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道济,南北朝南朝刘宋的开国将领。出生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下面是南朝名将檀道济波澜壮阔的一生,欢迎参阅。

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三十六计的故事(漫谈历史四)(1)

檀道济画像

檀道济出身寒微,一生中大部分的时光都在军队中打磨历练,从军二十余载,从底层士兵一路晋升至大将。在当时重视门阀制度的魏晋时期,可见其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与勇猛自有过人之处。

檀道济一生金戈铁马、战绩显赫,将其累积的作战经验撰写成书,总结出三十六计,流传后世,成为重要的军事著作遗产,知道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三十六计的故事(漫谈历史四)(2)

优俘善卒

追随刘裕建立南朝刘宋王朝,公元416年,宋武帝刘裕北伐,檀道济领命率军作为先锋开路北上,长驱直入,所到之城池纷纷倒戈投降。直进至洛阳,攻城略地,捕获敌军四千余人。有人进言,将俘虏处死后尸首堆砌成山,以威慑百里之外。檀道济道:“讨伐罪人,哀愍百姓,正在今日。”遂下令释放众人,此举得到百姓感激,笼络人心。

随后,与名将王镇恶一起攻破潼关,南朝第一次收复关中。这是汉人政权,自西晋丢失关中之后,南朝政权收复失地。

唱筹量沙

公元431 年,南朝的宋文帝派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攻打北魏。檀道济经过大小战斗30余次,宋军屡屡取胜,已取得黄河以南大部分领土。只是劳师远征,后方粮草一时难以供应。进军至历城(今济南)时,粮食已尽,军心不定。檀道济只得领兵撤退。但有些士兵在路上投降了魏军,把宋军缺粮的情况报告了他们。

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三十六计的故事(漫谈历史四)(3)

魏军于是紧紧追击,宋军处于险境之中。这天晚上,檀道济在军营巡视一圈,见士兵因为吃不饱肚子,怨声载道,他心里也很着急。是啊,眼看就要断粮,魏军又步步紧逼,总得想个退兵之计呀!他找来一些心腹商议了一阵,最后想出了一条妙计。  一会儿,营帐之外燃起无数火把,征南大将军指挥数千名士兵往空米袋里装进沙子,一边装,士兵们一边高声数着:“一斗,二斗,三斗”。另有一群士兵来来往往,把沙袋搬到东,运到西,看上去像是在分粮食。就这样忙乎了大半夜。  天快亮了,檀道济命令士兵把一袋袋沙陈列在帐外,袋口故意敞开着,上面覆盖少量的米,看上去好像是一袋袋粮食。  此时,魏军中早有人把宋军半夜里分粮食的事报告主帅。主帅很是疑惑,忙吩咐探子去查个明白。天蒙蒙亮时,几个探子打扮成老百姓,来到宋军营帐前,看到一袋袋的粮食摆在那里,几个伙夫从上面挖出来做早饭。探子急忙地回到主帅那儿报告。主帅一听,心里暗想道:“檀道济一向诡计多端,分明是军粮足够,却叫士兵来诈降,谎报粮草已绝,让我们紧紧追赶他们,到时候他再突然来个回马枪。我得提防着点。”于是就把那些来诈降、谎报军情的宋兵给杀了!

檀公含冤而死,刘宋自毁长城

檀道济因在前刘裕一朝建功,威信名望特别高,左右及亲信,都身经百战,几个儿子有才气,因此朝廷怀疑,对他不安心。宋文帝生病连年,多次病危,彭城王刘义康怕皇帝驾崩后,檀道济不可控制。

公元435年,宋文帝病更重,刚好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在边境上进犯,就召檀道济入朝。檀道济到来时,宋文帝病情已好转。公元436年春,朝廷将要派檀道济回镇,突然宋文帝又发病,再召檀道济回到饯行的道路上,于是把他逮捕交给掌刑狱的廷尉。

檀道济见人来逮捕,脱下头巾掷到地上说:“这是破坏你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自毁长城”成语的来历。

檀道济冤死,举国百姓痛心。当时北魏将领皆庆幸,此后南朝将无将领,没有什么可畏惧的了。

三十六计分别是哪三十六计的故事(漫谈历史四)(4)

南北朝前期刘宋与北魏对峙图

十五年后,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1年,北魏兵至长江沿岸,南朝东线溃败,与敌军仅一江之隔,无人能挡,宋文帝无奈长叹:“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不得不多说几句,六百年后,同样也是南宋,不过是赵宋了,同样冤杀了一个名将,就是家喻户晓的抗金名将--岳飞。悲剧的事件再一次上演。

檀道济历史贡献

檀道济一生智勇兼备,屡建奇功,把整个生命都交给了国家,为南朝刘宋政权的建立,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前期攻克洛阳,收复关中长安;后期与强大的北魏对峙也是丝毫不落下风,是北魏过不了黄河,堪比万里长城。

最主要的贡献,将其累积的作战经验撰写成书,总结出三十六计,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有解说,解说后有按语,多引证刘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等兵家的精辟语句。直到今天,政治,军事,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