栏)

记得那天吃的是猪肉片炒豆角,奇怪的是豆角不是绿色,而是金黄颜色,特别的嫩,也不切也不掰,做熟了盛在碗里也是整根的。

馒头还是半斤一个,这顿饭我们这些学员吃得都很香,可以说是特别的香,至今想起来那猪肉抄黄色整根豆角的香味好像还在口中环绕。

饭后教练车又继续上路,到十一连后又折返回来,经过八连时,路边站着两个女青年招手想搭顺便车,(当时在我们兵团路上有人招手搭车是很正常的事)手里还拿着一个西瓜。

把车开到水库顶上(005学开汽车)(4)

各连队位置,点击可放大(图源:美篇@传子专栏)

孙教练命车停下,两个女青年刚爬上货车的车厢,那个西瓜就被学员们盯上了。

周铁军的外号叫“大楞”,论岁数比我们大几岁,论见识比我们多,也算是高干子弟,还当过两年正式的兵,也算是我们这批学员中的“老大”。

这时他眼盯着西瓜主动向女青年打招呼,问西瓜是从哪儿买的,甜不甜,三问两问的,手拿西瓜的那个女青年被“大楞”给问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于是就把西瓜递到“大楞”的跟前说:“你们尝尝吧。”

语音未落,说时迟那时快,“周大楞”一把从女青年的手里抢过西瓜,又一拳砸在了西瓜上,打破瓜皮抓出一把瓜瓤就往嘴里填,其他几个学员也不示弱各抢得一块啃了起来。不到十秒钟一个西瓜就只剩下零零碎碎的西瓜皮了。

那两个女青年目瞪口呆,我们几个手慢的没抢着,可也是笑得前仰后合。

“大楞”他们几个吃西瓜太精彩了!

孙教练不知车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放下车门窗的玻璃大声问话。

“咋地啦?”

我们立刻把嘴都闭上再不敢吱声了。

把车开到水库顶上(005学开汽车)(5)

也不知道是八连哪两位女知青这么倒霉,碰上了这帮坏小子(图源:美篇@传子专栏)

车练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一个星期天,本来应该休息,学员们刚吃过早饭,顾指导员就来了,学员们赶紧集合等待训话,可今天他没训话,直接带我们上教练车,他要检验一下我们的驾驶技术学得咋样。

他坐在副驾的位置,叫我们每人给他开一段路。

轮到我了,我拉开车门先敬礼,而后用手摇柄把车摇着了,进驾驶室在方向盘前坐稳姿势,指导员说“开始”后,我踏离合器挂一挡,加点油门,轻抬离合器开始起步。

车开起来了,然后换挡加速。我加减挡很熟练,方向把握得也挺稳,有坑有坎的路面通过时我减速点一点刹车,当时自我感觉还挺不错。

当车行至十七连路口时,指导员突然命令:“丁字路口调头。”

这下我心里就没底儿了,平时也没练过,我只知道左边有路口时,将车先拐进路口,停住后再倒车向右转,一定要将车停在路口中心线右侧,停正了车算完成了。

平时没练,这回让我赶上了,我不能说不会,只好硬着头皮来。

我先换低速挡,然后先开左转向灯,再向左打方向盘,左路口里是个小窄桥,车上了小窄桥后我把车停住,再挂倒挡同时开右转向灯,车一边向后倒我一边向右打方向盘,车尾也就倒着向右转了。

其实这个丁字路口调头,我是硬着头皮来操作的,实在是不得要领,方向盘打早了。

“停!”

坐在旁边的指导员发出命令,我立刻刹住车同时摘空挡拉紧手制动。

“自己下车去看看!”指导员又说。

我下车一看,只见车的右后轮差点掉到桥下去。

这时指导员也下了车,先是用山东话训了我两句,意思是你这车是怎么开的,而后同着车厢上的学员给我讲一些丁字路口调头的要领,也是给全体学员讲的。然后指导员进了驾驶室先将车调正,并且给全体学员们完整地做了一遍丁字路口调头的示范。

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指导员对我们学员的检验又继续了……


各位读者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 评论

当然欢迎您把本文分享给其他兵团战友。

关注不迷路,本文后续章节每天阅读。

因为一些您可以理解的原因,这一章有所删改,看完整版请私信给老慢,只需发送3721,即可自动得到观看方法。

感谢您的支持,本文持续更新中……


声明:

本文和部分图片(非来源于网络)的著作权,以及所有形式的版权(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版权,纸质版权及影音版权)归属魏特慢所有,没有本人书面允许,任何媒体不得转载,以及改编、制作任何衍生作品,否则侵权人承担全部侵权责任,本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

本文中来源于网络的图片如侵犯了您的任何权利,老慢在这里说声抱歉,请您及时联系老慢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