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间小故事龙抬头的故事(龙抬头的故事)(1)

关中民间俗称农历二月初二日是龙抬头的日子,有许多地方还立此日为古庙会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传说中有这么段故事:

很早以前,关中常遭大旱。河干井枯,人们眼巴巴地盼望老天下场透雨,可是盼了一年又一年,连个雨星也没见。

传说骊山之东有个地方叫马额,马额塬上有个小山村,村中有个小伙子,名叫水生。他从小失去父母,靠乡亲养大成人。他见天旱,庄稼难长,连人们吃水也成了难事,便想法为民找水。他日夜苦思苦想,到处打听走访。一天,他到百里外的塬头村,遇见了一位白胡老汉,便忙打听,老汉听说他要为人们找水,很是高兴。就对他说:“关中天旱之事,玉帝早就知晓,曾命东海龙王的孙子前去播雨。可这小龙到了关中却玩景不尽,一头窜进龙河里,把播雨大事给忘了。”水生忙问:“如何治服它呢?”老伯说:“听前辈人说,要治小龙,必须弄到一根降龙木。”水生又问:“降龙木哪儿有?”老伯说:“就在龙河附近的木柯岭上,不过要得到它不太容易。我看你有降龙勇气,我今日就告诉你:降龙木本象一根柴,生在山腰长在崖,用它搅混龙河水,小龙出水把头抬。”水生听了,牢记在心,告别老伯,直奔木柯岭去采降龙木了。

水生要上岭去找降龙木的事在乡亲中传开了。人们都来给他送吃送喝,送衣服。村中的土地老都被他的勇气感动了,特地给他送了两个大仙桃。还叮咛他:“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可吞吃。如果吃了仙桃,就腾空难回乡里。”水生收下了桃子,告别众人就上岭去了。他不知走了多少日日夜夜,不知翻了多少山沟,不知过了多少山梁。衣裳划烂了,手和脚划破了,他都不在意,终于来到了一座直立的山崖下。这石崖上下如刀切,险得山猴也难爬。但是水生歇了口气,吃了点乡亲们送的干粮,就攀着野藤,抓着怪石艰难地向上爬去。指头磨出了血,脚板也淌出了血,终于爬上了山腰。他发现一棵小树,和川道的树不大相同,断定是自己要找的降龙木,为了实在,他又想了想白胡老汉指点的话,确为无错,才砍了一根,别在腰带上下了岭。

他回到村中,乡亲们都为他弄到宝物祝贺,他只和乡亲们打个招呼就直奔小龙住的河边去了。他来到河边,挥舞降龙木搅混河水,小龙见水波晃荡,顿时头昏眼花,便一头窜出水来。小龙出水,一看是个平民打搅了他,就恶狠狠地向水生扑来。水生也不示弱,挥舞降龙木要惩治小龙,斗得不可开交,慢慢地水生力气弱下来。这时,他想起了仙桃,就一口一个,把两个仙桃都吃了,顿时力气增添。只见他一个鹞子翻身,腾空而起,跃上龙背,他左手按住龙角,右手挥舞降龙木拷打小龙,打得小龙嗷嗷乱叫。这时水生才说:“玉帝叫你为人们播雨,你却住在水中逍遥自在,今日非打死你不可。”小龙听了忙求饶道:“我愿立即去播雨,请你不要打我了。”水先生说:“好,马上走。”只见小龙托着水生从东向西而去,这天正是农历二月初二。说来也奇怪,此后关中下雨都是从二月二下起,直到小雪时节才下雪哩。

于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就流传开了。

,