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我五次进面的经历,相信大多数同学对我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技巧、心得、方法更感兴趣。本人行测在山东省大概是千里挑一的水平,基本上掌握了绝大多数的行测技巧;申论可能也就比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强点吧,哈哈。面试则是经历了第一次考试72分到最后一次80 的过程,心得也很多。

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下行测和申论方面的心得,我会尽可能把最核心的东西分享给大家,简练而又不失详细。

公考行测80+学霸笔记上岸必备(5次公考5进面行测突破80)(1)

备考策略:

一、行测

行测实力自测

如果你是个纯小白,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那么建议你先找三五套真题做做,熟悉下公务员行测考什么。做的时候,不用限制时间,尽可能的追求正确率。如果你能做出来60%以上的题目,考公务员还是很有希望的。如果到不了60%,建议你优先考虑好考的岗位(偏远的、报录比低的),你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理论课程学习及刷题

做完之后,如果发现70%的题目挺简单的,那么恭喜你,你接下来直接刷题即可。买本行测书,或者找个行测视频课,刷题过程中,反复出错的点或者计算慢的点,看书或者视频中相应部分即可。在书和视频课之间,我喜欢书,因为受不了视频课一个知识点磨磨唧唧半天。为什么不建议你先看完书和视频,再刷题呢?因为这对基础比较好的你来说是浪费时间,而且书和视频里面讲的很多东西,如果对真题不熟悉,不仅不能深刻体会,引起共鸣,甚至会对你产生误导作用。

如果做完之后,你发现大多数题目,还是很有难度的,你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出来,那么可以先系统地看看书或者视频课,再去刷题。

分模块刷题还是做套题?

前期刷题,可以按照不同模块(比如资料分析1000题)去刷,集中突破知识点;后期一定要掐着表去刷套题,培养节奏感。节奏感太重要了,远比某个具体的知识点重要,这是躯干和细节末节的区别。什么是节奏感呢?就是我每个题目该用多少时间,什么样的题目该取,什么样的题目该舍,纠结题目如何处理等等问题。

相比于刷题的方式,刷题的量才是更重要的。大量刷题,反复强化,才能形成条件反射,才能把技巧内化为本能。

实战要点:

咖啡对有的人提神效果很明显,比如我。平时工作的时候,一杯咖啡可以让我精神高度集中2-3小时。我行测考80那一次,就买了一块钱一包的雀巢,兑着冰凉的矿泉水喝下去的。当然,进考场前,务必去趟厕所。

发下试卷,写完名字、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就可以不动笔做题了,充分利用起来提前发卷的这几分钟。

考场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出来所有的题目。行测的精髓是允许错,但是要错的精准,那些最难的题目,该错的题目,要用最短的时间做错。我们只要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完,70 还是很轻松的。

不要做一个模块,涂一个模块。高速运转的机器,频繁换挡,会极大地降低运行效率。建议最后剩10分钟涂卡。

每个模块,每次考试,难度都不确定,千万别限定自己每个模块只能错几个以下。模块整体难度低,咱们就少错几个,模块整体难度高,多蒙几个也无妨。很多人说资料分析保证不了80%的正确率,考公务员就悬了。我想说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很危险,万一碰上哪次考试资料分析很难,会死的很惨,我的资料分析也不敢保证每次都能对80%以上。别说资料分析,就是类比推理这种公认简单的题型,不一样经常出现超级难的题目?

考试的时候,不需要频繁的在题目上写写画画,在平时练习中就得改掉这个臭毛病,动笔的速度就是不如动眼快。

公考行测80+学霸笔记上岸必备(5次公考5进面行测突破80)(2)

各模块知识点:

(1)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分值高、题量大、技巧强,是拉开差距最为明显的模块,备考公务员,建议从资料分析开始。

资料分析的精髓:

重分析轻计算,这也是为什么叫资料分析而不是资料计算的原因。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动眼不动笔,动笔不列式,列式不计算,计算不精算"。

解题思路:

不读材料,直接去看题干,带着题干中的关键词,去材料中快速扫描相关信息。先定性分析,预估选项,分析不出来,再考虑计算。

计算的核心:

永远都是在精度和速度之间寻找平衡。

精度控制的核心:

选项最小差距决定计算允许的误差!

选项最小差距决定计算允许的误差!

选项最小差距决定计算允许的误差!

一般来说,计算误差小于选项最小差距的1/3,足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这里说的选项间的差距是相对差距,不是绝对差距,比如1%和2%,它们之间的绝对差距是1个百分点,非常小,但是相对差距是50%,属于非常大的差距了。选项是1%、2%、3%、4%,明显要比选项是89%、90%、91%、92%好算的多。

另外,这里的1/3不是定死的,只是说小于1/3很可靠,但是比1/3稍大点,也比较可靠,但是如果接近1/2就不大可靠了,如果超过1/2就很不可靠了。

资料分析基础知识:

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同比、环比、五年计划、基期比重公式、比重差公式、平均数变化公式、混合增长率、十字交叉法、百化分,这些最最基本的概念要掌握。

(2)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平面图形推理

一是熟悉最近三年真题,因为一种新的考法出现之后,通常会连续考好几年,直到大家都会为止。等到几年不考,大家忘了,可能又会再考。这便是我们刷历年真题的意义:便于我们把握最新命题趋势。

二是知道常考规律的外在特征。基本的:图形相同看位置,图形相似看样式,图形凌乱看属性和数量,图形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看数量,对称优先考虑,有黑有白考虑黑白运算,有典型奇点考虑一笔画。

平面图形推理,简单的可能十来秒就能得出答案,难的给你一天也看不出来规律是什么,分值又低,所以做这种题就要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五道图形推理,保证对三道,大概率对一道,瞎蒙一道,这就是我的满意门槛。

空间图形推理:

指望靠画橡皮解决空间图形推理的,都是考不上公务员的。

正方体的题目:

基本都是送分题,方法性极强,相对面法、时针法、坐标法、路径法(公共点、公共边)解决一切正方体的图形推理题。

截面图:

只需掌握基本图形的截面即可。

三视图:

平缓变化的面无直线分割。

类比推理:

备考思路:

和图形推理差不多,

一是熟悉近三年的真题,知道最新的命题趋势。

二是知道常考规律:全同、交叉、种属、组成、条件、属性、功能、原料……

同样简单的很简单,基本可以秒杀,难的很难,要大胆放弃,千万别纠结。分值同样比较低,不值得付出大量时间。

基本方法:

造句子

看词性

看感情色彩

看前后位置

辨析二元关系

公考行测80+学霸笔记上岸必备(5次公考5进面行测突破80)(3)

定义判断:

常规方法——卡条件

符合定义要满足条件(1)(2)(3),我们便分别用条件(1)(2)(3)去对选项进行筛选。

几个小技巧:

直选法:

熟悉概念直接按照日常生活中的理解去做即可,原理是考试中的定义往往和生活中的是一致的。在概念熟悉,但是题干晦涩难懂的时候,可以使用。

同质选项排除:

当题目问"哪个不符合"的时候,基本都是送分题,这意味着有三个选项符合,三个选项相当于举了三个例子,所以即便读不懂题干,我们直接看选项,找出来那个和其他选项截然不同的,就是答案。

字面意思理解法:

一个定义的名字,往往反映了它最本质、最显著的特征。所以,当题干晦涩难懂的时候,我们直接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即可。

多定义:

只需大体浏览题干,然后精读问题中提到的定义即可。

一般来说,题干中出现并列的定义、并列的情况时,选项往往和这些并列是一一对应的。

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是行测的重头戏,和数学一样,是高低分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

翻译推理:

题型特征:

通过逻辑关联词将大量事件连接在一起,让我们找事件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型、核心题型、必考题型、必会题型。

解题思路:

先翻译后推理,所谓翻译就是把题干中的各个事件写成箭头的形式,所谓推理主要是"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摩根等价定律""且或关系真假判定"和或关系的"否一推一"。

难点及解决方法:

推出关系关联词的推理方向是最核心最难的点,可以用代入法判定,将"考上公务员"和"过笔试"代入到关联词中,怎么读着顺,那么"考上公务员"所在的位置就是推理的起点,"过笔试"所在的位置就是推理的终点。

翻译推理套路性很强,一旦掌握方法,就是送分题。

真假推理:

解题关键:先找特殊关系,再看其余

三种特殊关系:

矛盾关系:

特性: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信息匹配题

选项信息充分:排除法优先

选项信息不充分:

题干信息全真;最大信息破题

题干信息有真有假:确定信息破题

提问方式涉及"可能""不可能":代入法

辅助手段:列表 连线 假设

等价选项要排除:两个元素,在题干中的信息一模一样,地位等同,那么这二者不可能单独有一个做为答案

难度判定:

难度=信息组数×对象数 大于10就可以放弃了

日常推理:

和言语理解中的细节判断题差不多,同样语气绝对的慎选,涉及比较的慎选,语气模糊的优选。语气强弱原则可以解决相当数量的日常推理和细节理解题,是行测中最好用的秒杀技巧,没有之一。

模态命题:

几组等价:

不可能=必然不

不一定=可能不

并非所有都是=有的不是

并非所有都不是=有的是

并非一直=有时候不

"不"的换位:

每向后跨越一个模态词就改变这个模态词为其对立面

并非所有人都会一直喜欢你

=有的人并非会一直喜欢你

=有的人有时候会不喜欢你

加强削弱:

逻辑判断的核心

公考行测80+学霸笔记上岸必备(5次公考5进面行测突破80)(4)

(3)常识判断:

常识的备考:

时政可以关注下,其余的人文、历史、物理、化学,看都不用看,往期真题也不用做。

短期内没法改变,投入产出比实在太低。

考试的时候,发下试卷,就可以提前把常识做了,20题总用时不要超过10分钟。

20题对12题已经算是挺不错了,千万别追求什么百分之七十八十的正确率,有的人能做到,那也是20多年积累的结果,不是短期提升的结果。

常识技巧:

80%以上的题目没有技巧,就是考察你懂不懂,知不知,只有极少数题目能用到技巧。主要技巧有这么几点:

语气过于绝对的、指代过于具体明确的、涉及比较的,慎选

等价选项、没有本质区别的选项要排除

符合常理

符合主流价值观

(4)言语理解:

先用语感做题,语感不好使的时候,再靠技巧。

好的语感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和长期的积累。

言语理解其实所有的技巧归结起来,就三句话:片段阅读找重点句、找主体词,选词填空结合语境。

如何找重点句?关联词的后面是重点,结论对策是重点,反面论证的是重点。

如何找主体词?高频出现的名词往往是主体词。

如何结合语境?看上下文有没有提示性的词句。

片段阅读:

关注重点句(结论、观点、对策等),举例子、背景材料、分句、引证等,都不重要,可以略读。

形式上并列的词、句可以略读,知道它们讲的都是差不多的事即可。

中心理解题:

分为主旨题和意图题,主旨就是文段说了啥,意图就是文段想说啥。意图题优选合理引申项,没有合理引申,可以按照主旨题做。主旨题优选概项,没有概括项,可以选合理引申项。

语句排序题:

用排除法,确定一条信息,排除一次。背景交代、下定义适合做首句,代词开头不适合做首句,要紧跟在它指代的事物后面,可以根据关联词、逻辑关系、时间关系等确定捆绑集团。下定义的句子,大的定义在前,小的定义在后,比如力学和流体力学都出现在文段中,肯定力学在前,流体力学在后。

细节理解题:

主要是逐一代入比对,一般来说语气绝对的慎选,涉及比较的慎选,语气模糊的优选。

标题:

标题要能表达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是还能有美感、吸引眼球,就更好了。

接语选择题:

主要看最后一句,一般前面提出问题,后面要揭示原因,如果前面问题、原因都有了,后面要给对策。前面提出新的概念,后面要解释这个概念。总之,你读完前面,最关心什么,后面就应该讲什么。

选词填空:

一是结合上下文,根据提示性的词句,推断空格处应该是表达什么意思的词,然后带着心中的答案去选项里找。

二是把高频词语(猫哥早已为大家总结好)多琢磨琢磨,你会发现其实翻来覆去,考的就是这些词之间细微的差别。

三是碰到纠结选项,优选那种上档次的,能显示出来作者水平的词。比如"关照"和"观照","渗透"和"浸润","消失"和"消弭","滥觞"和"起源","回荡"和"氤氲",以上皆出自于19年公务员联考。另外就是整体文风一致,比如"渗透"和"浸润",散文优选"浸润",说明文优选"渗透"。

在选词填空中,如果根据第一个空,有很大把握可以锁定答案,直接把其他词代入到后面的空里验证即可,中间的很多词句都不需要细读。

言语理解的正确率提高到80%就能很难往上提了,这时候,我们的重点可以从正确率往速度上转移,把言语省下来的时间用到计算类的题目上。

公考行测80+学霸笔记上岸必备(5次公考5进面行测突破80)(5)

(5)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一定要放到最后做!

不客气地说,在看这篇文章的各位朋友,99.9%的可能数量关系应该没我做得快。我曾经在某公总部,参与数量讲义的编写,做了几个月的数量关系,没碰到一道不会的,但即便如此,经过实战验证,当我选择把数量都做完(甚至战略性地放弃一道最难的题目)的时候,总成绩是下降的!这说明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把时间投入到数量关系上,投入产出比是极低的。

数量关系可以全部放弃吗?

行测想上75,数量不能全蒙,最明智的选择是挑一半最简单的题目做做,剩下的题目有选择的蒙,最后能有个70%的正确率,就很满意了。

如果你行测不能稳定在70 ,正常难度的考试,你应该没时间做数量关系,蒙吧!

如何判断数量题目的难度呢?

字数少的,对象少的,过程简单的,往往容易。套路性强的,比如牛吃草、三集合容斥、最不利原则、多次相遇、错位重排等,一旦掌握了套路,也很简单。概率问题、复杂行程问题往往较难。

各类数量关系题的要点:

数字特性法

题干中有比例、倍数、百分数的时候,优先考虑整除特性

整除特性、奇偶性是常用的数量关系秒杀技巧

掌握能被3/9/5/25/125/4/8/11整除的数字特性

赋值法

工程问题、利润问题

代入法

正面求解困难,不定方程

行程问题

流水行船问题:顺水速度=船速 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火车过桥问题:桥的长度 火车长度=火车速度成×通过时间

多次相遇问题:直线型 迎面相遇 路程和=(2n-1)L

背面追及 路程差=2nL

环型 迎面相遇 路程和=nL

背面追及 路程差=nL

等时间平均速度 两个速度的平均值 (V1 V2)/2

等距离平均速度 两个速度的调和平均值 2V1V2/(V1 V2)

工程问题

帮忙类的工程问题

比较优势理论的工程问题

日期问题

闰年的计算

365/7余1,导致同一日期的星期移位

几何问题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

排列与组合

分步与分类

特殊优先

捆绑法与插空法

隔板法

逆向思维

环排与错位重排

三集合容斥问题

把三个集合想象成三张纸片,总面积等于=三张纸的面积之和-1倍的两层的面积-2倍的三层的面积=一层的面积 两层的面积 三层的面积

最值问题

构造最不利情况

抽屉原理

周期问题

每几天与隔几天的区别

牛吃草问题

关键要求出草的生长速度等于几头牛吃草的速度

数字推理

和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差不多,

一是熟悉近五年的真题,知道最新的命题趋势。

二是知道常考规律的外在特征:

变化平缓:做差

变化急剧:倍数、乘法

分式:分子分母分开观察

长数列、大数列:分组观察、分位观察

起伏不定:求和或分组

倒数:幂次变化

平方数、立方数附近:平方、立方规律

公考行测80+学霸笔记上岸必备(5次公考5进面行测突破80)(6)

二、申论拿高分的“三字秘诀”

如果你是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建议先看看历年考题题型、题目数量、材料长短等,对申论考试的考情考务先有个大概了解。

如果你已经参加过,或者对公务员考试已有了解,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多看时事新闻

比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半月谈等主流媒体的新闻频道,以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 1、新闻调查等节目,积累时事知识。

2、多看热点时评

一般可以看人民网时事网评,里面都是一些评论员文章,可以丰富热点知识,同时还能了解如何评论一件事或一个现象,为申论综合分析题目和大作文题目打下基础。

3、多涉猎一些周刊杂志

可以下载南方周末,南风窗等APP,看看里面的新闻和文章,学习一些写作手法。

在申论备考中,考生可以读一些材料帮助自己加深记忆。比如:

1、领导人讲话

比如国家领导人的一些重要讲话,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同时积累一些写作素材。

2、名言警句

可以选择简短的一些名言警句,或者古诗词、名人名言等,建议分类别去记忆。比如创新类、民生类、诚信类、勤俭类等等,为以后优化申论标题和分论点打好基础。

3、范文

多读一些申论范文。虽然我们不主张照搬照抄,但是多涉猎一些范文,积累一些写作结构和写作手法确是有益无害的。

4、理论政策

把最近一年的一些大政方针政策熟悉一下,不一定要一字一句全部背下来,但是多多了解,更方便掌握申论材料背后的大背景,为寻找申论作文总论点奠定基础。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当你已经积累了一些素材,一定要动笔写一写,才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另外,即便你文章写得再好,字迹潦草也可能会有所减分。

所以,平时练习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练字

字迹不一定要写的多漂亮,但一定要清楚工整,切勿涂涂抹抹。平时写作时就要多加注意,若时间充分,也可以买一些字帖来练习。

2、书写时事评论

将生活中的社会新闻和时事热点,以评论的方式呈现出来,无需写太多,300字左右即可。可以包含三方面:对新闻事件的描述、对事件进行评论、总结分析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3、练习试题

这部分可以根据考生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可以两天一套题、每周一套题都可以,但建议考生答题部分严格按照公务员考试的时间来进行,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当然,除以上几点,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申论备考较为枯燥,考生切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认真备考。

三、免费赠送备考资料

公考行测80+学霸笔记上岸必备(5次公考5进面行测突破80)(7)

需要行测、申论历年真题,热点解读,大神笔记,名师网课等更多免费公考资料的小伙伴可以回复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