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滴滴出行新媒体负责人蒋万鹏来说,涨粉和10万 已经不是他关注的问题了,他所面对的问题没有可参考的案例,用户数高达7600万的“滴滴出行”服务号,带来的是全新的挑战。

除了这个巨无霸,蒋万鹏还负责公司新媒体平台的总体运营,包括滴滴的订阅号、支付宝服务窗、兴趣部落、百度贴吧、QQ空间、知乎、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时负责管理所有公众号的申请和审核,以及新媒体平台对各个业务线的支持。

日前,新榜对蒋万鹏进行了深度专访,全面梳理了滴滴出行的新媒体战略,也反思了企业新媒体所应当发挥的作用与价值。

分分钟10万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新榜:滴滴下面近百个公号有哪几类构成?

蒋万鹏:首先是总号,“滴滴出行”的服务号,这个也是我们最大的号,有7600万用户。然后按照业务线分,每个业务线有自己的服务号和订阅号,包括出租车、专车、顺风车、快车、代驾、试驾等等。按照用户分,我们有针对乘客和司机的帐号。按照地域分,每个重点城市都会上线一个公众号。主要想做到精准运营,提升用户体验,比如北京雾霾天我们会有针对北京的活动,广州下暴雨我们会有针对广州的活动,有地域号之后就能更加精准地服务用户。各个业务线和各个地域的公众号也会相互配合。如果是全国性的活动,就会由“滴滴出行”这个主号来牵头,全国联动,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微信里滴滴出行未下架(揭开微信大号滴滴出行)(1)

新榜:这么多公号如何管理呢?对内容如何掌控来避免风险?

蒋万鹏:目前我负责滴滴出行服务号和订阅号两个主号,各个业务线和各个地域的公号交给业务线和区域的人去负责,他们更了解自己的业务,更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针对内容方面,我们做了一个微信的运营规则,包括微信出台的规则,滴滴自身的一些规定,还有根据广告法等法律法规梳理出来的内容。

新榜:有时候接收到“滴滴出行”推送的消息,马上打开就已经10万 了,请问作为运营者,分分钟10万 是什么体验?

蒋万鹏:作为运营者来说肯定很高兴,但是这也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从用户体验出发就要考虑活动的形式问题。7600万用户,全部推送出去要花两三个小时,这就会造成有人看完了有人还没收到,有人一打开就是10万 。所以我们做活动的时候,就不能设置成第一个参与的或者评论点赞最多的,因为这样就牵涉到公平性的问题。

我们也曾走过弯路

新榜:滴滴出行的新媒体,在整个公司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蒋万鹏:新媒体是目前公司最大的对外传播渠道,平时有重大事件或者重大的营销活动都会通过新媒体去传播,也是与用户沟通的重要平台。

新榜:用一个词来总结一下你们玩新媒体的心得。

蒋万鹏:用户至上。所有企业新媒体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方便用户,为用户解决问题。

我们也走过弯路。之前有段时间,我们不断有新业务线上线,然后还有很多商业合作,我们可能对用户体验考虑的不够完善。

比如我们有新的业务上线,覆盖的可能只有五个或十个城市,如果放到主号去全员推广。对于部分用户都体验不到产品,对他们来说就是无用消息,就算是骚扰。所以后来我们也调整了要求,一条内容必须满足至少一半以上的用户我们才会去推送,线下无法体验的就线上做活动互动,能够让所有用户参与其中。否则,即使是新业务上线我们也不会支持。

还有些商业合作,他们看重了我们这么大用户基数,所以在购买我们广告位的同时想要在服务号上做推广,也会给用户很多福利,但是内容上我们希望按照用户喜欢的风格调整,但有的广告主觉得他们花钱了,内容就应该他们说的算,但如果偏商业话的内容用户是不喜欢的,所以有段时间我们的转化率有所下降,然后公司就决定基本不会再接这种商业合作了,除非内容上完全由我们做主。

我们也是一直在调整,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用户体验更好一些。无论粉丝多少,其实是个虚数,阅读数、活跃度、转化率这些更重要。否则7000万的粉丝也没用。

新榜:企业做新媒体是否一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蒋万鹏:我觉得肯定是需要大量投入的。我赞成内容为王,但是企业新媒体可能不是只靠做内容就能做起来的。对于用户来说,他喜欢的东西是三方面的:第一,有帮助的;第二,有福利的;第三,有趣的。现在新媒体上内容非常多,优质内容也不少,用户为什么非要看你的内容呢?所以保证内容的优质是前提条件,但在这个基础上,你要么有帮助,要么有福利,要么好玩,三者必有其一。这些都是需要投入的。

微信里滴滴出行未下架(揭开微信大号滴滴出行)(2)

新榜:企业新媒体如何平衡营销和品牌打造?

蒋万鹏:打造品牌是最重要的,因为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客户成为忠实用户,认可你的品牌,这比单纯的营销更重要。忠实用户会拥护你,会反复使用你的产品,这比营销活动暂时带来的数据提高更有意义。

众口难调,用户体验依然是最大的困扰

新榜:海量的后台留言怎么处理?

蒋万鹏:我们粉丝在两三千万的时候,后台留言每天就有上万条。那个时候没有很好的办法应对,导致后来用户活跃度就下降到每天几千条了。公众号运营和做朋友一样,如果长期都是单方面的付出,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那可能对方就会放弃你这个朋友。

后台留言很多其实是客服相关的问题,我打不到车或者优惠券不知道怎么用等等,后来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开发了在线客服系统,可以在后台就把小问题解决掉,无法解决的再通过电话人工客服解决。

服务号本来就是为了服务于用户而存在的。

新榜:许多服务号一推送就掉粉,你觉得是为什么?

蒋万鹏:肯定还是用户体验的问题。如果推送不符合用户喜好,取关肯定很多。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最好能够通过一些技术和运营去建立用户画像,了解用户偏好。比如说通过做活动去了解有哪些是喜欢体育的,有哪些是喜欢八卦的,哪些是喜欢科技的 ,然后做精准推送,就不会造成骚扰。

新榜:你们喜欢和什么样的品牌或者公号合作?

蒋万鹏:我们比较希望跟一线品牌或者比较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合作,我们体量太大了,之前的合作对象包括招商银行信用卡、大众点评、微信话费这种数千万级别的大号。量级相近可能更好同等资源置换合作,否则如果和百万级的合作,我们推一条,他们可能要推多条,这也是伤害对方用户体验的。

我们还做了很多公益活动,包括和腾讯公益、壹基金的合作,这种活动很有意义,效果也很好,用户很有爱心。包括这次新榜和壹基金联合做的“最后益条”我们也参与了。

对于用户参与门槛太高的活动我们是不做的,比如送一个礼包或者打折券,用户下载App才能使用,或者需要花费100元才能享受10元的折扣,或者用户是需要做多步操作才能参与的活动。

新榜:目前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蒋万鹏:还是用户体验,因为用户数太多,你要让大部分用户喜欢你,还是要做用户画像,去分组,做精准推送,喜欢体育的推送体育相关内容,喜欢娱乐的推送娱乐相关的内容,喜欢数码的推送数码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投其所好,不骚扰用户,不发他们不喜欢的内容。因为我们现在有7600万用户,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开发和技术一起协助来完成这件事。

这个可能是绝大多数公众号都不会遇到的问题,但产品技术确实是一个困扰。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个H5,它本身并不难,用易企秀、兔展这些就能完成。但是我们一推送出来,瞬间就有几十万的用户涌进来,可能马上就瘫痪了。所以,我们做H5都要架设到自己的服务器上。因为第三方的服务器很多扛不住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做技术调试。

企业新媒体不应仅止于微信

新榜:滴滴在其它的平台上也有所布局,各自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蒋万鹏:每个新媒体平台都有各自的功能和属性。

微博的传播性更强一些,速度也更快,微信公众号发一篇内容需要撰写文案,编辑排版,可能快的也需要半个小时,还受次数限制,可能有重要事情发生时今天内容已经推送过了,但微博140个字甚至几十个字就出去了,可能2分钟就搞定,而且不受次数限制,传播也更开放、互动传播性更强。

支付宝服务窗的场景性更强。我们目前支付宝服务窗的用户是五千多万,最高一篇内容阅读是近八百万。在支付宝里面,用户它不是来聊天的,而是来消费的,所以场景化更强。如果在支付宝里面做活动送券,使用率也比较高,本来就是来买东西的,然后得到了一张优惠券,直接能享受折扣,用户的体验是非常好的。

贴吧主要是与用户的深度沟通,偏向客服功能,有一些用户会到上面投诉或者反馈一些问题,我们有专门的客服去帮忙解决。

还有手Q服务号,它的用户更多是年轻人、学生群体。他们目前可能不是滴滴的高频用户,但是是未来的潜在用户。我们会针对性地去推广更适合他们的业务,比如更多推广顺风车、拼车这些性价比更高、更符合他们消费水平的服务。

兴趣部落我们主要是用来做活动。比如我们发起一个需要上传图片的活动,因为公众号用户太多,后台筛选会极其麻烦,而放到兴趣部落就很合适,用户可以留言、发帖、互动,主要是作为一个活动落地的平台,因为同样是腾讯的产品,和微信公众号配合使用比较契合,因为如果是活动落地在贴吧、微博、支付宝服务窗就显得比较怪,用户体验也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