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星哥说农,随着天气的越来越热,三伏天也即将来临,俗话说“热在三伏”,伏天里不仅外界温度高,而且空气也潮湿,让人们感觉又热又闷,身上总是感觉黏糊糊的,全身不自在,人们恨不得钻进空调房不出来,那么今年三伏天热不热呢,其实老祖宗早就告诉了我们,俗语“秋包伏凉嗖嗖,伏包秋热死狗”告诉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小暑不小暑酷暑热死狗节气 伏天将至俗语秋包伏凉嗖嗖(1)

我们知道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一个阶段,而三伏天的推演是从夏至节气开始的,所谓“夏至三耕数伏”,意思是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三伏天的初伏,“庚”是天干地支纪年法里计算的日子,每10天为一个庚日,而一年365天或354天,都不是10的倍数,所以三伏天没有一个固定的入节时间,比如2021年夏至是6月21日,那么初伏就是7月11日至7月20日,三伏天就是从7月11日到8月19日这个时间段,共计40天。

小暑不小暑酷暑热死狗节气 伏天将至俗语秋包伏凉嗖嗖(2)

而“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一般在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抵达黄经135°时为立秋,它表示暑去凉来,预示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开始到来,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但总体趋势是天气逐渐变凉,昼夜温差大,天高气爽,且立秋三候中的第一候就是凉风至,意思是立秋后,刮风时人们就会感觉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的热风。

小暑不小暑酷暑热死狗节气 伏天将至俗语秋包伏凉嗖嗖(3)

“伏包秋”是指立秋那天正好是末伏的第一天,也指立秋与末伏是同一天,由于末伏只有10天,所以立秋后有10天伏天;而“秋包伏”是指末伏是在立秋之后,也就是说立秋后有十天或十几天在伏天里,但是因为立秋时间在伏天位置的不同,导致伏天的气温不同。

小暑不小暑酷暑热死狗节气 伏天将至俗语秋包伏凉嗖嗖(4)

俗语“秋包伏凉嗖嗖”,意思是末伏在立秋之后,那么这个三伏天就会很凉爽,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这是因为三伏天总共有30天或40天,若是立秋在末伏的前面,那么闷热难耐的伏天,因为过早的立秋,而让这30天或40天的三伏天缩短为20天之内或30天之内,那么人们刚刚感觉闷热时,天气就开始立秋了,气温转凉了。

小暑不小暑酷暑热死狗节气 伏天将至俗语秋包伏凉嗖嗖(5)

而俗语“伏包秋热死狗”意思是立秋的时间就是末伏的时间,也就是同一天,虽然我们常常说热在三伏,其实,最热的时候是中伏,而真正到了末伏,天气依然渐渐转凉,所以这样就会导致中伏的天数一天没少,人们仍然会感觉闷热的夏季漫长,走路都喘不过气,非常潮热。

小暑不小暑酷暑热死狗节气 伏天将至俗语秋包伏凉嗖嗖(6)

今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而末伏的起始时间是8月10日,也就是谚语所说的“秋包伏凉飕飕”,不过虽然这样说,酷暑还是会遇到,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尤其农忙季节,更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防中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