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阳是地雷战的故乡,抗战时期,这里发生的地雷战故事,如今已经写进了教科书,激励了几代人。

海阳不仅因为《地雷战》的故事享誉中外,与《地雷战》齐名的,是这里风韵独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舞姿豪放,内容向上,风姿火红热烈的海阳大秧歌,是父老乡亲们的最爱。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1)

每年,正月里的海阳大地春意萌动,桃花正在秀骨朵,在春风的吹拂下盛开。“地雷战的故乡”山东烟台海阳市海阳大秧歌团的演员们,在这个季节里忙活起来了,他们一方面走进乡村,为家乡的父老乡亲送上欢快的海阳大秧歌;一方面,接受青岛糖球会组委会以及各地节会的邀请,为四面八方的观众们捧献海阳大秧歌,将海阳大秧歌的欢乐、喜悦以及粗狂和奔放带到各地,一饱人们的眼福,把海阳大秧歌文化传播到了华夏神州。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2)

山东海阳市是革命老区,电影《地雷战》的故事就发生在海阳。战争年代,海阳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海阳的地雷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和作用。

在海阳,同地雷战一样声名遐迩的还有海阳大秧歌。海阳大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舞蹈,属于山东三大秧歌之一,是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成为海阳秧歌文化的核心区域。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3)

海阳秧歌是中国秧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旅游文化厅一位研究秧歌文化的研究人员高老师介绍,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海阳秧歌就是属于地秧歌的范畴。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4)

高老师介绍,她曾经观赏过北方的多种地域特色鲜明的秧歌。在高老师的心里,秧歌历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介绍的民间舞队中就有“村田乐”的记载,清代吴锡麟的《新年杂咏抄》中明文记载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的源流关系。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舞队为主要形态,舞队人数少则十数人,多时达上百人,既有集体舞,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根据角色的需要手持相应的手绢、伞、棒、鼓、钱鞭等道具,在锣鼓、唢呐等吹打乐器的伴奏下尽情舞蹈。各地秧歌的舞法、动作和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威武雄浑,有的柔美俏丽,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5)

作为海阳秧歌文化的顾问,高老师为丰富海阳秧歌文化,抢救海阳秧歌文化做出了努力。

我是一个喜欢非遗文化的人,我的足迹遍布山东,拍下了山东秧歌的绚丽多姿,海阳秧歌是我长期拍摄的文化项目。

在海阳市,我认识了不少喜欢海阳秧歌的朋友。海阳市电视台民俗专家李老师介绍,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70年的历史,它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6)

海阳大秧歌的演员们来自海阳乡村,他们是海阳大秧歌的传人。据海阳电视台一位记者介绍,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7)

海阳秧歌的动作,要求全身都要“活泛”,要“浑身会说话”。动作非常讲究内在力量的扩张,而扩张要靠呼吸来带动,呼吸聚散着内在力量,作用到胸部、胯部,扩展到全身,控制着动作的力度和幅度。男演员讲求“铺身刹架”、“脚底生根”、刚柔相济,给人一种沉重、稳健之感觉。女演员讲究心态的表露,追求舒展飘逸,特别强调腰部的灵活性,从而形成海阳秧歌男“提沉”,女“抻拉”的特有韵律和丰富内涵。

海阳秧歌还注重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丰富的舞蹈语汇,从不同角度、用逼真动人、惟妙惟肖的舞蹈语汇抨击邪恶、赞颂真善美。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8)

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是海阳人民集体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体现,在现实中,海阳秧歌鲜明地展现了海阳农村百姓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是一方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对于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海阳大秧歌现已被编列为汉民族舞蹈教材之一。1996年,海阳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9)

如今,逢年过节,人们就扭起海阳大秧歌,乡亲们追着看,跟着听,场面十分热闹。海阳大秧歌已经融入了这片大地,融入了人们欣欣向荣的生活。

近年来,海阳大秧歌名声越来越大,近日,河北衡水学院音乐学院的57名学生就来到我市,到盘石店镇马格庄村学习大秧歌表演,亲身感受海阳大秧歌独具的民间艺术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我在海阳时采访时得知,近年来,海阳大秧歌传承风生水起,全国各地的秧歌爱好者和秧歌表演团体以及院校纷纷前来学习,河北衡水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院校的学生们把这里作为基地,进行队形阵式的学习和排练。一个个角色轮番上阵,跑扭结合,挥臂抖肩,热闹非凡。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10)

海阳大秧歌传承研究的人士告诉我:“同学们来我们海阳来学习我们的秧歌演技,用功苦练,我们很高兴。我们海阳大秧歌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继承下去更加壮大。”

海阳大秧歌如今写进了教科书。原总政歌舞团和原解放军艺术学院创作的获奖舞蹈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苦菜花》都充分表现出了鲜明的海阳大秧歌的艺术特色。1983年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系,把海阳大秧歌正式列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必修教材,登上了高等学府的讲坛。

我在海阳流连忘返海阳大秧歌丰富了我的创作。海洋的乡亲们告诉我,对于海阳人来说,海阳大秧歌是乡情的呼唤,海阳大秧歌是他们回家的理由,是足以让他们流泪的文化艺术……

海阳秧歌文化背景 这里不仅有地雷战(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