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聊职场上的事了,我一直觉得自己不算职场上的良好表率回过头看,几乎大部分人踩的坑犯过的错,我也都犯过(有些可能还在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离职倒计时最后一天?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离职倒计时最后一天(设置离职倒计时)

离职倒计时最后一天

许久没有聊职场上的事了,我一直觉得自己不算职场上的良好表率。回过头看,几乎大部分人踩的坑犯过的错,我也都犯过(有些可能还在犯)。

幸运的是,这世界上有许多愿意前辈的富贵经验,也有许多有效的思维工具。比如我就在辉哥那里学到了一个概念:为自己设置离职倒计时。

不同的是,辉哥所说的设置离职倒计时,是作为整体职业路径的发展规划工具,而我一开始更多将它视为自身能力规划与工作成果的监测工具。

01

一年多前,我在心里默默下了一个决定并制作了一张图片在电脑屏幕上设置了一个屏保:2022年6月30日 离职。实现决定的条件是一年后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涨薪OR晋升OR能力持续提升)。

彼时的我才跨岗成为一名小主管不久,光杆司令一枚,全新部门全新岗位,在整个集团内部所有分公司里只此一个,没有工作模板没有内部经验可学,甚至连老板也不知道要如何衡量我的工作。

现在想起来,觉得老板真是大胆。他自嘲分公司的这个尝试就是临时搭了个草台班子,而我竟然接了这个活儿。

毫无意外,上任不久我就开始感到迷茫,老板希望这个岗位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我可以怎么做?如何衡量是否达到效果?一切还没有思考清楚,又因为工作内容还不清晰被加塞各种各样的工作,情绪一下子就繃到了极点,“离职”两个字就这样跑进了我的脑子里。

可是,如果因为无法胜任就离职实在是太丢脸了。如果要离职,必须是因为公司无法满足我,而不是我无法满足公司。于是我给自己设定了以上时间与条件。

如今约定时间已过,我没有离职。

没有离职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小团队,也不是因为小小地晋升了半级,而是因为在这个岗位上,我还可以做得更好,还没有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在部门内形成可复制的、不过于依赖某个人的全套标准化流程。

全新的离职倒计时,设定在了2023年的12月31日。

如果说上一次设置离职倒计时多少带着点情绪,那么这一次设置离职倒计时则是理性地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在离职之前,我能给公司创造什么?自己又能带走什么?

02

在职场多年,见过各式各样的人。靠谱认真的老黄牛、滑不溜啾的甩锅人、用生命在摸鱼的划水侠还有激情澎湃的领导型。

我自认除了不甩锅,其他几项都占了一点点:算得上靠谱,有点自驱力但偶尔也摸摸鱼。

只有一点是自工作以来深信不疑的:我能为公司创造什么,才是我的价值,是到哪里都拿不走的铁饭碗。

因此定下离职倒计时后,我便暂时放下了那些迷茫无措甚至有些气恼的情绪(这些情绪总免不了在遇到问题时反复出现),开始思考我该创造哪些工作成果。

因为做的是交付型运营,便开始认真逐字研读所有签署过的合同有关于交付的约定要求。以至于在梦里带娃时的台词都是“依据合同约定你不能去那个地方”。

工作效果没有衡量指标,就自己找到关键事项的关键指标,做好问卷收集数据并主动向旁部门和客户收集反馈,记下来做复盘依据进行工作优化。

而在那些情绪出现时,我会打开求职软件,去看那些职级更高待遇更好的工作职位描述,问问自己是否能达到它们的要求、现在的工作是否磨炼了自己的这些技能。

得到答案后情绪消散继续干活。

原来那些恼人的问题也慢慢变成了一个个挑战的乐趣。

如何更快帮助下属去成长?如何做好向上管理?如何实现项目目标?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

从原来的吐槽“运营就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头装”到带着惊喜的“运营就是一个框什么都在里头装”。

在我还没在公司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时,还不能走。离职倒计时便是我为这个目标定下的deadline。

因为公司给的职务TITLE不过是给别人看的,我在公司里创造的,才是我能带走的。

正如刘润老师在谈及他的职业历程时说的一样,他说:“我知道,微软给我的一切,都不是我的。只有我给微软的,才是自己的。”

无论公司大小职务高低,都是一样的。

即使我们无法在大平台大企业工作取得行业头部的背书,也要相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每一环都是在书写我们自己的人生简历。

03

听到“人生简历”这个词时不由得叹一句妙。这不就是以终为始的实践吗?

坐下来想象一下,如若某天老去,去某个地方需要递交自己的人生简历,要求写上你的“求职目标”、“自我介绍”、“工作经验与成果”还有“自我评价”时,你会写什么?

正如许多求职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写一份能得到面试官青睐的简历一样,相信有部分人到老也不知道要怎么写这份人生简历。究其原因并不是不会写,而是没有东西可写。

如果现在去到50年后,我能写的是什么?

想想便惊出一身的汗,幸好,我还在当下,在这个“50年前”,还有50年时间去书写自己的人生简历。

设置离职倒计时,也可视为检验简历的倒计时。

时间到了,你的简历是否得以更新,是否有新的内容可以列入你的成果项。

辉哥在他2018年的文章《务必每年更新简历》中写道

每年更新简历的意图并非频繁跳槽,而是时刻保持警醒,时刻保持学习,时刻准备去取得真正的成就,而不是待在一个公司时混日子。我每次刷新简历,回顾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成果时,才能意识到到底哪件事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对公司和自己都有重大的意义。

初看此文时只觉得有道理,如今几年过去了回头再看,深以为然。

写在最后

年轻时我是个不管不顾的人,常常说走就走说辞就辞,虽然并不后悔,但也逐渐明白当时可以有更好的应对方式。

盲目辞职从来都不是最佳选项。

问题从来都不是走或留,而是为何走,如何留。

当犹豫不决的时候,试试为自己设置离职倒计时,提醒自己在走的那天能得到什么,又能带走什么,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