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以及其客观性

(1)规律定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性,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是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且人的意识要受到规律的支配。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自然规律:是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社会规律: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中现象间的本质、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三、辩证关系

  1.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才能充分地发挥。
  2.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然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2、方法论意义在于它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

事业单位行测必考(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点知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