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民间谁家有什么喜事、大事、白事,总是不喜欢关起门来处理,要亲戚朋友们地一起安排。于是潮人习惯称参加筵席为“食桌”,办理筵席则称“做桌”,它既最隆重,又最讲究,乃是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

潮汕习俗潮汕文化,潮汕习俗在潮汕一有事(1)

小时候,听到“食桌”这两个字,潮汕的孩子就禁不住心花怒放、口水直流,这意味着又有“旁派”可以吃啦!

“做桌”“食桌”以庆贺或吊慰之,而且不同人生礼俗的“桌”又各有各自的菜式、进食程序和饮食礼仪,从而形成了一套别具地方特色的饮食习俗。,也就是请大家吃饭。过去同村的都是同种族的族人,要让同种族的人都潮人习惯称参加筵席为“食桌”,办理筵席则称“做桌”,它既最隆重,又最讲究,乃是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习俗。

在潮汕地区,举凡庆典、乔迁、婚娶、寿诞、丧葬等红、白喜事,人们都会聘请厨师“做桌请人”,其中尤其是诞生礼、成人礼、婚礼、做寿、葬礼等潮汕人生礼俗更是离不开“做桌”“食桌”以庆贺或吊慰之,而且不同人生礼俗的“桌”又各有各自的菜式、进食程序和饮食礼仪,从而形成了一套别具地方特色的饮食习俗。一开始像是“内部的汇报演出”,后来请的人范围不断扩大,就不仅仅是种族内的人,也包括朋友了,有些“公演”的味道!“做桌”和“食桌”不仅仅是起到沟通友谊的作用,同时关系到脸面。

潮汕习俗潮汕文化,潮汕习俗在潮汕一有事(2)

潮汕人“做桌”时,必须由本人或亲属提前告知客人。客人要去“食桌”时,必须衣着整齐,帽屐整洁。正如《礼记•曲礼》中所说的:“毋流,毋咤食,毋啮骨”。即是喝汤时,切忌汤水流出嘴巴,吃菜时,舌头不要在口中嚼嚼作响,吃肉时不要把骨头啃出响声。

“食桌”时以上十二道菜为标准,多者不限,但一定要是双数。潮汕人用“旁派”这个词来形容菜式的丰盛,民间还有句俗语叫“食十二菜桌过旁派”(吃十二道菜很是热闹)!潮汕宴标配的十二上菜的次序也是要按照规矩来,还讲究“逐一上菜,边上边做”,头道甜点上完之后,要按照先冷后热、先浓后淡、先肉后菜的顺序上菜。上菜时头道菜为甜食,尾道菜为“炒青菜”。这也意味着菜已上完,酒也差不多要收掉,开始要用饭了,工夫茶则饭后才喝。不过,现在流行“甜头甜尾”,即第一道菜和最后一道菜都是甜食,且工夫茶可以第六道菜起穿插其间等。

潮汕习俗潮汕文化,潮汕习俗在潮汕一有事(3)

潮人宴席继承了中国古代"饮和食德"的思想,食桌时注重主客幼尊,而这种讲究在食桌的座次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原地区在明代流行八仙桌后就已开始特别强调座位的大小之分。潮人正式的食桌都采用我国传统的红漆的『八仙桌』,即大四方桌。

筵席座位次序一般以长幼、尊卑、亲疏等排列入座。只设一桌的,以厅堂后主壁为向,桌上方左位为主位,称“东一位”,俗称“大位”,桌上方右位为第二位,桌下方左位列第三位,桌下方右位列第四位,桌左方上位列第五位,桌右方上位列第六位,桌左方下位列第七位,桌右方下位列第八位。两桌左右并排的,左桌为主桌,大位略有变更,左桌上方右位为大位,右桌上方左位为第二位,余座位依此交替排列类推。设一桌的排第八位的,二桌并排排第十五位和十六位的,俗称“酒瓶位”,负责斟酒接菜。开席时,坐大位者先动箸,余才可动箸,吃毕坐大位者起身宣布宴席礼成,余者方可散席。宴席座位排列各地有所不同,谁坐大位也因不同宴席而异。

这就是我们潮汕地区一有事,人们就喜欢做的事——做桌和食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