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雷州扶贫小镇(雷州平余村内外兼修)(1)

雷州沈塘镇平余村村民在新建的公园里聊天。记者 聂安 摄

人多地少,人均收入较低,集体经济收入不理想,来到雷州市平余村开展扶贫工作的驻村扶贫队长陈锡均看到了症结所在,他认为脱贫攻坚必须“内外兼修”,不仅要提高贫困户人均收入及他们的工作技能,更要提升整体村容村貌,激活大家热爱家乡的情感。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湛江市雷州沈塘镇南部的平余村。该村总户数813户,人口共4480人。土地面积约6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900亩,以传统农业为支柱经济,主要种植水稻、花生、蒲草。

内:开展专业合作社,提升贫困户劳动力

为实现村的“自我造血”功能,构建“一村一品”扶贫项目,促进形成平余村的长效脱贫机制运行。2018年,扶贫组投入各级扶贫资金约50万元,开展扶贫产业种植项目——雷州市平余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该社自2018年正式运作以来,种植基地的种植面积由2018年初的13亩,增至2020年10月底的60亩。合作社轮种番薯、玉米、水稻、黑糯米、小南瓜等,两年多累计销售收入达40万元,合作社经营状况日趋向好。2020年上半年,平余合作社经社会第三方审计机构对2019年度运营情况的审计,实现对劳动力贫困户分红共5万多元,每户分红近千元。

为提升贫困户劳动能力素质,强化科技扶贫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步伐求,扶贫组每年安排相关课程,对贫困户进行技能和农业知识的培训,曾邀请职业培训学校对贫困户进行育婴师培训等技能培训;邀请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的高级技术员,对贫困户进行“南方水稻病防控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邀请雷州市农业局高级技术员,对贫困户进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相关知识的培训。贫困户从这些点滴知识的积累,逐步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改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家庭收入。

外:乡村风貌改善,幸福感显著提升

平余村人多地少,由于房屋规划的原因,可以用于公共建设的土地较少,唯有“见缝插针”。驻村工作队结合平余村实际情况,共投入佛山(顺德)扶贫专项资金约400万元,推进建设了村饮用自来水工程、村篮球场、文化公园、村西公园(后录公园)、卫生站、老人活动场所、平余小学等基础设施及周边环境提升、村东机耕路工程、周边道路硬底化等公共文化及基础设施工程。

记者走在村子文化公园里,看到墙壁上刻着精美的书法,公园里摆放着石凳和桌子供村民们歇息,四处绿荫环绕。这些投入,使得平余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村子通上了水泥路,户户喝上自来水,人居环境卫生和文化活动空间大为改善,农民群众幸福感提升显著。莫大叔说:“村子环境越来越好了,大家深深感到自豪,回家的乡贤也越来越多,十分感谢顺德扶贫工作组。”

此外,平余村2016年至2020年累计进行危房改造14间,共投入资金76.78万元,其中省、市、县各级投入专项资金55.4万元,佛山(顺德)投入专项资金21.38万元。有效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基本保障。

陈锡均表示,接下来要保证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稳定退出前提下,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灾害、临时救助等政策,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