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1)

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教授,坚持40年早起长跑,风雨无阻。

撰文 / 11

编辑 / 小叶

出品 / 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01

近日,小编看了一期《开讲啦》,嘉宾是武汉大学副校长周叶中教授。节目的开始,周教授就跟主持人撒贝宁说起,上节目当天的早上,他已经跑完十公里,而且从而且从高中到现在,他已经整整跑了40年了。

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2)

年轻时候,他每天跑每天5公里,后来每天都跑10公里——此语一出,现场一片惊叹。

周教授在节目中谈到,从上高中到现在,每天闹钟都会在早上5:10准时响起时,不管前一天工作到多晚(甚至有时候到凌晨4点才入睡),短暂的思想斗争后,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起床,四十余年如一日,每天坚持早上起来跑步。

他谦逊地说, "我之所以还做了点事,就是因为有坚持"。

而在回答观众如何做学问的问题时,他也提到一点:"始终坚持。人和人之间,最小的区别是智商,最大的区别在坚持。"

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3)

周叶中教授生于1963年,今年57岁,现任武汉大学副校长。1981年进入武汉大学法律系学习、1988年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至今,周教授已经在武汉大学学习、工作、生活近40年了。

他在节目中也谈到体育活动对意志力的影响,他表示,一个人的一生,要想做成一件事,就会面临很多困难,很多挑战。有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是一个人能不能够迈向成功彼岸的非常基础的条件。

而坚韧不拔的意志,团队精神、规则意识,都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得以获取。

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4)

因此,在这40年时间里,他不光自己坚持跑步,之后还鼓励学校师生坚持运动。如今,武汉大学校园里跑步的老师和同学已比比皆是。

02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健康是聪明的条件,是愉快的秘诀。"——其实,不只是周叶中教授,很多在自己专业领域做得出色的人,都是很喜欢跑步的。

比如84岁的钟南山院士,从小就特别喜爱竞技运动,在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读书期间,他参加学校运动会田径项目上曾创下几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如今84岁坚持锻炼的他一身肌肉,身材足以让很多年轻人汗颜。

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5)

他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锻炼对身体健康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让人保持年轻的心态,它就像吃饭,是生活的一部分"。

比如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2019年12月,广州马拉松赛上。他不仅作为广马宣传大使出席起跑仪式,为赛事鸣枪发令,在这之后,52岁的施一公更是以1小时39分钟20秒的成绩,完成了今年广州马拉松的半程组项目,平均配速4分42秒。完赛后,他表示2020年还来广州跑马。

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6)

比如珠港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在港珠澳岛隧项目期间,每天清晨5点,林鸣都会风雨无阻地开始长跑,每次都跑10公里,从不间断。

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7)

2015年初,林鸣曾绕厦门环岛跑过46.3公里。2018年,61岁的林鸣跑了29.81公里的方式来纪念大桥:那天凌晨4点半,他冒着严寒,用时3小时04分跑完了自己陪伴了9年的这座桥。

"我常常问自己:如果跑步都不能坚持下来,那为国家建设世界级的工程项目还能坚持下来吗?"

比如村上春树。他从33岁开始跑步,一坚持就是将近40年,每天都跑。"速度与距离姑且不问,我先做到坚持每天跑步,尽量不间断。"他的全马成绩是3小时27分,曾经用时11小时42分钟完成百公里超级马拉松。

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8)

跑步对他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保持着健康的身体,所以灵感不断。"

03

跑步不仅是能够充实大脑,提升对意志力,而且坚持跑步大概率也能让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这都是非常有益的,何乐而不为呢?

郑州大学5000米纪录(武汉大学副校长坚持跑步40年)(9)

生命要想呈现出什么样子,每天怎样过得相当重要。每天过得充实、有规律、有任务、有成果,慢慢地,这一生也是充实的、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学会用一些方式去让自己保持在一种好的状态中。

比如去坚持跑步,而后就能收获满头大汗,满血复活的精力;

比如去专注工作,而后就能收获工作上的成就感,一项项可见的工作业绩;

比如去尝试阅读,让阅读陪伴人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生,感受另一个自己。

如果你已经在好好做这些事情,2020年,请继续;如果你还没有开始行动,2020年,可以尝试一下。掌控自己的生活,就从跑步开始,你一定会收获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